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隧道裂缝深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560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隧道裂缝深度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移动车体、箱体、回转台、计算机、摄像机、结构光组件、采集系统支撑架、回转驱动、电控柜和蓄电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计算机精准控制回转台的转动角度,可实现0~27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隧道裂缝深度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隧道检测设备
,具体涉及到一种便携式隧道裂缝深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隧道裂缝深度检测是工作人员手持卡尺等工具逐条裂缝进行测量,检测速度慢、精度差,无法满足我国日益严峻的隧道养护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精度高、可现场出具检测结果的隧道裂缝深度测量装置。
[0004]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隧道裂缝深度检测装置,包括移动车体1、箱体2、回转台3、计算机4、摄像机5、结构光组件6、采集系统支撑架7、回转驱动 8、电控柜9和蓄电池10;所述箱体2放置在车体1上;所述箱体2均匀分为两层,回转驱动8放置在箱体第一层中央,电控柜9和蓄电池10分别放置在箱体2第二层的右侧和左侧;所述回转台3放置在箱体2顶部与回转驱动8同轴连接,带与其连接的动采集系统支撑架7转动;所述摄像机5位于采集系统支撑架7横梁上,用于采集图片;所述结构光组件6位于采集系统支撑架7斜梁上,用于探测裂缝深度信息;所述采集系统支撑架7包括依次连接的水平连接部、斜梁和横梁,横梁长度为斜梁长度的1/3;计算机4和蓄电池10均连接摄像机5、结构光组件6、回转驱动 8和电控柜9。
[0005]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隧道裂缝深度检测装置,回转台3的旋转角度范围为0~270
°
,控制精度为1
°
;摄像机5的旋转角度为0~360
°
,拍摄范围为 1.0m
×/>4.0m。
[0006]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隧道裂缝深度检测装置,采集系统支撑架7的横梁与回转台3平行,横梁与斜梁的夹角为135
°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使用计算机精准控制回转台的转动角度,可实现0~270
°
范围任意角度旋转;采用结构光搭配摄像机的组合方式,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可以获得隧道裂缝深度信息;检测装置配备蓄电池可长时间开展采集工作;本技术控制精度高、检测速度快、检测效率高,设备小巧、便于携带,可实现隧道裂缝深度的精准测量与检测结果现场出具,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08]图1:整体结构图。其中,移动车体

1、箱体

2、回转台

3、计算机

4、摄像机

5、结构光组件

6、采集系统支撑架

7、回转驱动

8、电控柜

9、蓄电池

10。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述的便携式隧道裂缝深度检测装置作进
一步说明,但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0010]实施例1
[001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隧道裂缝深度检测装置,包括移动车体1、箱体2、回转台3、计算机4、摄像机5、结构光组件6、采集系统支撑架7、回转驱动 8、电控柜9和蓄电池10;所述箱体2放置在车体1上;所述箱体2均匀分为两层,回转驱动8放置在箱体第一层中央,电控柜9和蓄电池10分别放置在箱体2第二层的右侧和左侧;所述回转台3放置在箱体2顶部与回转驱动8同轴连接,带与其连接的动采集系统支撑架7转动;所述摄像机5位于采集系统支撑架7横梁上,用于采集图片;所述结构光组件6位于采集系统支撑架7斜梁上,用于探测裂缝深度信息;所述采集系统支撑架7包括依次连接的水平连接部、斜梁和横梁,横梁长度为斜梁长度的1/3;计算机4和蓄电池10均连接摄像机5、结构光组件6、回转驱动 8和电控柜9。回转台3的旋转角度范围为0~270
°
,控制精度为1
°
;摄像机5的旋转角度为0~360
°
,拍摄范围为1.0m
×
4.0m。采集系统支撑架7的横梁与回转台3平行,横梁与斜梁的夹角为135
°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使用计算机精准控制回转台的转动角度,可实现0~270
°
范围任意角度旋转;采用结构光搭配摄像机的组合方式,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可以获得隧道裂缝深度信息;检测装置配备蓄电池可长时间开展采集工作;本技术控制精度高、检测速度快、检测效率高,设备小巧、便于携带,可实现隧道裂缝深度的精准测量与检测结果现场出具,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隧道裂缝深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车体(1)、箱体(2)、回转台(3)、计算机(4)、摄像机(5)、结构光组件(6)、采集系统支撑架(7)、回转驱动(8)、电控柜(9)和蓄电池(10);所述箱体(2)放置在车体(1)上;所述箱体(2)均匀分为两层,回转驱动(8)放置在箱体第一层中央,电控柜(9)和蓄电池(10)分别放置在箱体(2)第二层的右侧和左侧;所述回转台(3)放置在箱体(2)顶部与回转驱动(8)同轴连接,带与其连接的动采集系统支撑架(7)转动;所述摄像机(5)位于采集系统支撑架(7)横梁上;所述结构光组件(6)位于采集系统支撑架(7)斜梁上;所述采集系统支撑架(7)包括依次连接的水平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贝周丽军门昌灏刘仍海贾志龙李永胜段英杰刘博霍尚斌薛春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交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