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仪器的防附着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5940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洋仪器的防附着物装置,包括底框和顶框,底框和顶框两者的中间分别贯穿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底框的四周内围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固定柱,固定柱远离底框的一端插接于所述顶框,底框的四周外围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支柱,支柱远离底框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顶框上,相邻支柱之间正对的侧面分别沿轴向方向开设有滑槽,相邻支柱之间滑动连接有网格结构的侧板,所述侧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条,底框可拆卸连接有覆盖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端网,顶框可拆卸连接有覆盖第二通孔的第二端网,若干固定柱之间用于放置海洋仪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进行清理维护,且提升了装置的稳固性。固性。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洋仪器的防附着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属于海洋仪器的
,具体涉及一种海洋仪器的防附着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海洋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经常需要在海域布设各种用于测量海洋中、海洋地球物理、物理海洋、海洋环境、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等特征参数。在海洋仪器在海上运作过程中会长期接触海洋环境,如果能使用有效的防附着物手段和装置,可以确保海洋仪器长期正常工作效果。
[0003]市场上的海洋仪器的防附着物装置不便于清理维护,且内部海水的流通效果差,影响海洋仪器的使用效果;同时,防附着物装置的稳固性较差,易于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洋仪器的防附着物装置,具有便于清理维护的优点,且提升了装置的稳固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海洋仪器的防附着物装置,包括底框和顶框,所述底框和所述顶框两者的中间分别贯穿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底框的四周内围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远离所述底框的一端插接于所述顶框,所述底框的四周外围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支柱,所述支柱远离所述底框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顶框上,相邻所述支柱之间正对的侧面分别沿轴向方向开设有滑槽,相邻所述支柱之间滑动连接有网格结构的侧板,所述侧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条,所述底框可拆卸连接有覆盖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端网,所述顶框可拆卸连接有覆盖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二端网,若干所述固定柱之间用于放置海洋仪器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框的四周内外围分别设置有固定柱和支柱,支柱关于底框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且底框通过支柱与顶框之间构成框架结构,固定柱对该框架结构起到一定支撑作用,同时该框架结构将载板以及海洋仪器保护置于其内部并起到保护的作用,使得海洋仪器在该防附着物装置内可抵御颠簸,避免颠簸状态下对海洋仪器的损坏,有效提升装置的稳定性。通过在装置内设有侧板、第一端网和第二端网,保障海水在装置内流通的流畅性;同时,相邻支柱之间滑动连接有网格结构的侧板,通过侧板在支柱中滑动的结构,进而便于工作人员对侧板进行装卸,同时便于对侧板表面的附着物进行清洗,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进行清理维护,保障固定在载板上端的海洋仪器工作的持续性与有效性。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所述固定柱之间安装有网格状的载板,所述载板的四周分别连接有套设于所述固定柱的连接套环,若干所述连接套环均设置有起到固定作用的紧固旋钮。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套环与固定柱之间的活动结构,便于载板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节不同的高度,提升了装置的适应能力,通过设置紧固旋钮将连接套环固定于固定柱上;同时,镂空网状的载板保证海水的流通效果。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载板开设有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长槽,所述载板滑动连接有两组沿所述长槽轴向方向滑动的限位座,两组所述限位座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连接有用于对海洋仪器限位的限位板,两组所述限位座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安装有若干与所述长槽连接的定位旋钮。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安装在载板上端的海洋仪器进行限位夹持,有效避免海洋仪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晃动的情况,保证免海洋仪器工作的持续性与有效性。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端网与所述底框之间、所述第二端网与所述顶框之间以及两组所述限位板正对的表面之间均设置有橡胶层。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伸耙的端部锯齿从而对第一端网和第二端网上堆积物进行梳理,从而避免第一端网和第二端网发生堵塞,保障海水流通进入装置的内部。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端网和所述第二端网两者的网框内侧安装有若干相对设置的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包括有与网框侧面连接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清理附着物的拉伸耙。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框的底面四周分别设有起到支撑作用的支脚。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脚对装置起到支撑的作用,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进行装卸,而无需工作人员蹲下进行操作,提高装卸的工作效率。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柱远离所述底框的一端设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靠近所述底框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顶框的挡板;所述顶框的四周外围分别贯穿有供支柱穿过的限位孔,所述螺纹段螺纹连接有与所述挡板配合固定所述顶框的紧固螺母。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支柱、底框以及顶框之间构成的整体更为稳固,同时将固定柱置于支柱的内围,使得支柱对固定柱起到一定保护作用,进而减少海洋仪器所受到的冲击,提升了装置的稳定性。
[00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框的内围下端面开设有若干用于与所述固定柱配合的插接槽。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固定柱、支柱、底框以及顶框之间构成的整体更为稳固,提升了固定柱的稳定性,当装置颠簸时,保持海洋仪器的稳定性,避免海洋仪器受到冲撞而受损。
[002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板的横截面为弧形,若干所述侧板在竖直方向的投影轮廓为圆形设置。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增大侧板的海水流通面积,保障装置内海水的流通性;同时,弧形的侧板更为光滑,不易于附上附着物,进一步增强装置的可靠性。
[0024]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1.通过在底框的四周内外围分别设置有固定柱和支柱,支柱关于底框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且底框通过支柱与顶框之间构成框架结构,固定柱对该框架结构起到一定支撑作用,同时该框架结构将载板以及海洋仪器保护置于其内部并起到保护的作用,使得海
洋仪器在该防附着物装置内可抵御颠簸,避免颠簸状态下对海洋仪器的损坏,有效提升装置的稳定性;
[0026]2.通过在装置内设有侧板、第一端网和第二端网,保障海水在装置内流通的流畅性;同时,相邻支柱之间滑动连接有网格结构的侧板,通过侧板在支柱中滑动的结构,进而便于工作人员对侧板进行装卸,同时便于对侧板表面的附着物进行清洗,保障固定在载板上端的海洋仪器工作的持续性与有效性。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图;
[0028]图2为本实施例一的外部结构图;
[0029]图3为本实施例一的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实施例一的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实施例一的仰视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1、底框;11、第一端网;2、顶框;21、第二端网;3、侧板;31、滑槽;32、滑条;41、支柱;42、固定柱;51、载板;52、连接套环;53、长槽;54、限位座;55、限位板;56、定位旋钮;61、挡板;62、限位孔;63、紧固螺母;71、液压缸;72、拉伸耙;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洋仪器的防附着物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框(1)和顶框(2),所述底框(1)和所述顶框(2)两者的中间分别贯穿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底框(1)的四周内围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固定柱(42),所述固定柱(42)远离所述底框(1)的一端插接于所述顶框(2),所述底框(1)的四周外围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支柱(41),所述支柱(41)远离所述底框(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顶框(2)上,相邻所述支柱(41)之间正对的侧面分别沿轴向方向开设有滑槽(31),相邻所述支柱(41)之间滑动连接有网格结构的侧板(3),所述侧板(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滑槽(31)配合的滑条(32),所述底框(1)可拆卸连接有覆盖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端网(11),所述顶框(2)可拆卸连接有覆盖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二端网(21),若干所述固定柱(42)之间用于放置海洋仪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仪器的防附着物装置,其特征是:若干所述固定柱(42)之间安装有网格状的载板(51),所述载板(51)的四周分别连接有套设于所述固定柱(42)的连接套环(52),若干所述连接套环(52)均设置有起到固定作用的紧固旋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洋仪器的防附着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载板(51)开设有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长槽(53),所述载板(51)滑动连接有两组沿所述长槽(53)轴向方向滑动的限位座(54),两组所述限位座(54)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连接有用于对海洋仪器限位的限位板(55),两组所述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宁夏少红孙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