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万向结构的排泥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5723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万向结构的排泥阀,涉及控制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并排设置的阀体、第一阀盖及第二阀盖;阀体的内部为空腔结构;阀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与出水口垂直设置;第一阀盖通过螺栓连接于阀体远离进水口的一端口内;第一阀盖与第二阀盖之间设置有隔膜片;第一阀盖、第二阀盖及隔膜片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第一阀盖与隔膜片之间形成第一腔室;第一阀盖上开设有一与第一腔室相连通的第一供气孔;第二阀盖与隔膜片之间形成第二腔室;第二阀盖上开设有一与第二腔室相连通的第二供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排泥效率及效果,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万向结构的排泥阀


[0001]本技术属于控制阀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万向结构的排泥阀。

技术介绍

[0002]排泥阀是一种安装在污水处理沉淀池的特定位置上,常用于城市水厂、污水处理厂的沉淀池底排放污泥。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排泥阀主要由膜片盖、膜片座及阀体三部分组成,不仅加工、装配工艺过程复杂,而且使用寿命较短,不利于节能减排和制造成本的降低。因此,亟待研究一种基于万向结构的排泥阀,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万向结构的排泥阀,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为一种基于万向结构的排泥阀,包括并排设置的阀体、第一阀盖及第二阀盖;所述阀体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阀体具有一进水口和一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垂直设置;所述第一阀盖通过螺栓连接于阀体远离进水口的一端口内;所述第一阀盖与第二阀盖之间设置有一隔膜片;所述第一阀盖、第二阀盖及隔膜片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阀盖与隔膜片之间形成一第一腔室;所述第一阀盖上开设有一与第一腔室相连通的第一供气孔;所述第二阀盖与隔膜片之间形成一第二腔室;所述第二阀盖上开设有一与第二腔室相连通的第二供气孔;所述阀体的空腔结构内穿插有一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端通过一连接件相连接有一与进水口相对应的阀芯;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依次贯穿第一阀盖及隔膜片并延伸至第二腔室内;所述驱动轴上并排固定套设有一第一压盘和一第二压盘;所述第一压盘设置于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二压盘设置于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一压盘与第二压盘的相对内侧面分别与隔膜片的一相对两侧面相贴合;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螺纹配合有一用于将第一压盘、第二压盘、隔膜片及驱动轴连接为一体的第一螺母。
[0006]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轴的一端设置有一与连接件相对应的凸块;所述连接件包括套设于驱动轴上的外接套及螺纹配合于外接套内的内接套;所述凸块设置于内接套与外接套之间;所述内接套远离外接套的一端同轴设置有一凸柱;所述凸柱的一端贯穿阀芯并螺纹配合有一第二螺母。
[0007]进一步地,所述阀体与第一阀盖之间的连接处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驱动轴同轴设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盖与隔膜片之间的连接处以及第二阀盖与隔膜片之间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一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与驱动轴同轴设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轴与第一阀盖之间的连接处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套设于驱动轴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盘与隔膜片之间的贴合处以及第二压盘与隔膜片之间的贴
合处分别设置有多个第四密封圈;所述第四密封圈与驱动轴同轴设置。
[0011]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通过基于气动控制,利用向第一腔室内充气或排气以及向第二腔室内排气或充气,从而实现隔膜片经驱动轴带动阀芯运动,不仅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排泥效率及效果,同时也利于节能减排和制造成本的降低,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
[0013]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基于万向结构的排泥阀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结构主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阀盖、隔膜片及第二阀盖之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驱动轴、第一压盘、隔膜片及第二压盘之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1]1‑
阀体,2

第一阀盖,3

第二阀盖,4

隔膜片,5

驱动轴,6

连接件,7

阀芯,8

第一压盘,9

第二压盘,10

第一螺母,101

进水口,102

出水口,201

第一供气孔,301

第二供气孔,501

凸块,601

外接套,602

内接套,603

第二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基于万向结构的排泥阀,包括并排设置的阀体1、第一阀盖2及第二阀盖3;阀体1的内部为空腔结构;阀体1具有一进水口101和一出水口102;进水口101与出水口102垂直设置;第一阀盖2通过螺栓连接于阀体1远离进水口101的一端口内;第一阀盖2与第二阀盖3之间设置有一隔膜片4;第一阀盖2、第二阀盖3及隔膜片4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第一阀盖2与隔膜片4之间形成一第一腔室;第一阀盖2上开设有一与第一腔室相连通的第一供气孔201;第二阀盖3与隔膜片4之间形成一第二腔室;第二阀盖3上开设有一与第二腔室相连通的第二供气孔301;阀体1的空腔结构内穿插有一驱动轴5;驱动轴5可在阀体1内轴向滑动;驱动轴5的一端通过一连接件6相连接有一与进水口101相对应的阀芯7;驱动轴5的另一端依次贯穿第一阀盖2及隔膜片4并延伸至第二腔室内;驱动轴5上并排固定套设有一第一压盘8和一第二压盘9;第一压盘8设置于第一腔室内;第二压盘9设
置于第二腔室内;第一压盘8与第二压盘9的相对内侧面分别与隔膜片4的一相对两侧面相贴合;驱动轴5的另一端螺纹配合有一用于将第一压盘8、第二压盘9、隔膜片4及驱动轴5连接为一体的第一螺母10。
[0024]驱动轴5的一端设置有一与连接件6相对应的凸块501;连接件6包括套设于驱动轴5上的外接套601及螺纹配合于外接套601内的内接套602;凸块501设置于内接套602与外接套601之间;内接套602远离外接套601的一端同轴设置有一凸柱;凸柱的一端贯穿阀芯7并螺纹配合有一第二螺母603。
[0025]阀体1与第一阀盖2之间的连接处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与驱动轴5同轴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万向结构的排泥阀,包括并排设置的阀体(1)、第一阀盖(2)及第二阀盖(3);所述阀体(1)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阀体(1)具有一进水口(101)和一出水口(102);所述进水口(101)与出水口(102)垂直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盖(2)通过螺栓连接于阀体(1)远离进水口(101)的一端口内;所述第一阀盖(2)与第二阀盖(3)之间设置有一隔膜片(4);所述第一阀盖(2)、第二阀盖(3)及隔膜片(4)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阀盖(2)与隔膜片(4)之间形成一第一腔室;所述第一阀盖(2)上开设有一与第一腔室相连通的第一供气孔(201);所述第二阀盖(3)与隔膜片(4)之间形成一第二腔室;所述第二阀盖(3)上开设有一与第二腔室相连通的第二供气孔(301);所述阀体(1)的空腔结构内穿插有一驱动轴(5);所述驱动轴(5)的一端通过一连接件(6)相连接有一与进水口(101)相对应的阀芯(7);所述驱动轴(5)的另一端依次贯穿第一阀盖(2)及隔膜片(4)并延伸至第二腔室内;所述驱动轴(5)上并排固定套设有一第一压盘(8)和一第二压盘(9);所述第一压盘(8)设置于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二压盘(9)设置于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一压盘(8)与第二压盘(9)的相对内侧面分别与隔膜片(4)的一相对两侧面相贴合;所述驱动轴(5)的另一端螺纹配合有一用于将第一压盘(8)、第二压盘(9)、隔膜片(4)及驱动轴(5)连接为一体的第一螺母(10)。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钟宣飞熊坚勇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市宏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