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翠雯专利>正文

电热保温台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585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电热保温台板,包括有框架和台面,在框架内安有底板,在底板上安有隔热板,在隔热板安有保温层,在保温层上安有加热组件;底板、隔热板、保温层及加热组件呈层状结构依次安在框架内并由面板封装;加热组件通过开关盒与电源相接。本温台板由于具有一较大的加热台面保温量大,适用较广,并且具有结构简单、造型美观、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省电价廉等特点,是餐厅、食堂食物保温的理想器具。(*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日常保温用品,为一种电热保温台板。现有保温用品,大都为保温桶,如一般的便携式保温桶,其保温时间有限,保温效果较差;另外一些加热器具,如一般电炉子,在使用时,耗电量高,使用不安全,一旦不小心使用容易触电发生危险,并且其加热量受到容器的限制;又如一些家用电器,必须通过中间液体对所需加热物品进行间接加热,加热时间较长。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情况而提供一种具有较大台面的新型电热保温器具,即一种电热保温台板。本电热保温台板,包括有框架和台面;在框架内安有底板,在底板上安有隔热板,在隔热板安有保温层,在保温层上安有加热组件;底板、隔热板、保温层及加热组件5呈层状结构依次安在框架内并由面板封装;加热组件通过其开关盒与电源相接。本技术的电热保温台板由于具有一较大的加热台面保温量大,适用较广,并且具有结构简单、造型美观、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省电价康等特点,是餐厅、食堂食物保温的理想器具。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其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加热组件控制组合图3为图2的一种电气原理图;图4为加热元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支撑脚安装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的电热保温台板,包括有框架1和台面6,框架1具有四周面和底部支撑架,主要起承托、密封、隔热作用;在框架内安有底板2,在底板上安有隔热板3,在隔热板3安有保温层4,在保温层4上安有加热组件5;底板2、隔热板3、保温层4及加热组件5呈层状结构依次安在框架内并由面板封装;加热组件5通过其开关盒9与电源相接。参见图2和图3,上述的加热组件5由多个加热元件5′组成,图中所反映的加热元件数为四个,为安全起见,在加热组件5上设有保险丝10和接地端子11;参见图4,加热元件包括有电阻丝51、用于电阻丝绕过的绝缘绕线板52及绕线板上、下的绝缘板53和54。绕线板52的两长边具有相对应且均匀分布的“V”形缺口521,在其中线处开有与“V”形缺口对应的棱形口522;电阻丝51绕过一边相邻的两“V”形缺口521后穿过两相邻的棱形口522,然后绕回同边的另相邻的两“V”形缺口521,以此下去,当绕完其中一边后经端边的“V”形缺口再按相同方式绕另一边,最后从另一端边引出电阻丝的两接头并与开关盒9相连。上述的保温层4可为两层,参见图1,在隔热板3与加热组件之间具有两保温层4和4′,以增强其保温效果。为了防止面板受压后,中间产生凹下变形,在框架中央设有对面板起支撑作用的支撑板8,支撑板8可安装在底板2上。再参见图3,开关盒9内主要包括有电源开关K1、功率转换开关K2、发光二极管D1、二极管D2及电阻R,通过开关K2可选择“高”、“低”二挡,“高”挡发热功率可为280W,“低”挡发热功率可为140W;为了防止荷载过高而发生危险,在电路中设有过载保护器FU。参见图1和图5,在框架1的底面上安有支撑脚7,支撑脚7通过螺钉安装在框架或底板上。根据情况,本电热保温台板的形状可做成长方形或矩形或圆形或多角形等结构形状,即框架的形状可做成长方形或矩形或圆形或多角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热保温台板,包括有框架(1)和台面(6),其特征在于:在框架(1)内安有底板(2),在底板上安有隔热板(3),在隔热板(3)安有保温层(4),在保温层(4)上安有加热组件(5);底板(2)、隔热板(3)、保温层(4)及加热组件(5)呈层状结构依次安在框架(1)内并由面板(6)封装;加热组件(5)通过其开关盒(9)与电源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保温台板,包括有框架(1)和台面(6),其特征在于在框架(1)内安有底板(2),在底板上安有隔热板(3),在隔热板(3)安有保温层(4),在保温层(4)上安有加热组件(5);底板(2)、隔热板(3)、保温层(4)及加热组件(5)呈层状结构依次安在框架(1)内并由面板(6)封装;加热组件(5)通过其开关盒(9)与电源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保温台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加热组件(5)由多个加热元件(5′)组成;加热元件包括有电阻丝(51)、用于电阻丝绕过的绝缘绕线板(52)及绕线板上下的绝缘板(53)和(54);绕线板(52)的两长边具有相对应且均匀分布的“V”形缺口(521),在其中线处开有与“V”形缺口对应的棱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翠雯陈明月陈淑英陈松涛卢武川刘春将
申请(专利权)人:林翠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