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4317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2 23:21
中空结构体具备:板状的中空部分,具有第1面和所述第1面的相反侧的第2面;和密集部分,划定在所述中空部分的所述第1面开口的凹部,所述密集部分从所述第2面突出。所述中空部分具有:热塑性树脂制的芯层,包括多个小室;和热塑性树脂制的表皮层,层积于所述芯层。所述凹部的深度为所述中空部分的厚度以上。所述密集部分通过与所述芯层及所述表皮层连接的热塑性树脂构成。所述密集部分的厚度比所述中空部分的厚度小。分的厚度小。分的厚度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中空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公开涉及中空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热塑性树脂制的中空结构体为轻量,具备适度的刚性。因此,成形为各种各样的立体形状的中空结构体作为例如家具或者建材而在各种各样的领域中被广泛利用。专利文献1公开如下:对热塑性树脂制的塑料蜂巢体进行冲压成形而将具有凹凸形状的中空结构体成形的方法;和将该中空结构体作为住宅的内装构件使用。
[0003]上述公报记载的内装构件具有的凹凸形状通过在由支承模及压模划定的腔内对塑料蜂巢体进行冲压成形而被成形。上述公报公开了在现有的冲压成形中使用的具有凹部的支承模和具有与该凹部对应的凸部的压模。上述公报进一步公开了如下:作为这样的以往的冲压成形中的课题,塑料蜂巢体的外层以沿着凸部及凹部的方式被拉伸而减薄,以及通过塑料蜂巢体具有的多个分区壁压弯,从而冲压成形后的压缩强度降低。
[0004]上述公报提案如下:为了确保作为内装构件所需要的压缩强度,使用在与支承模的凹部对应的部分具有多个板状的热刀刃的压模。在冲压成形时,将塑料蜂巢体以使其表面朝向支承模的状态放置在支承模上,使压模下降。于是,塑料蜂巢体在其背面被从压模延伸的板状的热刀熔融的同时,被朝向支承模的凹部按压。通过多个热刀,在通过该冲压成形得到的冲压成形品形成多个凹槽,通过熔融的树脂,在凹槽的周围形成熔融壁。除了热刀的附近之外,在塑料蜂巢体不易作用冲压成形时的按压力。因此,可抑制塑料蜂巢体的分区壁压弯。由此,塑料蜂巢体的压缩强度比冲压成形前提高,所以可得到压缩强度优良的内装构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

25286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6]在内装构件形成凹部的情况下,在凹槽的周边部分形成熔融壁,但是在除此以外的部分残留将塑料蜂巢体的内外隔开的薄的外层。因此,当在内装构件的凹槽以外的部分施加冲击时,外层有可能不能承受该冲击而发生变形。
[0007]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冲击强度优良的中空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08]本公开的一方式的中空结构体具备:板状的中空部分,具有第1面和所述第1面的相反侧的第2面;和密集部分,划定在所述中空部分的所述第1面开口的凹部,所述密集部分从所述第2面突出。所述中空部分具有:热塑性树脂制的芯层,包括多个小室;和热塑性树脂制的表皮层,层积于所述芯层。所述凹部的深度为所述中空部分的厚度以上。所述密集部分
通过与所述芯层及所述表皮层连接的热塑性树脂构成。所述密集部分的厚度比所述中空部分的厚度小。
[0009]本公开的一方式的中空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包括:为了使热塑性树脂制的中空板材的至少一部分熔融而将加热对象加热;将至少一部分通过加热而熔融的所述中空板材配置于模具内;以及通过在所述模具内对所述中空板材进行冲压成形,从而在所述中空板材的熔融部分形成密集部分,所述密集部分划定具有所述中空板材的厚度以上的深度的凹部。形成所述密集部分的工序包括:使所述密集部分从所述中空板材突出;和使所述密集部分的厚度比所述中空板材的厚度减薄。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收纳有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中空结构体的收容板的工具箱的立体图。图2(a)是图1的收容板的立体图,图2(b)是沿着图2(a)中的2B

2B线的示意性截面图。图3(a)是示出沿着图2(a)的3

3线的示意性截面的立体图,图3(b)是沿着图2(a)的3

3线的截面图。图4(a)是芯层的立体图,图4(b)是沿着图4(a)中的4B

4B线的截面图,图4(c)是沿着图4(a)中的4C

4C线的截面图。图5(a)是构成图4(a)的芯层的片材的立体图,图5(b)是示出图5(a)的片材的折叠中途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c)是示出将图5(b)的片材折叠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a)是为了制造图2(a)的收容板而准备的芯层及第1及第2表皮层的示意性截面图,图6(b)是对加热工序进行说明的图,图6(c)是示出配置于模具的层积体的示意图,图6(d)是对冲压工序进行说明的图,图6(e)是示出从模具取出的中间体的示意图,图6(f)是示出经由后期加工工序得到的收容板的示意图。图7(a)是变更例的构成芯层的片材的立体图,图7(b)是示出图7(a)的片材的折叠中途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c)是示出将图7(b)的片材折叠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第1”、“第2”等用语是为了区别同样的结构要素而使用的,未必为了表示特定的连续的、或者按时间序列的顺序而使用。
[0012]说明书和/或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所有特征是出于最初公开的目的,以及出于从实施方式和/或权利要求书中的特征的组合中独立出来限定权利要求书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目的,意图相互分开且独立地公开的特征。
[0013]所公开的实施方式不应视作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起到同等功能或者相同功能的另外的实施方式的特征能够在补正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所公开的实施方式间更换。端点的数值范围的列举包括该范围内的所有数。例如,1至5包括1、1.5、2、2.75、3、3.80、4以及5。
[0014]基于图1~图4对本实施方式的中空结构体进行说明。
[0015]本实施方式的中空结构体是在用于收纳工具类的工具箱1的内部设置的收容板7。
[0016]如图1所示,工具箱1具备作为长方体的箱的主体部2和能转动地安装于主体部2的盖部3。盖部3将主体部2具有的开口覆盖。盖部3通过相对于主体部2转动,能够移位到主体
部2的开口由盖部3封闭的关闭位置和主体部2的开口开放的打开位置。盖部3具有第1卡合部4,主体部2具有与第1卡合部4卡合的第2卡合部5。通过第1卡合部4与第2卡合部5卡合,从而盖部3保持于关闭位置。在图1中,将主体部2的配置有第2卡合部5的面作为前表面,将在使用状态下主体部2开口的方向作为上方进行说明。另外,以从正面观看主体部2的前表面的情况为基准规定上(Z轴方向)、下、左、右(X轴方向)、前、后(Y轴方向)的各方向。X轴、Y轴及Z轴是相互正交的方向轴。
[0017]在主体部2内的右侧收纳有多个收容托盘6。在主体部2的上下方向重叠多层收容托盘6。主体部2具有周壁和从周壁朝向主体部2内突出的多个支承突部(省略图示)。各收容托盘6以定位的状态放置在主体部2的多个支承突部上。各收容托盘6内被分隔成多个分区。在这些分区内能够将扳手、螺丝钳、改锥或者钳子这样的工具类、或者电缆或钉子这样的部件分类收容。
[0018]如图1所示,在主体部2内,在收容托盘6的左侧收纳有收容板7。收容板7以定位的状态放置在未图示的多个支承突部上。收容板7具有凹部10,凹部10用于稳定地收容例如电动钻头那样不规则的形状、体积比较大的工具。例如,本实施方式的收容板7为了收容电动钻头而使用。
[0019]如图2(a)及图2(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中空结构体,具备:板状的中空部分,具有第1面和所述第1面的相反侧的第2面;和密集部分,划定在所述中空部分的所述第1面开口的凹部,所述密集部分从所述第2面突出,所述中空部分具有:热塑性树脂制的芯层,包括多个小室;和热塑性树脂制的表皮层,层积于所述芯层,所述凹部的深度为所述中空部分的厚度以上,所述密集部分通过与所述芯层及所述表皮层连接的热塑性树脂构成,所述密集部分的厚度比所述中空部分的厚度小。2.一种中空结构体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为了使热塑性树脂制的中空板材的至少一部分熔融而将加热对象加热;将至少一部分通过加热而熔融的所述中空板材配置于模具内;以及通过在所述模具内对所述中空板材进行冲压成形,从而在所述中空板材的熔融部分形成密集部分,所述密集部分划定具有所述中空板材的厚度以上的深度的凹部,形成所述密集部分的工序包括:使所述密集部分从所述中空板材突出;和使所述密集部分的厚度比所述中空板材的厚度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空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中空板材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东洋孝新海达也伊藤纮规
申请(专利权)人:岐阜塑料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