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肝门部胆管癌的取材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036246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病理取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肝门部胆管癌的取材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取材方法包括纵向取材和辐向取材,纵向取材包括:远端胆管取材,即沿着肿瘤和胆总管一端切缘的连线进行纵向取材;近端胆管取材,即沿着肿瘤和胆管靠近肝脏的一端切缘的连线进行纵向取材;在胆管靠近肝脏的一端切缘处进行横向取材。辐向取材包括:以肝总管远端2~2.5cm为起始部位,以1.25~1.5mm为间距向肝内进行连续切片,采用与轴位腹部增强CT平行的平面进行取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取材方法制备得到的肝门胆管癌全景病理切片可以准确地对肝门胆管癌纵向和辐向浸润范围进行判断,为肝门胆管癌的定型和定量诊断提供更充分的依据。和定量诊断提供更充分的依据。和定量诊断提供更充分的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肝门部胆管癌的取材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病理取材
,尤其涉及一种肝门部胆管癌的取材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肝门胆管癌是胆管癌中最常见一种,是指原发于胆囊管开口以上肝总管与左、右二级肝管起始部之间,主要浸润肝总管、肝总管分叉部和左、右肝管的胆管癌,但有时其可侵及周围肝脏等组织。肝门胆管癌因其发生部位特殊、呈浸润性生长及与肝门部血管关系密切等特点给手术切除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0003]肝门胆管癌浸润的方式呈多极化浸润,一方面可纵向累及肝外及肝内胆管;另一方面可向辐向浸润累及肝脏。然而,针对这一复杂的多极化浸润的胆管恶性肿瘤,目前仍无有效的指南及专家共识以指导该疾病的病理取材,现有病理取材以定性诊断为主,大部分医院停留在主要对肿瘤取材进行定性诊断部分。目前急需一种创新的病理取材方式以指导肝门胆管癌定性及定量的诊断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肝门部胆管癌的取材方法及其应用,提供了一种兼顾纵向及辐向浸润方位的肝门胆管癌全景病理取材方法,可准确对肝门部胆管癌进行病理诊断及分期。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肝门部胆管癌的取材方法,包括:
[0006]针对肝门部胆管癌术后的胆管,进行远端胆管取材和近端胆管取材;
[0007]所述远端胆管取材包括:
[0008]沿着肿瘤和胆总管一端切缘的连线的方向进行纵向取材;
[0009]在胆总管一端切缘处进行横向取材;/>[0010]所述近端胆管取材包括:
[0011]沿着肿瘤和胆管靠近肝脏的一端切缘的连线的方向进行纵向取材;
[0012]在胆管靠近肝脏的一端切缘处进行横向取材。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
[0014]沿着肿瘤和切除侧胆管连线进行纵向条形取材,取材宽度为0.8~1.2mm;
[0015]和/或,
[0016]以肝总管远端2~2.5cm为起始部位,以1.25~1.5mm为间距向肝内进行连续切片,采用与轴位腹部增强CT平行的平面进行取材;
[0017]所述采用与轴位腹部增强CT平行的平面进行取材为:
[0018]以胆管为轴心,以人体轴位为切面,以横断面厚度为8~10mm进行取材。
[0019]进一步地,所述纵向取材为截面平行于胆管中轴线所在平面的取材方式;
[0020]所述横向取材为截面平行与胆管中轴线垂直的取材方式。
[0021]进一步地,所述纵向取材的取材宽度为0.8~1.2mm;
[0022]和/或,所述横向取材的取材宽度为0.8~1.2mm。
[0023]进一步地,所述肝门部胆管癌术后的胆管在取材前经过预处理;所述预处理为浸泡在10~12倍体积的福尔马林中24~28小时。
[0024]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肝门部胆管癌的取材方法,包括:
[0025]1)取肝门部胆管癌术后的胆管,浸泡在10~12倍体积的福尔马林中24~28小时;
[0026](2)沿着肿瘤和胆总管一端切缘的连线的方向进行纵向取材;
[0027](3)在胆总管一端切缘处进行横向取材;
[0028](4)沿着肿瘤和胆管靠近肝脏的一端切缘的连线的方向进行纵向取材;
[0029](5)在胆管靠近肝脏的一端切缘处进行横向取材;
[0030]所述纵向取材的取材宽度为0.8~1.2mm;
[0031]所述横向取材的取材宽度为0.8~1.2mm。
[0032](6)沿着肿瘤和切除侧胆管连线进行纵向条形取材,取材宽度为0.8~1.2mm;
[0033](7)以肝总管远端2~2.5cm为起始部位,以1.25~1.5mm为间距向肝内进行连续切片,采用与轴位腹部增强CT平行的平面进行取材;
[0034]所述采用与轴位腹部增强CT平行的平面进行取材为:
[0035]以胆管为轴心,以人体轴位为切面,以横断面厚度为8~10mm进行取材。
[003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病理切片,所述病理切片包括所述取材方法得到的病理材料。
[003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所述病理切片在测量肝门胆管癌浸润范围或浸润方式中的应用。
[003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所述取材方法在制备肝门部胆管癌病理切片中的应用。
[003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所述取材方法在制备用于测量肝门胆管癌浸润范围或浸润方式的生物材料中的应用。
[0040]本专利技术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004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肝门部胆管癌的全景病理取材方法,依据此取材方法得到的病理材料,在制备得到相应的病理切片后,可以准确对肝门胆管癌纵向和辐向浸润范围进行精确判断,进而对肝门部胆管癌进行定性和定量诊断。
[0042]具体地,

在纵向浸润距离测量方面:肝门胆管癌可沿胆管进行轴向浸润(沿胆管树双向扩散),本取材方法可有效对胆管癌浸润距离及距切缘距离进行有效判断,有利于判断患者临床预后的同时,可对该疾病进行临床研究。

辐向浸润状态方面;肝门胆管癌可以胆管为轴心浸润肝门区血管及临近肝实质,本研究进行的辐向取材方法可有效对肝门胆管癌肝脏浸润范围及浸润深度进行有效针对及研究。
[0043]本专利技术所探究出的取材方法可准确对肝门胆管癌与周围组织关系进行观察及研究,有利于肝门胆管癌的病理诊断,同时可进一步探索肝门胆管癌的生物学特征。
附图说明
[004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肝脏标本纵向取材示意图。
[004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肝脏标本辐向向取材示意图。
[004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实施纵向远端胆管取材方法。
[0047]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实施纵向近端胆管取材方法。
[0048]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辐向肝脏取材方法。
[0049]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肝门部胆管癌病理大切片扫描图片;大小为127
×
102mm。
[0050]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肝门部胆管癌辐向取材方法得到的病变起源胆管图。
[0051]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肝门部胆管癌辐向取材方法得到的肝实质细胞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2]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53]实施例1肝门胆管癌全景病理取材
[0054]将术后肝脏组织置于10倍于标本的10%福尔马林浸泡24小时,
[0055]1、远端胆管(靠近胆总管一端)纵向取材:为确定胆管癌远端胆管纵向浸润范围及防止跳跃浸润,在两侧肿瘤与远端切缘连线上,进行不破坏肿瘤与肝脏关系的纵向取材,取材宽度约为1mm(纵向取材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1为远端胆管纵向条形取材,2远端胆管断端横向取材
·
,3为近端保留侧胆管纵向条形取材,4为近端保留侧胆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肝门部胆管癌的取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针对肝门部胆管癌术后的胆管,进行远端胆管取材和近端胆管取材;所述远端胆管取材包括:沿着肿瘤和胆总管一端切缘的连线的方向进行纵向取材;在胆总管一端切缘处进行横向取材;所述近端胆管取材包括:沿着肿瘤和胆管靠近肝脏的一端切缘的连线的方向进行纵向取材;在胆管靠近肝脏的一端切缘处进行横向取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着肿瘤和切除侧胆管连线进行纵向条形取材,取材宽度为0.8~1.2mm;和/或,以肝总管远端2~2.5cm为起始部位,以1.25~1.5mm为间距向肝内进行连续切片,采用与轴位腹部增强CT平行的平面进行取材;所述采用与轴位腹部增强CT平行的平面进行取材为:以胆管为轴心,以人体轴位为切面,以横断面厚度为8~10mm进行取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取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取材为截面平行于胆管中轴线所在平面的取材方式;所述横向取材为截面平行与胆管中轴线垂直的取材方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取材的取材宽度为0.8~1.2mm;和/或,所述横向取材的取材宽度为0.8~1.2mm。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取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肝门部胆管癌术后的胆管在取材前经过预处理;所述预处理为浸泡在10~12倍体积的福尔马林中24~28小时。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烁曾建平王思远姜楠于劭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