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慧水站一体化进水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水
,尤其是涉及智慧水站一体化进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市政生活饮用水系统中,在采用山泉水为生活饮用水时,通常会修建储水池,进入储水池前的水需要进行过滤,现有过滤效果差,不能达到生活饮用水的标准,仍需要增加额外的过滤设备对水进行二次过滤,污垢进入水过滤设备后,会影响过滤效果甚至对过滤设备造成损伤,同时还需要对储水池的水进行消毒处理。因此需要智慧水站一体化进水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智慧水站一体化进水设备,对水进行过滤,不易堵塞,过滤效果好,可长期进行过滤,且便于后续的清理,过滤的同时能够对水进行消毒处理。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智慧水站一体化进水设备,包括进水管道、等距间隔固定设于进水管道内的多个消毒灯、固定设于进水管道上的第一基座及第二基座、两端分别转动设于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上的第一过滤桶、由内向外等距间隔套设于第一过滤桶外侧且两端分别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慧水站一体化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道(1)、等距间隔固定设于进水管道内的多个消毒灯(2)、固定设于进水管道上的第一基座(3)及第二基座(4)、两端分别转动设于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上的第一过滤桶(5)、由内向外等距间隔套设于第一过滤桶外侧且两端分别转动设于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上的多个第二过滤桶(6)、设于第一基座上用于驱动第一过滤桶和第二过滤桶同向转动的驱动装置(7)、设于第二过滤桶上的控制装置(8)、设于第一基座上的进水装置(9)、设于第二基座上的排污装置(10)、等距环形分布设于第一过滤桶上的多个第一过滤孔(11)、等距环形分布设于第二过滤桶上的多个第二过滤孔(12);多个所述消毒灯交叉设置;所述第一过滤孔和第二过滤孔倾斜设置,且二者倾斜方向与第一过滤桶转动方形相同,所述第一过滤孔孔径大于第二过滤孔孔径,多个由内向外设置的第二过滤桶上的第二过滤孔孔径逐渐变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水站一体化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7)包括转动设于第一基座上的第一主动轴(71)、固定套设于第一主动轴上且与第一过滤桶啮合设置的第一齿轮(72)、固定套设于第一主动轴上且与第二过滤桶啮合设置的第二齿轮(73)、固定套设于第一主动轴一端的第三齿轮(74)、与第一主动轴同轴心设置转动设于第一基座上的第二主动轴(75)、固定套设于第二主动轴上且与第一过滤桶啮合设置的第四齿轮(76)、固定套设于第二主动轴上且与第二过滤桶啮合设置的第五齿轮(77)、固定套设于第二主动轴一端的第六齿轮(78)、转动设于第一基座上且分别与第三齿轮和第六齿轮啮合设置的第七齿轮(79)及第八齿轮(7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慧水站一体化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8)包括转动套设于第二过滤桶上的第一密封板(81)、转动套设于第一密封板上的第二密封板(82)、固定套设于第一密封板上的第九齿轮(83)、固定设于第二密封板上的第十齿轮(84)、两端转动设于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上的第三主动轴(85)、转动套设于第三主动轴上且与第九齿轮啮合设置的第十一齿轮(86)、固定套设于第三主动轴上且与第十齿轮啮合设置的第十二齿轮(87)、固定套设于第三主动轴上的第十三齿轮(88)、转动设于第一基座上的第四主动轴(89)、固定套设于第四主动轴上且分别与第十一齿轮和第十三齿轮啮合设置的第十四齿轮(810)、设于第七齿轮和第八齿轮中间的卡盘(811)、可移动贯穿第七齿轮且一端固定设于卡盘上的固定轴(812)、一端固定设于固定轴上且另一端可移动插入第四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春水,叶开良,任建军,陈莹,孟亚芳,楼凌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晨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