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水表壳体及型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3942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2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重水表壳体及型芯,所述减重水表客体内部设置进水流道,下环室、上环室及与出水流道,减重水表壳体包括形成进水流道的进水管壁、包围形成下环室且与进水管壁连接的下环壁、包围形成上环室且与下环壁连接的上环壁,以及形成出水流道且与上环壁连接的出水管壁,下环壁与出水管壁之间具有横截面呈三角形的厚度过渡区域,出水流道的内壁面朝向下环室方向于厚度过渡区域内开设减重槽,减重槽的内腔朝向各方向的壁厚保持基本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减少模腔局部热量集中产生的热疲劳,避免钢水浇铸时热节的产生,进而避免铸件产生变形、裂纹、疏松、冷隔、气孔等缺陷,保证铸件的成型质量。保证铸件的成型质量。保证铸件的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重水表壳体及型芯


[0001]本技术涉及水表
,尤其是涉及一种减重水表壳体及型芯。

技术介绍

[0002]水表用于测量水流量,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仪表。水表的表芯安装在水表壳体内,水从水表壳体的入口进入,表芯测得流量后,水从水表壳体的出口流出。由于水表壳体的形状较为复杂,通常采用铸造的方式来生产水表壳体。
[0003]如图1所示,现有水表壳体的I处为实心,该处的壁厚远超出水表壳体其他部位的壁厚,造成水表壳体整体的壁厚不均,形成铸造热节。在浇筑过程中,相对于水表壳体的其他部位,处于熔融状态的不锈钢钢水在此处凝固缓慢,形成孤立液相区域,最后凝固,此种情况会使铸件凝固后产生热应力,并使铸件产生变形、裂纹等缺陷,同时由于凝固时间不等,铸件也会出现疏松、冷隔、气孔等缺陷。人们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常常采用局部点水冷却,但效果有限,无法完全避免该类缺陷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重水表壳体及型芯,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减重水表壳体,内部设置进水流道,与进水流道连通的下环室、与下环室连通的上环室及与上环室连通的出水流道,所述减重水表壳体包括形成进水流道的进水管壁、包围形成下环室且与进水管壁连接的下环壁、包围形成上环室且与所述下环壁连接的上环壁,以及形成出水流道且与上环壁连接的出水管壁,所述下环壁与所述出水管壁之间具有横截面呈三角形的厚度过渡区域,所述出水流道的内壁面朝向下环室方向于厚度过渡区域内开设减重槽,所述减重槽的内腔朝向各方向的壁厚保持基本一致。
[0006]作为本技术第一方面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减重槽的截面呈类三角形,适应厚度过渡区域的截面形状,以形成减重槽的内腔朝向各方向基本均等的壁厚。
[0007]作为本技术第一方面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减重槽的内壁拐角处均设置有铸造圆角。
[0008]作为本技术第一方面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减重水表壳体还包括与出水管壁连接的止回壁,所述止回壁内形成一容纳止回结构的止回腔,所述出水流道的一前端部分与止回腔通过一止回孔连通并形成一止回流道,所述止回腔与出水流道的一后端部分通过一止回出口连通,所述减重槽自止回流道的内壁面朝向下环室方向开设,所述减重槽与所述止回流道连通。
[0009]作为本技术第一方面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止回壁于所述止回腔与止回流道之间设置一挡止壁,所述挡止壁与水平方向呈锐角设置,所述止回孔开设于所述挡止壁上,所述止回孔与所述减重槽在所述止回孔的轴向方向上的投影重叠。
[0010]作为本技术第一方面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止回流道与上环室通过一第一出水
口与上环室连接,所述止回流道与第一出水口相对的一端形成末端部,所述第一出水口的截面大于所述末端部分的截面面积,以保证开设减重槽后止回流道的水势差。
[0011]作为本技术第一方面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减重槽的沿止回孔的轴向方向上的高度尺寸适应所述止回流道的第一出水口至减重槽间的止回流道的截面高度,所述减重槽垂直于止回孔的轴向方向上的宽度适应所述止回流道的第一出水口至减重槽间的止回流道的截面宽度。
[0012]作为本技术第一方面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减重槽的垂直于沿止回孔的轴向方向上的截面宽度适应止回孔的径向方向上的截面宽度。
[0013]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产上述减重水表壳体的型芯,包括符合所述减重槽轮廓的减重型芯,所述减重型芯用于形成所述减重槽的内轮廓。
[0014]作为本技术第二方面的进一步方案,还包括形成上环室内轮廓的上环室型芯和止回流道的内轮廓的止回流道型芯;所述止回流道型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上环室型芯,另一端倾斜向下延伸;所述减重型芯放置于所述止回流道型芯的下方,并与所述止回流道型芯的底表面接触。
[0015]作为本技术第二方面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上环室型芯包括多块环形阵列的上镶块,相邻所述上镶块相互抵接;所述止回流道型芯的上端与其中一块所述上镶块连接,二者一同组合或者拆卸。
[0016]作为本技术第二方面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止回流道型芯与所述上环室型芯的其中一块所述上镶块一体成型。
[0017]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减重水表壳体,内部设置进水流道,与进水流道连通的下环室、与下环室连通的上环室及与上环室连通的出水流道,以及形成进水流道的进水管壁、包围形成下环室且与进水管壁连接的下环壁、包围形成上环室且与所述下环壁连接的上环壁和形成出水流道且与上环壁连接的出水管壁,所述减重水表壳体还包括与出水管壁连接的止回壁,所述止回壁内形成一容纳止回结构的止回腔,所述出水流道的一前端部分与止回腔通过一止回孔连通并形成一止回流道,所述止回流道的内壁面朝下环室方向设置有减重槽,所述减重槽与止回流道连通。
[0018]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产上述减重水表壳体的型芯,包括符合所述减重槽轮廓的减重型芯,所述减重型芯用于形成所述减重槽的内轮廓。
[0019]为本技术第四方面的进一步方案,还包括形成止回腔内轮廓的止回腔型芯,所述止回腔型芯包括第一止回型芯和第二止回型芯,所述第二止回型芯与止回流道型芯交叉后向下延伸形成减重型芯。
[0020]为本技术第四方面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止回型芯的横截面半径大于第二止回型芯的横截面半径。
[0021]为本技术第四方面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止回型芯与所述第二止回型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成型。
[0022]为本技术第四方面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回型芯包括第一止回镶块和第二止回镶块,所述第一止回镶块上形成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止回流道型芯组合形成止回流道的底部。为本技术第四方面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减重型芯的轴线与所述止回腔型芯的轴线类重合。
[0023]结合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分析如下:
[002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减重水表壳体,该减重水表壳体在下环室与止回流道之间的部位开设有减重槽,使该部位的壁厚与壳体的其他部位的壁厚基本相同,以减少模腔局部热量集中产生的热疲劳,避免钢水浇铸时热节的产生,进而避免铸件产生变形、裂纹、疏松、冷隔、气孔等缺陷,保证铸件的成型质量。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现有水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减重水表壳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3、图4为本技术第一施例提供的减重水表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第一施例提供的止回结构的正视图和立体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重水表壳体,内部设置进水流道,与进水流道连通的下环室、与下环室连通的上环室及与上环室连通的出水流道,所述减重水表壳体包括形成进水流道的进水管壁、包围形成下环室且与进水管壁连接的下环壁、包围形成上环室且与所述下环壁连接的上环壁,以及形成出水流道且与上环壁连接的出水管壁,所述下环壁与所述出水管壁之间具有横截面呈三角形的厚度过渡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流道的内壁面朝向下环室方向于厚度过渡区域内开设减重槽,所述减重槽的内腔朝向各方向的壁厚保持基本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重水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槽的截面呈类三角形,适应厚度过渡区域的截面形状,以形成减重槽的内腔朝向各方向基本均等的壁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重水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槽的内壁拐角处均设置有铸造圆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重水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水表壳体还包括与出水管壁连接的止回壁,所述止回壁内形成一容纳止回结构的止回腔,所述出水流道的一前端部分与止回腔通过一止回孔连通并形成一止回流道,所述止回腔与出水流道的一后端部分通过一止回出口连通,所述减重槽自止回流道的内壁面朝向下环室方向开设,所述减重槽与所述止回流道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重水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壁于所述止回腔与止回流道之间设置一挡止壁,所述挡止壁与水平方向呈锐角设置,所述止回孔开设于所述挡止壁上,所述止回孔与所述减重槽在所述止回孔的轴向方向上的投影重叠。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重水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流道与上环室通过一第一出水口与上环室连接,所述止回流道与第一出水口相对的一端形成末端部分,所述第一出水口的截面大于所述末端部分的截面面积,以保证开设减重槽后止回流道的水势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重水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槽的沿止回孔的轴向方向上的高度尺寸适应所述止回流道的第一出水口至减重槽间的止回流道的截面高度,所述减重槽垂直于止回孔的轴向方向上的宽度适应所述止回流道的第一出水口至减重槽间的止回流道的截面宽度。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重水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槽的垂直于沿止回孔的轴向方向上的截面宽度适应止回孔的径向方向上的截面宽度。9.一种成型如权利要求1

8任一项所述的减重水表壳体时使用的蜡模的组合型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符合所述减重槽轮廓的减重型芯,所述减重型芯用于形成所述减重槽的内轮廓。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重水表壳体时使用的蜡模的组合型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上环室内轮廓的上环室型芯和止回流道的内轮廓的止回流道型芯;所述止回流道型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上环室型芯,另一端倾斜向下延伸;所述减重型芯放置于所述止回流道型芯的下方,并与所述止回流道型芯的底表面接触。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减重水表壳体时使用的蜡模的组合型芯,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英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善鑫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