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燕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智慧多相流自循环节能抑尘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488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慧多相流自循环节能抑尘除尘装置,属于节能环保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上运输带,分离式上导流罩,上端导流罩连接落料管,落料管下端开有观察门,落料管尾部密封连接导料槽外框,导料槽外框罩于下运输带之上,导料槽外框中部设有除尘区,除尘区设有自循环主回流管与落料管下端相通,二次除尘区设有辅助回流管与导流罩相通,导料槽外框侧面安装有数据采集主控台,除尘区导流槽外框尾部设有扩容区,扩容区连接阻尼挡尘帘,导料槽外框出口处安装有粉尘浓度检测仪与监测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机构实现粉尘气流自循环,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通过控制粉尘溢出量从源头上抑制粉尘的产生,进而解决粉尘问题,同时做到节约成本、绿色节能。绿色节能。绿色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多相流自循环节能抑尘除尘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慧多相流自循环节能抑尘除尘装置,属于节能环保除尘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火力发电企业、码头、矿山等地方转运站普遍采用皮带输送机传送将散料卸至储料仓中,带式输送设备能够解放人力,采用机械转运可以将散状物料从一个地方运输到指定位置以供生产需要,其具有高效且连续运输的优势,但传统转运系统存在物料输送过程中集流效果差,其主要实施过程是将散状物料从上输送带转运到下输送带上,两个输送带之间具有一定的高度差,在此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扬尘弥漫到空气中,不仅污染环境,形成安全隐患,而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0003]现解决运输行业粉尘问题采取的传统除尘装置存在效率低、能耗高等缺点,有市场改进后的新型的无动力除尘装置存在能量利用率低下、维修保养高等局限性问题,因此设计一种结构优化除尘效率高、节能环保效果显著、减少维护成本的通用化转运站运输抑尘除尘智能高端装置,最大化的解决运输散料系统粉尘污染问题,节约可利用物料成本,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已成为扬尘治理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慧多相流自循环节能抑尘除尘装置,克服现有带式运输除尘装置能耗高、效率低、维修保养成本高等技术缺陷。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慧多相流自循环节能抑尘除尘装置,包括上运输带,所述上运输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分离式上导流罩,所述分离式导流罩内部设有通过轴销连接的可分离的弧形导流板,所述分离式导流罩下端接有竖直向下延伸的落料管,所述落料管中部设有弧形过渡缓冲导料板,所述落料管的下部开设有观察室,所述落料管下端与导料槽外框平滑密封连接,所述导料槽外框设有主除尘区,所述主除尘区的上端设有竖直向上的气固导流管,所述气固导流管通过粉尘气流主回流管与落料管下端相连,所述的气固导流管上端连接辅助粉尘气流回流管,所述辅助粉尘气流回流管上端连接导流罩,下端连接二次气固导流管,所述二次气固导流管下端连接二次除尘区,所述导料槽外框上方设有扩容区,所述导料槽外框内部、扩容区之间通过销轴连接有阻尼挡尘帘,所述导料槽外框下侧设有下输送带。
[000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分离式上导流罩侧面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一侧侧面安装有风速测试仪。
[000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粉尘主回流管上表面靠近落料管下端风口出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一侧安装有风速测试仪,所述风速测试仪一侧装有温度传感器。
[000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扩容区设有多个。
[000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料槽外框出口处装有监控模块,所述监控模块上装有无线连接模块,所述无线连接模块下端装有粉尘浓度检测仪。
[001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二次除尘区外表面设有数据采集主控台,所述数据采集主控台包括ADAM

4118数据采集模块、电压信号采集器、接触器、网络模块、控制开关、ADAM

4150数字量IO模块、ECU

1051TL配置软件和Webaccess SCADA;所述ADAM

4118数据采集模块内接压力传感器、风速测试仪,压力传感器、风速测试仪、温度传感器、粉尘浓度检测仪、监测模块、无线连接模块,外接上位ECU网关通讯至云服务器,所述ADAM

4150数字量IO模块,通过RS

485串口方式与上位ECU网关通讯至云服务器,所述ECU

1051TL配置软件通过4G无线方式与云端实现数据对接,所述Webaccess SCADA通过网络模块连接阿里云服务器。
[00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有:本专利技术基于多相耦合与流体动力学原理研究规范粉尘运动机制,利用机构实现粉尘气流自循环,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通过控制粉尘溢出量从源头上抑制粉尘的产生,进而解决粉尘问题,同时做到节约成本、绿色节能。
[0012]本专利技术采用新型双回流管循环除尘结构,高速诱导风携带含尘气流进入主回流管,再与后续进入落料管的气流对撞,导致含尘气流中粉尘浓度不断变大形成大颗粒,实现粉尘沉降,剩余粉尘气流通过二次除尘区时经由辅助回流管回到导流罩,再次进行气流对撞实现高效率降尘。
[0013]本专利技术的出口通过粉尘浓度检测仪,对通道内部运输物体的运动轨迹以及物体粒径分布进行监测与数据分析,并且运用数值模拟和遗传算法并结合工程实际对结构进行仿真优化,提高除尘效率,减少装备故障率。
[0014]本专利技术设置的智慧监测系统,可经由无线模块连接至手机及电脑等终端,实现跨省数据传输,能够实现除尘装置运输状态的远程交互,观测者在需要的时候可随时随地查看设备运行数据,通过向手机卡发送短信可知设备数据,实现告警通知。降低该装备维护费用、运行管理成本。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分离式导流罩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循环回流管与部分导料槽外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智慧监测系统运行流程图;其中,1、上运输带,2、分离式上导流罩,3、弧形导流板,4、压力传感器,5、风速测试仪,6、辅助粉尘气流回流管,7、粉尘气流主回流管,8、气固导流管,9、主除尘区,10、二次气固导流管,11、二次除尘区,12、扩容区,13、阻尼挡尘帘,14、无线连接模块,15、监控模块,16、粉尘浓度检测仪,17、下输送带,18、数据采集主控台,19、温度传感器,20、压力传感器,21、风速测试仪,22、观察室,23、导料槽外框,24、弧形过渡缓冲导料板,25、落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
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7]一种智慧多相流自循环节能抑尘除尘装置,如图1

4所示,包括上运输带1,上运输带1固定连接有分离式上导流罩2,物料在分离式导流罩进行转向而变为向下运输,分离式导流罩2内部设有通过轴销连接的可分离的弧形导流板3,即添加可更换弧形导流板,这样方便更换易磨损部件,增加了整个转运系统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的维护费,同时减小物料流对转运系统的冲击,减少噪音,增加导流板的耐用性,分离式导流罩2下端接有竖直向下延伸的落料管25,物料在落料管25下端的作用下进行转向,物料向下端输送带流动,落料管25中部连接有弧形过渡缓冲导料板24,避免形成尖角,从而可以使物料实现有序下落,减少物料与转运系统的撞击,减少堵料和磨损,也可以有效的控制物料出口处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减少了下端受料输送带所受到的冲击和输送带的磨损。落料管25开设有观察室22,可供观察主循环回流管里面的内部气流状态,落料管25下端与导料槽外框23平滑密封连接,二者之间设置密封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多相流自循环节能抑尘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运输带(1),所述上运输带(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分离式上导流罩(2),所述分离式导流罩(2)内部设有通过轴销连接的可分离的弧形导流板(3),所述分离式导流罩(2)下端接有竖直向下延伸的落料管(25),所述落料管(25)中部设有弧形过渡缓冲导料板(24),所述落料管(25)的下部开设有观察室(22),所述落料管(25)下端与导料槽外框(23)平滑密封连接,所述导料槽外框(23)设有主除尘区(9),所述主除尘区(9)的上端设有竖直向上的气固导流管(8),所述气固导流管(8)通过粉尘气流主回流管(7)与落料管(25)下端相连,所述的气固导流管(8)上端连接辅助粉尘气流回流管(6),所述辅助粉尘气流回流管(6)上端连接导流罩(2),下端连接二次气固导流管(10),所述二次气固导流管(10)下端连接二次除尘区(11),所述导料槽外框(23)上方设有扩容区(12),所述导料槽外框(23)内部、扩容区(12)之间通过销轴连接有阻尼挡尘帘(13),所述导料槽外框(23)下侧设有下输送带(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多相流自循环节能抑尘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式上导流罩(2)侧面安装有压力传感器(4),所述压力传感器(4)一侧侧面安装有风速测试仪(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多相流自循环节能抑尘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主回流管(7)上表面靠近落料管下端风口出安装有压力传感器(20),所述压力传感器(20)一侧安装有风速测试仪(21),所述风速测试仪(21)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海欧赵静一刘昊轩霍为佳秦亚璐陈家恒关畅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