【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三甲胺气体检测的QCM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传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三甲胺气体检测的QCM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三甲胺是一种有鱼腥味的无色气体,在环境中的低浓度三甲胺气体会对人们的眼部、皮肤及呼吸系统造成刺激甚至危及生命。海产品腐败过程中释放的三甲胺气体通常作为其新鲜度的检测指标,食用不新鲜的海产品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另外,检测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三甲胺气体浓度能够诊断肾脏和肝脏疾病,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因此,实现三甲胺气体的定量检测对于临床医学诊断和保障人类身心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目前检测三甲胺气体的方法有电阻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这些方法存在着操作温度高、操作步骤繁琐、检测限不够低等问题。相比于上述这些方法,石英晶体微天平(QCM)传感器因其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检出限低、生产成本低、室温检测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
[0004]但是QCM传感器中的QCM金电极若未经过修饰而以裸电极的形式直接被使用,三甲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三甲胺气体检测的QCM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2.27~2.30g硫代乙酰胺和1.4~1.5g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到多壁碳纳米管分散液中,超声分散10min;将1.1~1.2g六氯化钨加入上述混合溶液中,磁力搅拌10min;将得到的混合溶液转移到100mL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240~260
°
C下反应22~24h,获得黑色沉淀; (2)将步骤(1)中制得的黑色沉淀离心分离,用无水乙醇清洗一次后,用去离子水洗涤数次,冷冻干燥6h,再在真空中60~70
°
C干燥2~3h,制得功能化二硫化钨
‑
碳纳米管材料; (3)取步骤(2)中制得的5~6mg功能化二硫化钨
‑
碳纳米管材料粉末,加入5~6mL无水乙醇并超声分散10~15min得到深灰色悬浮液,滴在QCM电极表面,将电极置于红外光下20~25cm干燥30~35s后,再在真空中60~80
°
C干燥2~3h,制得功能化二硫化钨
‑
碳纳米管材料修饰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壁碳纳米管分散液配制方法:将0.75g多壁碳纳米管加入到40mL去离子水中,超声15min。3.根据权利...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