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扣支架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5678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卡扣支架总成,外支架内设有内支架,外支架与内支架之间设置第二弹簧;内支架的上设有预紧块、锁紧部,锁紧部位于预紧块的下方,内支架与预紧块之间设置第三弹簧;外支架相对的两侧面开设有第一滑槽,背面开设有第二滑槽;内支架内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设有滑移组件,滑移组件与外支架的第一滑槽配合,内支架的背面设有耳板,耳板从外支架的第二滑槽穿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卡扣支架总成通过预紧结构将将外壳压在排尘盖上,使排尘盖在无人顶托的情况下保持挂在外壳上的状态,避免在拆卸释放的瞬间弹伤操作人员,避免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人员造成伤害。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卡扣支架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内燃机进气系统的空气过滤器领域,尤其是一种卡扣支架总成。

技术介绍

[0002]沙漠空气滤清器通常应用于如矿山、砂石厂、沙漠地带等灰尘浓度非常大的工况恶劣的环境使用的车辆上,其主要作用是滤除空气中的灰尘、砂粒等污染物,为发动机提供清洁的空气。沙漠空气滤清器滤除的沙尘通常通过离心式旋流管分离出后落入排尘盖,然后通过压力排尘袋或排尘阀排出。
[0003]现有的沙漠空气滤清存在以下问题:
[0004]沙漠空气滤清器的压力达到定值后需要进行保养,保养时需要将其拆卸,对其内部的旋流管组件及排尘盖进行清洗,杂质清理干净后再将滤清器装配复原。现有沙漠空气滤清器的排尘盖与外壳之间一般通过简单的卡扣连接结构连接,在拆卸卡扣时,很容易在释放的瞬间弹伤操作人员的手指,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而且滤清器的排尘盖尺寸通常较大,在装配时通常需要至少两人合作完成:一人顶托排尘盖,一人将卡扣扣紧,人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的沙漠空气滤清器存在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卡扣支架总成,排尘盖与外壳之间采用具有预紧结构的卡扣支架总成连接,排尘盖可以通过卡扣支架总成预紧挂在外壳上,避免释放瞬间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节省人工,人工成本较低。
[0006]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卡扣支架总成,外支架内设有内支架,外支架与内支架之间设置第二弹簧;内支架的上设有预紧块、锁紧部,锁紧部位于预紧块的下方,内支架与预紧块之间设置第三弹簧;外支架相对的两侧面开设有第一滑槽,背面开设有第二滑槽;内支架内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设有滑移组件,滑移组件与外支架的第一滑槽配合,内支架的背面设有耳板,耳板从外支架的第二滑槽穿出。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9]外支架的第一滑槽为“匚”形;预紧时,滑移组件的滑移杆位于第一滑槽的下水平槽部内,锁紧时,滑移组件的滑移杆位于第一滑槽的上水平槽部。
[0010]第一滑槽的下水平槽部的长度与宽度小于上水平槽部的长度与宽度。
[0011]外支架的第二滑槽为倒U形。
[0012]滑移组件包括对向设置的两个滑移杆及设置在两个滑移杆之间的第四弹簧。
[0013]滑移杆为“L”形杆,包括正交的第一杆与第二杆,第一杆与第二杆相对的另一侧面上朝外伸出有第五支柱,第四弹簧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套设在对向的两滑移杆的第五支柱上。
[0014]滑移组件水平放置在内支架的放置槽内,其两侧滑移杆的第二杆从内支架的两侧面穿出、伸入外支架两侧面的第一滑槽内。
[0015]预紧块设置在内支架的上部,放置槽设置在内支架的下部,锁紧部位于预紧块与放置槽之间。
[0016]外支架的顶部内侧面向下伸出有第一支柱,内支架的顶部外侧面对应向上伸出有第二支柱,第二弹簧套设在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之间。
[0017]内支架顶部内侧面向下伸出有第三支柱,预紧块上表面对应向上伸出有第四支柱,第三弹簧套设在第三支柱与第四支柱之间。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本技术的卡扣支架总成通过预紧结构将将外壳压在排尘盖上,使排尘盖在无人顶托的情况下保持挂在外壳上的状态,避免在拆卸释放的瞬间弹伤操作人员,避免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在装配时,由于排尘盖被预紧挂在外壳上,不需要再人工顶托排尘盖,只需一人即可完成装配工作,节省了人工,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采用本技术的空气滤清器立体图。
[0021]图2为图1的纵截面剖视图。
[0022]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
[0023]图4为压力阀的剖视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25]图6为图5的主视图。
[0026]图7为图5的左视图,此时卡扣支架总成处于预紧状态。
[0027]图8为图5的剖视图,此时卡扣支架总成处于预紧状态。
[0028]图9同图7,此时卡扣支架总成处于锁紧状态。
[0029]图10同图8,此时卡扣支架总成处于锁紧状态。
[0030]图11为滑移组件的立体图。
[0031]图12为滑移杆的立体图。
[0032]图中:1、外壳;11、进气口;12、出气口;2、旋流箱总成;3、排尘盖;
[0033]4、引射装置;41、通流管;411、第一直管部;412、第二直管部;413、变径转弯部;414、引射管;42、转接管;43、气瓶;44、电磁阀;
[0034]5、压力阀;51、阀体;52、阀片;521、横片部;522、竖杆部;53、底盖;531、凸台;54、套筒;55、压块;56、第一弹簧;57、保护罩;58、密封圈;
[0035]6、卡扣支架总成;61、外支架;611、侧面;612、第一滑槽;613、背面;614、第二滑槽;615、第一支柱;62、内支架;621、耳板;622、放置槽;623、锁紧部;624、第二支柱;625、第三支柱;63、预紧块;631、第四支柱;64、第二弹簧;65、第三弹簧;66、滑移组件;661、滑移杆;6611、第一杆;6612、第二杆;6613、第五支柱;662、第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7]如图1、图2所示,空气滤清器的外壳1底部固定连接有排尘盖3,二者的内部空腔内设置旋流箱总成2;外壳1上开设有竖直的进气口11与朝外倾斜一定角度的出气口12;排尘盖3的底部设置有引射装置4。
[0038]如图2所示,引射装置4的通流管41通过变径的转接管42连接到气瓶43上,转接管42与气瓶43的连接部位设置有电磁阀44、用于控制气瓶43的启闭,通流管41与转接管42之间设置有密封件、对二者的配合间隙进行密封。通流管41为V形管,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一直管部411、第二直管部412及中部的变径转弯部413,第一直管部411与第二直管部412的管径相同,变径转弯部413的管径由两侧朝向中央部位逐渐减小,在变径转弯部413中部为管径最小的部位。如图3所示,在变径转弯部413中部管径最小的部位向上伸出有引射管414,引射管414的上端部穿过排尘盖3底面、伸入排尘盖3内部,引射管414的管径与变径转弯部413中部的管径相当、小于第一直管部411/第二直管部412的管径;由于变径转弯部413的管径中央小、两侧大,气流通过变径转弯部413时,在变径转弯部413的中央部位气流的流速会增加,气流加速通过该部位时,快速带走该部位的气流,造成该部位失压、形成负压区域,引射管414 在负压区域内,即引射管414的底部具有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引射管414可以快速将排尘盖3内的灰尘、颗粒杂质等吸入通流管41内、从通流管41的第二直管部412排出。本技术通过引射装置4定时将排尘盖3内的灰尘、颗粒杂质等排出,避免排尘盖3内沉积灰尘、颗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扣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外支架(61)内设有内支架(62),外支架(61)与内支架(62)之间设置第二弹簧(64);内支架(62)的上设有预紧块(63)、锁紧部(623),锁紧部(623)位于预紧块(63)的下方,内支架(62)与预紧块(63)之间设置第三弹簧(65);外支架(61)相对的两侧面(611)开设有第一滑槽(612),背面(613)开设有第二滑槽(614);内支架(62)内开设有放置槽(622),放置槽(622)内设有滑移组件(66),滑移组件(66)与外支架(61)的第一滑槽(612)配合,内支架(62)的背面设有耳板(621),耳板(621)从外支架(61)的第二滑槽(614)穿出。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外支架(61)的第一滑槽(612)为“匚”形;预紧时,滑移组件(66)的滑移杆(661)位于第一滑槽(612)的下水平槽部内,锁紧时,滑移组件(66)的滑移杆(661)位于第一滑槽(612)的上水平槽部。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第一滑槽(612)的下水平槽部的长度与宽度小于上水平槽部的长度与宽度。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外支架(61)的第二滑槽(614)为倒U形。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滑移组件(66)包括对向设置的两个滑移杆(661)及设置在两个滑移杆(661)之间的第四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忠可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亿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