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伴热型质量流量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5484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伴热型质量流量计,包括加热管、测量管、连接板、检测、驱动、伴热法兰、法兰、分流加热腔、外壳、分流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分流加热腔、加热管、侧板、伴热法兰构成伴热系统,分流加热腔用于对流过分流器的介质进行伴热,从而实现了直接热传导,提高了伴热效率,防止流量计散热,减少了热能消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加热管与侧板组成散热面,散热面对外壳组成的密闭体内的气体进行加热,加热之后的气体和散热面的辐射热对测量管进行伴热,在满足化工介质伴热温度要求的同时,保证了化工介质流动性和计量精度,避免介质凝固导致流量计不能正常工作,严重时管路堵塞造成生产事故的问题。生产事故的问题。生产事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伴热型质量流量计


[0001]本技术涉及流量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液体伴热型质量流量计。

技术介绍

[0002]化工企业不同,其介质属性也不一样,其中一些化工原料物理特性对温度变化十分敏感,即化工介质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工作,固化温度高于室温,现场使用输送介质管路采用夹套管,其夹层介质一般为蒸汽或高温液体(常见油或水),如果化工介质温度波动有要求时采用高温液体给管道提供热源。输送介质管道使用夹套方式,但对于质量流量计则无法使用夹套的方式为化工介质提供热源保证其介质温度,因为质量流量计测量原理为测量管振动测量介质质量,所以不能对其测量管外在套一层管段,更不能在其中间通热源介质了,这样对用户使用带来风险,更不能在其中间通热源介质了,这样对用户使用带来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局限和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液体伴热型质量流量计,包括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测量管、连接板、检测、驱动、第一伴热法兰、第二伴热法兰、法兰、分流加热腔、外壳、分流器;
[0004]两个所述分流器分别设置在所述分流加热腔的两端,所述测量管包括一根管子或者两根平行的管子,所述管子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分流器的预留口连接,所述驱动、所述检测、连接板设置在所述测量管上,所述驱动设置在所述测量管的中间位置,两个所述检测分别设置在所述测量管的双肩位置,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测量管的两端位置,两个所述检测相对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板相对设置;
[0005]所述外壳包括底板、左右侧板和围板,所述外壳通过所述底板与所述分流加热腔、所述分流器连接,所述分流加热腔、所述分流器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下方,所述分流器的一端与所述分流加热腔连接,所述分流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法兰连接;
[0006]所述第一加热管和所述第二加热管分别焊接在所述左右侧板的内侧上,所述第一加热管的一端与所述伴热法兰连接,所述第一加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分流加热腔连接,所述分流加热腔、所述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管、所述左右侧板、所述第一伴热法兰、所述第二伴热法兰构成伴热系统,所述分流加热腔用于对流过所述分流器的介质进行伴热,以实现直接热传导。
[0007]可选的,所述加热管的形状为U型、Ω型和三角型之中的任意一种。
[0008]可选的,所述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管与所述左右侧板组成散热面,所述散热面用于对所述外壳组成的密闭体内的气体进行加热,加热之后的气体和所述散热面的辐射热用于对所述测量管进行伴热。
[0009]可选的,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裹在所述外壳的外表面。
[0010]本技术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提供的液体伴热型质量流量计,包括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测量
管、连接板、检测、驱动、第一伴热法兰、第二伴热法兰、法兰、分流加热腔、外壳、分流器;两个分流器分别设置在分流加热腔的两端,测量管包括一根管子或者两根平行的管子,管子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分流器的预留口连接,驱动、检测、连接板设置在测量管上,驱动设置在测量管的中间位置,两个检测分别设置在测量管的双肩位置,两个连接板分别设置在测量管的两端位置,两个检测相对设置,两个连接板相对设置;外壳包括底板、左右侧板和围板,外壳通过底板与分流加热腔、分流器连接,分流加热腔、分流器设置在底板的下方,分流器的一端与分流加热腔连接,分流器的另一端与法兰连接;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分别焊接在左右侧板的内侧上,第一加热管的一端与伴热法兰连接,第一加热管的另一端与分流加热腔连接,第一加热管的一端与伴热法兰连接,第一加热管的另一端与分流加热腔连接。本技术提供的分流加热腔、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左右侧板、第一伴热法兰、第二伴热法兰构成伴热系统,分流加热腔用于对流过分流器的介质进行伴热,从而实现了直接热传导,提高了伴热效率,防止流量计散热,减少了热能消耗。本技术提供的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与左右侧板组成散热面,散热面对外壳组成的密闭体内的气体进行加热,加热之后的气体和散热面的辐射热对测量管进行伴热,在满足化工介质伴热温度要求的同时,保证了化工介质流动性和计量精度,避免介质凝固导致流量计不能正常工作,严重时管路堵塞造成生产事故的问题。而且,本技术提供的液体伴热型质量流量计降低了维护条件,设备安装也方便。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液体伴热型质量流量计的主视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液体伴热型质量流量计的侧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液体伴热型质量流量计的截面图。
[0015]其中,附图标记为:第一加热管
‑1‑
1、第二加热管
‑1‑
2、测量管

2、连接板

3、检测

4、驱动

5、第一伴热法兰
‑6‑
1、第二伴热法兰
‑6‑
2、法兰

7、分流加热腔

8、外壳

9、底板

10、分流器

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提供的液体伴热型质量流量计进行详细描述。
[0017]实施例一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液体伴热型质量流量计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液体伴热型质量流量计的侧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液体伴热型质量流量计,包括第一加热管1

1、第二加热管1

2、测量管2、连接板3、检测4、驱动5、第一伴热法兰6

1、第二伴热法兰6

2、法兰7、分流加热腔8、外壳9、分流器11。本实施例提供的分流加热腔、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左右侧板、第一伴热法兰、第二伴热法兰构成伴热系统,分流加热腔用于对流过分流器的介质进行伴热,从而实现了直接热传导,提高了伴热效率,防止流量计散热,减少了热能消耗。
[0019]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分流器11分别设置在所述分流加热腔8 的两端,所述测量管2包括一根管子或者两根平行的管子,所述管子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分流器11的预留
口连接,所述驱动5、所述检测4、连接板3设置在所述测量管2上,所述驱动5设置在所述测量管2的中间位置,两个所述检测4分别设置在所述测量管2的双肩位置,两个所述连接板3分别设置在所述测量管2的两端位置,两个所述检测4相对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板3相对设置。
[0020]参见图1和图2,所述外壳9包括底板10、左右侧板和围板,所述外壳9通过所述底板10与所述分流加热腔8、所述分流器11 连接,所述分流加热腔8、所述分流器11设置在所述底板10的下方,所述分流器11的一端与所述分流加热腔8连接,所述分流器11 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伴热型质量流量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测量管、连接板、检测、驱动、第一伴热法兰、第二伴热法兰、法兰、分流加热腔、外壳、分流器;两个所述分流器分别设置在所述分流加热腔的两端,所述测量管包括一根管子或者两根平行的管子,所述管子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分流器的预留口连接,所述驱动、所述检测、连接板设置在所述测量管上,所述驱动设置在所述测量管的中间位置,两个所述检测分别设置在所述测量管的双肩位置,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测量管的两端位置,两个所述检测相对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板相对设置;所述外壳包括底板、左右侧板和围板,所述外壳通过所述底板与所述分流加热腔、所述分流器连接,所述分流加热腔、所述分流器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下方,所述分流器的一端与所述分流加热腔连接,所述分流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法兰连接;所述第一加热管和所述第二加热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景志孙华春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中隆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