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表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5021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水表壳体,用以供水流单方向流过,其内部设置进水流道,与进水流道连通的下环室、与下环室连通的上环室及与上环室连通的出水流道,以及形成进水流道的进水管壁、包围形成下环室且与进水管壁连接的下环壁、包围形成上环室且与所述下环壁连接的上环壁和形成出水流道且与上环壁连接的出水管壁,所述水表壳体还包括与出水管壁连接的止回壁,所述止回壁内形成一止回腔,所述出水流道的前端部分与止回腔连通并形成止回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流道设有分别位于其两端的端口及底部,所述止回流道的端口截面积大于所述止回流道的底部的截面积,所述止回流道呈四棱柱结构。上述止回流道的结构在一体铸造成型后方便脱模。脱模。脱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表壳体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水表壳体,尤其涉及一种水表壳体的止回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水表用于测量水流量,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仪表。水表的表芯安装在水表壳体内,水从水表壳体的入口进入,表芯测得流量后,水从水表壳体的出口流出。由于水表壳体的形状较为复杂,通常采用铸造的方式来生产水表壳体,一般先铸造一半水表壳体,再将两半合体,会导致合体之后整体强度欠缺,容易损坏,破裂。若采用一体成型的铸造方式,因止回流道结构较直,不易脱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脱模的水表壳体。
[0004]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水表壳体,用以供水流单方向流过,其内部设置进水流道,与进水流道连通的下环室、与下环室连通的上环室及与上环室连通的出水流道,以及形成进水流道的进水管壁、包围形成下环室且与进水管壁连接的下环壁、包围形成上环室且与所述下环壁连接的上环壁和形成出水流道且与上环壁连接的出水管壁,所述水表壳体还包括与出水管壁连接的止回壁,所述止回壁内形成一止回腔,所述出水流道的前端部分与止回腔连通并形成止回流道;所述止回流道设有分别位于其两端的端口及底部,所述止回流道的端口截面积大于所述止回流道的底部的截面积,所述止回流道呈四棱柱结构。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口为连通上环室与出水流道的开口,所述底部为止回壁向出水流道内延伸的止挡壁,所述止挡壁阻挡了所述水流从开口直接顺着出水流道流出。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挡壁位于止回腔下方,并和止回腔之间形成止回孔;所述出水管壁在对应止回腔处设有圆形连通孔。所述止回腔通过止回孔与止回流道连通,所述止回腔通过连通口与出水流道后端流通。所述水流从所述端口流入止回流道,经过所述止回孔进入止回腔,再经过连通口流入出水流道后端部分,最后流出水表壳体。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回壁为环形壁,所述止回壁的所述止挡壁与出水流道的轴向呈角度设置,所述角度范围为大于90
°
小于180
°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挡壁的远离上环室的一侧垂直延伸形成一连接壁,所述止挡壁和所述连接壁一体成型以止挡所述出水流道。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挡壁形成所述止回流道的上侧壁,所述连接壁形成所述止回流道的底部。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回流道为倾斜向下延伸的四棱柱结构,所述止回腔大致垂直于所述止回流道。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回腔内设置密封件及固定于止回壁的止回盖,所述
密封件相对所述止回盖于止回腔内沿止回腔轴向方向滑动,所述密封件滑动至一密封位置,所述密封件封堵所述止回孔,所述密封件滑动至一挡止位置,所述密封件释放所述止回孔。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回盖设置滑道,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滑道内滑动的滑动轴,所述滑动轴与所述滑道间隙配合。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回流道的下侧壁向下凹设减重凹槽,所述减重凹槽的内壁朝向各方向的水表壳体的壁厚保持均等。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止回流道的管壁结构在一体成型后方便脱模。
附图说明
[0016]以上所述的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有益效果可以通过下面附图实现。
[0017]图1是本技术水表壳体的整体图。
[0018]图2是图1所示另一角度的整体图。
[0019]图3是图1所示水表壳体的正视图。
[0020]图4是图1所示水表壳体的俯视图。
[0021]图5是水表壳体沿虚线C

C方向的剖视图。
[0022]图6是水表壳体沿虚线D

D方向的剖视图。
[0023]图7是水表壳体沿虚线H

H方向的剖视图。
[0024]图8是水表壳体沿虚线F

F方向的剖视图。
[0025]图9是水表壳体装有止回装置的剖视图。
[0026]图10是本技术其中一种型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是本技术另一种型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9]如图1

5所示为本实施例一种水表壳体100,用以供水流单方向流过,内部可装设机械表盘,以测量水流量。该水表壳体100为不锈钢一体铸造成型,其内部设置进水流道101,与进水流道连通的下环室102、与下环室连通的上环室103及与上环室连通的出水流道104,以及形成进水流道101的进水管壁11、包围形成下环室102且与进水管壁11连接的下环壁12、包围形成上环室103且与所述下环壁12连接的上环壁13和形成出水流道104且与上环壁13连接的出水管壁14,所述水表壳体还包括与出水管壁连接的止回壁15,所述止回壁15内形成一止回腔105,所述出水流道104的前端部分与止回腔连通并形成止回流道1040,所述止回流道1040设有分别位于其两端的端口1041及底部141,所述止回流道为端口大,底部小的四棱柱结构,即端口1041截面积大于底部141截面积,结合图6

8。该结构,有利于从上腔室103取出内部型芯。
[0030]结合图5

8所示,所述端口1041为连通上环室103与出水流道104的开口,所述底部为止回壁15向出水流道104内延伸的连接壁141,所述上侧壁142为止回壁15向出水流道内延伸的止挡壁142,所述端口1041的截面积大于所述连接壁141的截面积,所述止挡壁142阻挡了所述止回流道104内的水流。所述止挡壁142位于止回腔105下方,并和止回腔之间形成
止回孔1052;所述出水管壁14在对应止回腔处设有连通孔1051。所述止回腔105通过止回孔1052与止回流道1040连通,所述止回腔105通过连通孔1051与出水流道1040后端1042连通。所述水流从端口1041流入止回流道1040,经过所述止回孔1052进入止回腔105,再经过连通孔1051流入出水流道后端1042,最后流出水表壳体。进入所述止回流道1040的水流均会通过所述止回孔1052流入所述止回腔105后再从水表壳体100流出。所述止回壁15的上部为环形壁,且自出水管壁14向上倾斜延伸。所述止回流道1040为倾斜向下延伸的四棱柱结构,所述止回腔105大致垂直于所述止回流道1040,所述止回腔105的轴向与所述出水流道104的轴向呈夹角设置。所述夹角为50
°‑
60
°
(包括端值)。所述止回流道1040的下侧壁向下凹设减重凹槽1043,所述减重凹槽1043的内壁朝向各方向的水表壳体100的壁厚保持均等。
[0031]结合图9所示,所述止回腔105设有止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表壳体,用以供水流单方向流过,其内部设置进水流道,与进水流道连通的下环室、与下环室连通的上环室及与上环室连通的出水流道,以及形成进水流道的进水管壁、包围形成下环室且与进水管壁连接的下环壁、包围形成上环室且与所述下环壁连接的上环壁和形成出水流道且与上环壁连接的出水管壁,所述水表壳体还包括与出水管壁连接的止回壁,所述止回壁内形成一止回腔,所述出水流道的前端部分与止回腔连通并形成止回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流道设有分别位于其两端的端口及底部,所述止回流道的端口截面积大于所述止回流道的底部的截面积,所述止回流道呈四棱柱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为连通上环室与出水流道的开口,所述底部为止回壁向出水流道内延伸的止挡壁,所述止挡壁阻挡了所述水流从开口直接顺着出水流道流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壁位于止回腔下方,并和止回腔之间形成止回孔;所述出水管壁在对应止回腔处设有圆形连通孔。所述止回腔通过止回孔与止回流道连通,所述止回腔通过连通口与出水流道后端流通。所述水流从所述端口流入止回流道,经过所述止回孔进入止回腔,再经过连通口流入出水流道后端部分,最后流出水表壳体。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表壳体,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英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善鑫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