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鳐式水下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4723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2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鳐式水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无人机装置内部的中间位置设有横向推动的推进电机一和推进电机二,所述推进电机一和推进电机二贯穿中轴线的前后位置,一前一后布置;无人机机头部位设有进水格栅;无人机机尾部位设有出水格栅;无人机左侧机翼设有纵向推动的推进电机三、推进电机四,右侧机翼设有纵向推动的推进电机五、推进电机六,所述推进电机三、推进电机四和推进电机五、推进电机六呈四边形分布;无人机机腹处设有任务载荷挂点用于连接不同任务挂载。于连接不同任务挂载。于连接不同任务挂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鳐式水下无人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鳐式水下无人机,涉及航空机械领域、航海机械、无人机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无论是多旋翼无人机、无人直升机,还是固定翼无人机,在目前消费品市场异常火爆,可以帮助人们以上帝视角观察天空和陆地,满足视频和拍照等需求。而地球上海洋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平均水深约3795米。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于海洋的探索愈加强烈。旅游业、自媒体行业提出了衍生潜水、水下新闻拍摄、水下电影拍摄、水下婚纱拍摄等业务需求,从而展现壮丽的水下景观。这些业务引发了水下机器人的剧烈反响。然而水下机器人开发难度大,门槛高,通信距离近。
[0003]水下机器人主要运用在海上救援,水下环境恶劣危险,人的潜水深度有限,所以水下机器人已成为开发海洋的重要工具。在军事斗争中,随着无人地面战车、无人飞机和无人舰艇等逐渐在战场上显示出越来越高的作战效能,无人化作战平台将在未来现代化战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0004]目前民用市场出现两种发展趋势,一种是消费级水下机器人,另一种是工业级水下机器人。
[0005]消费级水下机器人在潜水娱乐市场正在兴起。外形小,使用海况低,航行速度慢,往往只能在风平浪静的水面或者水下使用,无法真正在海洋中使用,更无法满足冲浪、水下航拍的需求。同时只能实现一种娱乐功能或者单一作业功能,不再发挥其他作用,吸引人群有限。
[0006]而工业级水下机器人体积庞大,价格昂贵,操作使用及其配套收放装置要求苛刻,更多适用于海底地貌勘探、石油开发等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水下无人机。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鳐式水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无人机装置内部的中间位置设有横向推动的推进电机一和推进电机二,所述推进电机一和推进电机二贯穿中轴线的前后位置,一前一后布置;无人机机头部位设有进水格栅;无人机机尾部位设有出水格栅;无人机左侧机翼设有纵向推动的推进电机三、推进电机四,右侧机翼设有纵向推动的推进电机五、推进电机六,所述推进电机三、推进电机四和推进电机五、推进电机六呈四边形分布;无人机机腹处设有任务载荷挂点用于连接不同任务挂载。
[0009]优选的,所述推进电机三、推进电机四所在位置上下均设有保护罩。
[0010]优选的,所述推进电机五、推进电机六所在位置上下均设有保护罩。
[0011]优选的,所述无人机上表面沿中轴线对称设有防滑块。
[0012]优选的,所述无人机下表面设有垂直于机翼的尾鳍。
[0013]优选的,所述无人机机头上方设有操作横杆。
[0014]优选的,所述无人机机头前端设有潜水灯。
[0015]优选的,所述无人机上设有通信电缆插口。
[0016]优选的,所述无人机通过任务载荷挂点挂载有水下摄像模块。
[0017]优选的,所述无人机通过任务载荷挂点挂载有寻鱼声呐模块。
[0018]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在民用消费级方面,通过提供足够空间的人机交互接口,提供水上冲浪的功能,也可提潜水助推的功能。同时提供足够空间的任务载荷模块搭载。通过不同任务载荷模块的搭载,实现不同场景不同功能的实现。通过搭载水下摄像模块实现水下航拍的功能。搭载寻鱼声呐模块,能够找到鱼群更好的引导垂钓者。
[0019]在海上救援方面,提供遥控式或者自助式航行的操作方式,根据指令前往落水人员附近,对落水人员进行托起、助推等方式进行施救。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整体结构俯视图;
[0024]图5为水下摄像模块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寻鱼声呐模块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为推进电机一;2为推进电机二;3为推进电机三;4为推进电机四;5为推进电机五;6为推进电机六;7为进水格栅;8为出水格栅;9为任务载荷挂点;10为防滑块;11为尾鳍;12为操作横杆;13为潜水灯;14为通信天线;15为通信电缆插口;16为水下摄像模块;17为寻鱼声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28]实施例
[0029]本实施例为多功能水下无人机,结构为:推进电机一1、推进电机二2安装在无人机装置内部的中间位置,贯穿中轴线的前后位置,一前一后布置。进水格栅7安装在机头部位。出水格栅8安装在机尾部位。左保护罩安装在推进电机三3、推进电机四4的上下位置。右保护罩安装在推进电机五5、推进电机六6的上下位置。任务载荷挂点9位于机腹处,任务载荷可通过两个挂点完成与机体的装配与固定。防滑块10安装在机体上表面中线轴位置附近,对称布置。尾鳍11在位于机体下表面,垂直于机翼安装。操作横杆12安装在机头上方位置附近。
[0030]人员站式冲浪过程:
[0031]水下无人机安装完整后,将水下无人机放置于水中,待水下无人机稳定在水面上时,冲浪人员将脚或者膝盖紧贴防滑块10,以防加速后人员与水下无人机脱离。水下无人机通过推进电机三3、推进电机四4、推进电机五5、推进电机六6不同转速完成水下无人机的自
平衡,抵消人体重力,一直浮在水面,此时推进电机一1、推进电机二2不启动,实现水下无人机原位不动。当冲浪人员启动操作杆,松手后,推进电机一1、推进电机二2启动,转速增加,水下无人机缓缓加速,实现日常冲浪的功能。
[0032]即使海水中无浪花,不具备冲浪的适宜环境,冲浪人员可使用本专利技术实现海上冲浪。水下无人机的自平衡功能可极大的帮助冲浪新手站在水下无人机上,保持冲浪人员的姿态稳定。
[0033]人员趴式冲浪过程:
[0034]水下无人机安装完整后,将水下无人机放置于水中,待水下无人机稳定在水面上时,冲浪人员双手抓住操作横杆12,胸部紧贴防滑块10,保持趴着向前的姿势,以防加速后人员与水下无人机脱离。水下无人机通过推进电机三3、推进电机四4、推进电机五5、推进电机六6不同转速完成水下无人机的自平衡,抵消人体重力,一直浮在水面,此时推进电机一1、推进电机二2不启动,实现水下无人机原位不动。当冲浪人员启动操作横杆12,松手后,推进电机一1、推进电机二2启动,转速增加,水下无人机缓缓加速,实现日常冲浪的功能。
[0035]机翼面积相对普通冲浪板更宽大,稳定性明显增强,适合初学者趴在浪板上练习冲浪。当冲浪人员运动之后提出放松腿部的需求时,可采用趴式的方法在海面电动航行。
[0036]人员救援过程:
[0037]当落水人员距离岸边较远时,可采用遥控方式操作水下无人机。水下无人机安装完整后,将水下摄像模块16通过任务载荷挂点9连接固定,水下无人机通过该挂点对水下摄像模块16供电、传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鳐式水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无人机装置内部的中间位置设有横向推动的推进电机一和推进电机二,所述推进电机一和推进电机二贯穿中轴线的前后位置,一前一后布置;无人机机头部位设有进水格栅;无人机机尾部位设有出水格栅;无人机左侧机翼设有纵向推动的推进电机三、推进电机四,右侧机翼设有纵向推动的推进电机五、推进电机六,所述推进电机三、推进电机四和推进电机五、推进电机六呈四边形分布;无人机机腹处设有任务载荷挂点用于连接不同任务挂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鳐式水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电机三、推进电机四所在位置上下均设有保护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鳐式水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电机五、推进电机六所在位置上下均设有保护罩。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启兵朱晨帆王靖壹包凯夫马凯何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零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