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层Canakinumab的药物球囊的制备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4703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2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涂层Canakinumab的药物球囊的制备及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变药物球囊的载药成分,将紫杉醇和具有抗炎作用的Canakinumab同时涂载至药物球囊,借助于药物球囊输送系统,同时将紫杉醇和具有抗炎作用的Canakinumab释放至冠状动脉管壁,起到双重抗细胞增殖和抗炎的作用,同时避免Canakinumab全身应用所引起的副作用,起到有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尤其是支架内再狭窄的作用。狭窄的作用。狭窄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涂层Canakinumab的药物球囊的制备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涂层卡那奴单抗(Canakinumab)的药物球囊的制备及应用,属于生物医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植入支架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治疗方式,但是有部分患者在植入冠状动脉支架后出现了支架内再狭窄的现象,而目前药物球囊是治疗该类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的有效治疗方式。药物球囊提供了一种非支架基础的抗增殖药物的输送系统,将抗增殖药物送至靶病变区域,从而防止新生内膜过度增生以及晚期管腔丢失,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性疾病。现有技术中大部分药物球囊的载药均使用紫杉醇,其主要通过与细胞微管蛋白β亚基结合,导致微管蛋白功能丧失,停止有丝分裂,从而发挥抗细胞增殖的作用。目前临床上药物球囊主要应用于支架内再狭窄、冠状动脉小血管、分叉病变血管等病变,但是仍然会有一部分患者,特别是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在使用药物球囊治疗后,仍会再次出现支架内的再狭窄,这显示出了目前药物球囊在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病变的局限性。所以,本
亟需获得一种减少经药物球囊治疗后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如何降低经药物球囊治疗后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的技术问题。
[0004]为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降低植入支架血管再狭窄发生率的载药球囊,包括球囊,球囊表面设有Canakinumab和抑制细胞过度增殖的药物。
[0005]优选地,所述球囊表面涂覆有Canakinumab和抑制细胞过度增殖的药物。
[0006]优选地,所述球囊设为弹性中空体。
[0007]优选地,所述抑制细胞过度增殖的药物包括紫杉醇。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Canakinumab在制备降低植入支架血管再狭窄发生率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Canakinumab在制备降低植入支架血管再狭窄发生率的载药球囊中的应用。
[0010]本专利技术通过改变药物球囊的载药成分,减少经药物球囊治疗后的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
[0011]经过研究发现,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其外周血的炎症因子IL

1β水平明显升高,且目前研究已发现,炎症在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ANTOS(Canakinumab Anti

Inflammatory Thrombosis Outcomes Study,Canakinumab抗炎症血栓预后研究)研究证明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皮下给药IL

1β的单抗Canakinumab进
行抗炎治疗,可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但是,全身性的给予Canakinumab抗炎难免会引起副作用,因此,本专利技术将Canakinumab在支架内再狭窄处局部应用。在药物球囊载药紫杉醇的基础上,加载Canakinumab,同时将紫杉醇与Canakinumab释放至冠脉管壁,同时起到抗细胞增殖与抗炎的作用,并避免了Canakinumab全身应用的副作用的发生,从而有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尤其是支架内再狭窄患者。
[0012]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专利技术借助于药物球囊输送系统,同时将抗细胞增殖药物紫杉醇和抗炎药物Canakinumab释放至冠状动脉管壁,起到了抗细胞增殖和抗炎兼具的作用;同时避免Canakinumab全身应用所引起的副作用,起到有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尤其是支架内再狭窄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1.球囊;2.紫杉醇;3.Canakinumab。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专利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下: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植入支架血管再狭窄发生率的载药球囊1,包括球囊1,球囊表面设有Canakinumab3和抑制细胞过度增殖的药物。球囊表面涂覆有Canakinumab3和抑制细胞过度增殖的药物。球囊1设为弹性中空体。抑制细胞过度增殖的药物包括紫杉醇2。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Canakinumab在制备降低植入支架血管再狭窄发生率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Canakinumab在制备降低植入支架血管再狭窄发生率的载药球囊中的应用。
[0020]本专利技术通过改变药物球囊的载药成分,减少经药物球囊治疗后的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
[0021]经过研究发现,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其外周血的炎症因子IL

1β水平明显升高,且目前研究已发现,炎症在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ANTOS研究证明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皮下给药IL

1β的单抗Canakinumab进行抗炎治疗,可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但是,全身性的给予Canakinumab抗炎难免会引起副作用,因此,本专利技术将Canakinumab在支架内再狭窄处局部应用治疗。在药物球囊载药紫杉醇的基础上,加载Canakinumab,同时将紫杉醇与Canakinumab释放至冠脉管壁,同时起到抗细胞增殖与抗炎的作用,并避免了Canakinumab全身应用的副作用的发生,从而有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尤其是支架内再狭窄患者。
[0022]实施例
[0023]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良药物球囊的载药成分,减少经药物球囊治疗后的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将紫杉醇和具有抗炎作用的Canakinumab同时涂载至药物球囊,借助药物球囊输送系统释放至冠状动脉管壁。
[0024]药物球囊输送药物至动脉粥样硬化管壁,目前已经广泛被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
疾病尤其是支架内再狭窄的治疗;但是会有一部分患者,在使用药物球囊治疗后,仍会再次出现支架内的再狭窄,这显示出了目前药物球囊在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病变的局限性。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Canakinumab具有有效的抗炎作用,IL

1β的单抗Canakinumab已被证明可明显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但全身应用会有明显副作用的发生。所以,本专利技术将紫杉醇和具有抗炎作用的Canakinumab同时涂载至药物球囊,借助药物球囊输送系统释放至冠状动脉管壁。通过增加涂覆Canakinumab,改变药物球囊的载药成分,减少经药物球囊治疗后的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专利技术的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植入支架血管再狭窄发生率的载药球囊,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囊,球囊表面设有Canakinumab和抑制细胞过度增殖的药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植入支架血管再狭窄发生率的载药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表面涂覆有Canakinumab和抑制细胞过度增殖的药物。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低植入支架血管再狭窄发生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均波戚志勇姚志峰宋昱高微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