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现场防坠物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5699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施工现场防坠物保护装置,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主建筑安全网,所述主建筑安全网顶端四角处均缝合连接有连接件,所述主建筑安全网底端一侧缝合连接有第一圆杆,所述主建筑安全网底端另一次缝合连接有第二圆杆,所述第一圆杆和第二圆杆内部中部均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一圆杆和第二圆杆正面和背面中部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通过主建筑安全网、连接件、第一圆杆、第二圆杆、圆孔、转动柱、从建筑安全网、槽口、螺纹杆和螺母,能够便于对从建筑安全网的移动,从而使得从建筑安全网和主建筑安全网之间的孔洞相互交错,进而降低了主建筑安全网的孔径,进一步防止较小的物体沿着高空发生掉落的现象。体沿着高空发生掉落的现象。体沿着高空发生掉落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现场防坠物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施工现场防坠物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安全网用于各种建筑工地,特别是高层建筑,可全封闭施工,能有效地防止人身,物体的坠落伤害,防止电焊火花所引起的火灾,降低噪音灰尘污染,达到文明施工,保护环境,美化城市的效果。
[0003]但是现有的建筑安全网的孔径不便于调节,从而防坠落的物体沿着建筑安全网的孔径发生移动的现象,进而使得较小的物体沿着高空孔进行坠落的现象,进而使得建筑安全网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现场防坠物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建筑安全网的孔径不便于调节,从而防坠落的物体沿着建筑安全网的孔径发生移动的现象,进而使得较小的物体沿着高空孔进行坠落的现象,进而使得建筑安全网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出现。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施工现场防坠物保护装置,包括主建筑安全网,所述主建筑安全网顶端四角处均缝合连接有连接件,所述主建筑安全网底端一侧缝合连接有第一圆杆,所述主建筑安全网底端另一次缝合连接有第二圆杆,所述第一圆杆和第二圆杆内部中部均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一圆杆和第二圆杆正面和背面中部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相对两个所述螺纹杆之间通过转动柱连接,所述转动柱顶端缝合连接有从建筑安全网,所述第一圆杆和第二圆杆外表面对应从建筑安全网一端位置处开设有槽口,所述第一圆杆和第二圆杆正面和背面对应螺纹杆外表面位置处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
[0006]所述第二圆杆一端中部开设有矩形孔,所述第一圆杆正面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一端边部开设有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内壁中部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外表面位于T型滑槽内壁中部位置处通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一端中部焊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一端转动连接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一端顶部和底端与转动块一端之间焊接有伸缩杆。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圆杆和第二圆杆的形状相同,所述转动柱和第二圆杆之间通过螺纹杆连接,所述螺纹杆和第二圆杆之间转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矩形孔的内径等于矩形块的外径,所述矩形孔内壁和矩形块外表面之间相互贴合,所述矩形块的高度大于转动块的高度。
[0009]优选的,所述T型滑槽和移动块的横截面均为T型,所述移动块外表面边部和T型滑槽内壁边部之间相互贴合。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圆杆和第二圆杆与螺纹杆之间通过螺母挤压固定,所述第二圆
杆和螺纹杆与螺母的数量比例为一比二比二。
[0011]优选的,所述槽口的高度等于从建筑安全网的厚度,所述槽口的宽度等于从建筑安全网的宽度。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通过主建筑安全网、连接件、第一圆杆、第二圆杆、圆孔、转动柱、从建筑安全网、槽口、螺纹杆和螺母,能够便于对从建筑安全网的移动,从而使得从建筑安全网和主建筑安全网之间的孔洞相互交错,进而降低了主建筑安全网的孔径,进一步防止较小的物体沿着高空发生掉落的现象。
[0014]2、通过矩形孔、转动块、T型滑槽、移动块、丝杆、螺纹柱、转动套、矩形块和伸缩杆,能够便于第一圆杆和第二圆杆之间的连接,降低了第一圆杆和第二圆杆之间的连接难度,进而使得收纳后的主建筑安全网更加稳定,防止收纳后的主建筑安全网发生分散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本技术一种施工现场防坠物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一种施工现场防坠物保护装置第一圆杆的剖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一种施工现场防坠物保护装置螺纹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一种施工现场防坠物保护装置转动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主建筑安全网;2、连接件;3、第一圆杆;4、第二圆杆;5、圆孔;6、转动柱;7、从建筑安全网;8、槽口;9、螺纹杆;10、螺母;11、矩形孔;12、转动块;13、T型滑槽;14、移动块;15、丝杆;16、螺纹柱;17、转动套;18、矩形块;19、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施工现场防坠物保护装置,包括主建筑安全网1,主建筑安全网1顶端四角处均缝合连接有连接件2,主建筑安全网1底端一侧缝合连接有第一圆杆3,主建筑安全网1底端另一次缝合连接有第二圆杆4,第一圆杆3和第二圆杆4的形状相同,转动柱6和第二圆杆4之间通过螺纹杆9连接,螺纹杆9和第二圆杆4之间转动连接,能够便于对螺纹杆9的转动,降低了螺纹杆9的转动难度,同时能够便于对螺纹杆9进行挤压固定,防止螺纹杆9发生自转的现象,第一圆杆3和第二圆杆4内部中部均开设有圆孔5,第一圆杆3和第二圆杆4正面和背面中部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9,相对两个螺纹杆9之间通过转动柱6连接,转动柱6顶端缝合连接有从建筑安全网7,第一圆杆3和第二圆杆4外表面对应从建筑安全网7一端位置处开设有槽口8,槽口8的高度等于从建筑安全网7的厚度,槽口8的宽度等于从建筑安全网7的宽度,能够便于从建筑安全网7的移动,降低了从建筑安全网7的移动难度,同时能够对从建筑安全网7进行限位,防止从建筑安全网7的位置发
生晃动的现象,第一圆杆3和第二圆杆4正面和背面对应螺纹杆9外表面位置处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10,第一圆杆3和第二圆杆4与螺纹杆9之间通过螺母10挤压固定,第二圆杆4和螺纹杆9与螺母10的数量比例为一比二比二,能够便于螺纹杆9的挤压固定,防止螺纹杆9发生自转的现象;
[0023]第二圆杆4一端中部开设有矩形孔11,矩形孔11的内径等于矩形块18的外径,矩形孔11内壁和矩形块18外表面之间相互贴合,矩形块18的高度大于转动块12的高度,能够便于矩形块18和矩形孔11之间的连接,降低了矩形块18和矩形孔11之间的连接难度,同时能够对矩形块18进行定位,防止矩形块18发生晃动的现象,第一圆杆3正面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块12,转动块12一端边部开设有T型滑槽13,T型滑槽13内壁中部转动连接有丝杆15,丝杆15外表面位于T型滑槽13内壁中部位置处通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14,T型滑槽13和移动块14的横截面均为T型,移动块14外表面边部和T型滑槽13内壁边部之间相互贴合,能够便于移动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现场防坠物保护装置,包括主建筑安全网(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建筑安全网(1)顶端四角处均缝合连接有连接件(2),所述主建筑安全网(1)底端一侧缝合连接有第一圆杆(3),所述主建筑安全网(1)底端另一次缝合连接有第二圆杆(4),所述第一圆杆(3)和第二圆杆(4)内部中部均开设有圆孔(5),所述第一圆杆(3)和第二圆杆(4)正面和背面中部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9),相对两个所述螺纹杆(9)之间通过转动柱(6)连接,所述转动柱(6)顶端缝合连接有从建筑安全网(7),所述第一圆杆(3)和第二圆杆(4)外表面对应从建筑安全网(7)一端位置处开设有槽口(8),所述第一圆杆(3)和第二圆杆(4)正面和背面对应螺纹杆(9)外表面位置处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10);所述第二圆杆(4)一端中部开设有矩形孔(11),所述第一圆杆(3)正面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块(12),所述转动块(12)一端边部开设有T型滑槽(13),所述T型滑槽(13)内壁中部转动连接有丝杆(15),所述丝杆(15)外表面位于T型滑槽(13)内壁中部位置处通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14),所述移动块(14)一端中部焊接有螺纹柱(16),所述螺纹柱(16)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套(17),所述转动套(17)一端转动连接有矩形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君瑶张成财王宝娟金娜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福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