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出成型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34436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2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一种射出成型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一成型装置,其包括一第一模具、一在该第一模具上方的第二模具及一由该第一模具和该第二模具界定的第一模具腔;将一第一材料射入该第一模具腔;从该第一材料形成一第一层;将该第二模具取代成一第三模具;将一第二材料射入一由该第一模具与该第三模具界定的第二模具腔;及由置于该第一层上的该第二材料形成一第二层,其中该第一材料不同于该第二材料。其中该第一材料不同于该第二材料。其中该第一材料不同于该第二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射出成型系统及方法
[0001]相关申请案交叉参照
[0002]本申请案主张于2020年3月20日所申请第62/992,764号的美国临时申请案,及于2021年1月12日所申请第17/147,417号的美国临时申请案的优先权,这两申请案的整个内容在此通过引用方式并入本说明书供参考。


[0003]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射出成型系统及一种射出成型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射出成型系统及一种用于射出成型包括多个层的物件的射出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0004]发泡聚合物材料具有许多优点,诸如高强度、低重量、抗冲击性、隔热性等。发泡物件可通过射出成型或挤压成型来制造。例如,在将聚合物材料熔融并与发泡剂混合以形成混合物之后,向混合物施加力或压力,以将混合物射出或挤压到模具的空腔中,并在该空腔内让混合物发泡并冷却,以形成该发泡物件。
[0005]但是,有必要改善通过射出成型系统制成的发泡物件的特性,诸如使发泡物件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特性。因此,仍需要改善射出成型系统的结构及制作发泡物件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是为提供一种挤压混合物的挤压系统和挤压方法。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揭示一种射出成型方法。该射出成型方法包括:提供一成型装置,其包括一第一模具、一在该第一模具上方的第二模具及一由该第一模具和该第二模具界定的第一模具腔;将一第一材料射入该第一模具腔;从该第一材料形成一第一层;将该第二模具取代成一第三模具;将一第二材料射入一由该第一模具与该第三模具界定的第二模具腔;及从置于该第一层上的该第二材料形成一第二层。第一材料不同于第二材料。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揭示一种射出成型方法。该射出成型方法包括:提供一第一载体和一相邻该第一载体设置的第二载体、一第一上模具由该第一载体固定及一第二上模具由该第二载体固定;将一第一下模具置于该第二上模具的下方;将该第一下模具从该第二载体输送到该第一载体,以将该第一下模具置于该第一上模具的下方;及将一第一材料射入由该第一下模具与该第一上模具界定的一第一模具腔。该射出成型方法进一步包括:从该第一材料形成一第一层;将固定该第一层的该第一下模具从该第一载体输送到该第二载体,以将该第一下模具置于该第二上模具下方;将一第二材料射入由该第一下模具与该第二上模具界定的一第二模具腔;及从置于该第一层上的该第二材料形成一第二层。
附图说明
[0009]从以下连同参考附图的实施方式描述可更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态样。应注意,根据产业中的标准实践,各种特征件并未按比例绘制。事实上,为了清晰起见,许多特征件的尺寸可能任意放大或缩小。
[0010]图1为例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射出成型方法的流程图。
[0011]图2至图13为例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射出成型方法中的示范操作的示意剖面图。
[0012]图14A至图14C为例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射出成型方法中的示范物件的示意图。
[0013]图15至图17为例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射出成型方法中的示范操作的示意剖面图。
[0014]图18为例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射出成型方法中的示范物件的示意图。
[0015]图19至图22为例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射出成型方法中的示范操作的示意剖面图。
[0016]图23为例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射出成型方法中的示范物件的示意图。
[0017]图24至图28为例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射出成型方法中的示范操作的示意剖面图。
[0018]图29为例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射出成型方法中的示范物件的示意图。
[0019]图30为例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射出成型方法中的示范操作的示意剖面图。
[0020]图31为例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射出成型方法中的示范物件的示意图。
[0021]图32至图36为例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的射出成型方法中的示范操作的示意剖面图。
[0022]图37

38为例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射出成型方法中的示范物件的示意图。
[0023]图39为例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射出成型方法的流程图。
[0024]图40至图52为例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射出成型方法中的示范操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列揭露提供用于实现所提供标的中不同特征件的许多不同的具体实施例或范例。以下说明组件和配置的具体范例,以简化本专利技术。当然,这些仅为范例,而非限制性。例如,以下描述中在一第二特征上方或之上形成一第一特征件可包括其中第一和第二特征件直接接触形成的具体实施例,并且也可包括其中可在第一与第二特征件之间形成附加特征件,使得第一和第二特征件不直接接触的具体实施例。此外,本专利技术可在各个范例中重复参考编号及/或字母。该重复的目的在于简化和清楚,并且本身并不表示所讨论的各种具体实施例及/或组态之间的关系。
[0026]此外,本说明书可使用空间相关用语,例如「底下」、「下方」、「之下」、「上方」、「之上」等,以便于描述一元件或特征件与另一元件或特征件的关系,如图式中所示。除了图式
中所呈现方位之外,此类空间相关用语还涵盖装置于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该设备可为其他方式定向(旋转90度或在其他方位上),并且可同样解释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空间相关用语。
[0027]尽管阐述本专利技术广泛范畴的数值范围和参数是近似值,但具体范例中揭示的数值尽可能精确地回报。然而,任何数值原本就包含必然由相对测试测量中发现的标准偏差所引起的某些误差。另外,如本说明书所用,术语「约」通常是指在已知值或范围的10%、5%、1%或0.5%之内。或者,当熟习该项技艺者考虑时,术语「约」意指在平均值的可接受标准误差内。除了在操作/工作范例中,或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本说明书内说明的所有数值范围、数量、值和百分比,例如材料数量、持续时间、温度、操作条件、数量比率等等,应理解为在所有情况下都由用语「约」所修饰。因此,除非有相反的指示,否则本专利技术和所附申请专利范围中所阐述数值参数是可根据需要变化的近似值。至少,每个数值参数应根据回报的有效数字的数量并通过应用普通四舍五入技术来解释。在本说明书中,范围可表示为从一端点到另一端点或两个端点之间。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说明书所揭示的所有范围都包括端点。
[0028]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的射出成型方法的方法M10的流程图。该方法M10包括多个步骤:在步骤(O101),提供一成型装置,其包括一第一模具、一在该第一模具上方的第二模具及一由该第一模具和该第二模具界定的第一模具腔;在步骤(O102),将一第一材料射入该第一模具腔;在步骤(O103),从该第一材料形成一第一层;在步骤(O104),将该第二模具取代成一第三模具;在步骤(O105),将一第二材料射入一由该第一模具与该第三模具界定的第二模具腔;及在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出成型方法,其包括:提供一成型装置,其包括一第一模具、一在该第一模具上方的第二模具及一由该第一模具和该第二模具界定的第一模具腔;将一第一材料射入该第一模具腔;从该第一材料形成一第一层;将该第二模具取代成一第三模具;将一第二材料射入一由该第一模具与该第三模具界定的第二模具腔;及从置于该第一层上的该第二材料形成一第二层,其中该第一材料不同于该第二材料。2.如权利要求1的射出成型方法,其中该第一材料为非发泡材料,并且该第二材料为发泡材料。3.如权利要求1的射出成型方法,其中该第二模具的替换包括移除该第二模具、将该第三模具置于该第一模具上方并且将该第一模具移向该第三模具以形成该第二模具腔。4.如权利要求1的射出成型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在射出该第二材料之前,将一组件置于该第三模具的开口内,其中该组件附接并置于该第二层上方。5.如权利要求1的射出成型方法,其中该第一层包括一第一部分及一与该第一部分分开的一第二部分,并且该第二层置于该第一部分与该第二部分上方。6.如权利要求1的射出成型方法,其中将该第一材料射入该第一模具腔期间或之后,通过将该第一上模具从该第二模具移开而使该第一模具腔膨胀,以形成一第三模具腔。7.一种射出成型方法,其包括:提供一第一载体和一相邻该第一载体设置的第二载体、一第一上模具由该第一载体固定及一第二上模具由该第二载体固定;将一第一下模具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良辉陈璟浩
申请(专利权)人:钜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