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4937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不易产生光学缺陷且操作性优异的玻璃膜。玻璃膜的厚度为150μm以下,具有可挠性。玻璃膜在一面中5μm以上的附着异物的数量为130个/m2以上,100μm以上的附着异物的数量为10个/m2以下。在玻璃膜的一面,5μm以上且不足100μm的附着异物的数量优选为130~1200个/m2。玻璃膜的长度优选为100m以上。玻璃膜的长度优选为100m以上。玻璃膜的长度优选为100m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玻璃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可挠性的玻璃膜。

技术介绍

[0002]显示装置、照明装置、太阳电池等光器件发展为轻量化、薄型化。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也进行自玻璃材料向塑料材料的替换,但塑料材料难以实现如玻璃的较高耐冲击性及光泽性(眩光感)。
[0003]对此,为了活用玻璃的优点,并且谋求器件的轻量化及薄型化,提出使用具有可挠性的薄玻璃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具有可挠性的玻璃膜也能够应用于卷对卷制程,因此除器件的薄型化及轻量化以外,也可期待器件或其构成构件的生产率提高或低成本化。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

1670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8]玻璃膜的制造制程是与板玻璃的制造制程同样地,需要熔融、成型及冷却,且设备较大,因此难以提高清洁度。另外,玻璃为绝缘性且易于带电。因此,在玻璃膜附着有由制造制程导致的大量异物。
[0009]在玻璃膜附着有异物的状态下,若在玻璃膜的表面设置粘接剂或树脂层等,则嵌入至界面的异物可能成为光学缺陷。另外,在卷对卷制程中,在与输送辊接触时或与其他构件贴合时,有可能在附着有异物的部分局部受力而玻璃膜破裂。
[0010]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实施例中,记载有利用溶剂将单片玻璃膜的表面清洗。但是,玻璃与塑料材料相比,表面自由能较高,因此仅通过利用溶剂的清洗有可能无法充分去除异物。
[0011]作为显示器等所使用的板玻璃的清洗方法,已知有利用强碱使板玻璃的表层溶解而连同附着异物一起去除的方法。该方法的附着异物的去除能力优异。但是,若对玻璃膜应用该方法,则存在玻璃膜的辊输送变得困难,或者将玻璃膜卷取成卷状时产生粘连等问题。
[001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便在光器件的制作中使用的时候也不易产生光学缺陷且操作性优异的玻璃膜。
[0013]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4]本专利技术人等鉴于上述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附着异物数量为特定范围内的情况下,可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完成本专利技术。
[0015]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玻璃膜,其厚度为150μm以下,且具有可挠性。玻璃膜具有第一主面及第二主面。玻璃膜可以是长度为100m以上的长条状。
[0016]在玻璃膜的第一主面中,5μm以上的附着异物的数量为130个/m2以上,100μm以上
的附着异物的数量为10个/m2以下。在玻璃膜的第一主面中,5μm以上且不足100μm的附着异物的数量优选为130~1200个/m2。
[0017]在玻璃膜的第一主面中,5μm以上且50μm以下的附着异物的数量优选为100个/m2以上,超过50μm且不足100μm的附着异物的数量优选为300个/m2以下。
[0018]专利技术效果
[0019]通过使至少一面的附着异物数量为特定范围内,能够抑制由附着异物导致的光学缺陷、或玻璃膜的破裂,并且能够对玻璃膜赋予滑动性而确保良好的操作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表示光学层叠体的层叠构成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玻璃膜为具有可挠性的片状玻璃材料。作为构成玻璃膜的玻璃材料,可列举:钠钙玻璃、硼酸玻璃、铝硅酸玻璃、石英玻璃等。玻璃材料的碱金属成分(例如Na2O、K2O、Li2O)的含量优选为15重量%以下,更优选为10重量%以下。
[0022]为了具有可挠性,玻璃膜的厚度优选为150μm以下,更优选为12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μm以下。为了具有强度,玻璃膜的厚度优选为10μm以上,更优选为25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0μm以上,特别优选为50μm以上。玻璃膜的波长550nm下的透光率优选为85%以上,更优选为90%以上。玻璃膜的密度与一般玻璃材料同样地,为2.3~3g/cm3左右。
[0023]玻璃膜的形成方法并无特别限定,可采用任意的适当方法。例如,使包含二氧化硅或氧化铝等主原料、芒硝或氧化锑等消泡剂、及碳等还原剂的混合物于1400~1600℃的温度下熔融,成型为片状后进行冷却,由此制作玻璃膜。作为将玻璃成型为片状的方法,可列举:流孔下引法、熔融法、浮式法等。
[0024]玻璃膜可为单片,也可为长条状。就可应用于卷对卷制程,提高器件或其构成构件(例如下述光学层叠体)的生产率的观点而言,玻璃膜优选为长条状。由于玻璃膜具有可挠性,因此长条状的玻璃膜作为卷状的卷绕体而被提供。长条状的玻璃膜的长度优选为100m以上,更优选为300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0m以上。长条状的玻璃膜的宽度例如为50~3000mm,优选为100~2000mm。
[0025]作为玻璃膜,也可使用市场销售的薄玻璃。作为市场销售的薄玻璃,可列举康宁公司制造的“7059”、“1737”或“EAGLE2000”、旭硝子公司制造的“AN100”、NH TECHNO GLASS公司制造的“NA

35”、日本电气硝子公司制造的“OA

10”、SCHOTT公司制造的“D263”或“AF45”等。
[0026]本专利技术的玻璃膜的至少一主面的附着异物数量为特定范围内。附着于玻璃膜的表面的5μm以上的异物数量为130个/m2以上,附着于玻璃膜的表面的100μm以上的异物数量为10个/m2以下。利用玻璃膜表面的光学显微镜观察来计数附着异物数量,将异物的最大直径设为异物的大小。
[0027]100μm以上的异物在将玻璃膜与其他构件贴合时,作为光学缺陷而被看到。另外,若100μm以上的异物附着于玻璃膜的表面,则在通过卷对卷制程的玻璃膜的输送时、或与其他构件层叠时,附着有异物的部分局部受力,而使玻璃膜产生破裂或龟裂,可能成为破损的
原因。因此,100μm以上的异物的数量优选为尽可能少。100μm以上的附着异物数量优选为7个/m2以下,更优选为5个/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个/m2以下,特别优选为2个/m2以下。100μm以上的附着异物数量越小越佳,理想的是不足1个/m2。150μm以上的附着异物数量优选为2个/m2以下,优选为不足1个/m2,理想的是0个/m2。
[0028]就防止光学缺陷或输送时的破裂等观点而言,优选为不足100μm的附着异物的数量也较小。另一方面,由于玻璃膜的表面与树脂膜相比平滑性较高,因此于在玻璃膜的表面未附着有异物的情况下,在将玻璃膜重叠的情况、或者在卷取成卷状时,容易产生玻璃膜的粘连。若在卷状卷绕体产生粘连,则自卷绕体卷出玻璃膜时,有可能局部被赋予应力而玻璃膜断裂。另外,在玻璃膜的表面未附着有异物的情况下,由于滑动性较低,因此有可能通过卷对卷进行的玻璃膜的输送变得困难。
[0029]在本专利技术中,在玻璃膜的表面存在130个/m2以上的附着异物。由于因附着异物而在玻璃膜的表面形成细微的凹凸,因此对玻璃膜赋予滑动性,可防止粘连、输送不良、卷取不良等。就赋予滑动性的观点而言,玻璃膜表面的5μm以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玻璃膜,其厚度为150μm以下,且具有可挠性,其中,所述玻璃膜具有第一主面及第二主面,在第一主面中,5μm以上的附着异物的数量为130个/m2以上,100μm以上的附着异物的数量为10个/m2以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膜,其中,在第一主面中,5μm以上且不足100μm的附着异物的数量为130~1200个/m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稻垣淳一菅野敏广村重毅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