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眼科术后包扎的包扎带及便携式换药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405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2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眼科术后包扎的包扎带及便携式换药包,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眼科医护人员采用绷带缠绕包扎,包扎过程复杂且极易遮挡健眼,造成患者不视,或压迫耳廓,影响局部血液循环的技术问题。该包扎带包括罩设在两眼前部的支撑架、挂设在耳后的弹性的连接带和可拆卸设置于第一视窗和/或第二视窗处的上药组件,支撑架包括承托部、第一视窗和第二视窗,单眼包扎时,可在对应的一个视窗处安装上药组件即可,另一个视窗可供健眼正常视物,减少了绷带缠绕对健眼的遮挡。连接带减少了绷带缠绕对耳廓的压迫,佩戴和使用更加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换药包,以使包扎及换药操作更加方便。以使包扎及换药操作更加方便。以使包扎及换药操作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眼科术后包扎的包扎带及便携式换药包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眼科术后包扎的包扎带及便携式换药包。

技术介绍

[0002]眼科疾病术后需要进行包扎防护,医护人员常用的包扎方式为采用绷带缠绕包扎,包扎过程复杂,且不易控制包扎的松紧程度,单眼或双眼加压包扎,绷带环形缠绕头部,极易遮挡健眼,造成患者不视,或压迫耳廓,影响局部血液循环。
[0003]而且,目前临床无专门统一的换药包,医生准备物资较多,步骤繁琐,增加了准备过程中被污染的机率,医生工作量大,费事费力,极易存在物资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换药。
[0004]此外,医护人员用棉签蘸取碘伏消毒伤口,常常蘸取液过多,消毒伤口时碘伏液常常向下流向患者面部,造成病人不适感,降低了住院满意度及对医生操作的舒适度。临床工作中,医生常常不佩戴帽子,部分医生忽略正规操作,未按规定准备生理盐水清洁伤口,常常佩戴一双手套完成整套换药过程,极易交叉感染,污染手术伤口。医生换药途中,医疗垃圾混装,或丢弃于患者床旁,极不符合医院院感要求。
[0005]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眼科医护人员采用绷带缠绕包扎,包扎过程复杂且极易遮挡健眼,造成患者不视,或压迫耳廓,影响局部血液循环的技术问题,已成为本领域人员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眼科术后包扎的包扎带及便携式换药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眼科医护人员采用绷带缠绕包扎,包扎过程复杂且极易遮挡健眼,造成患者不视,或压迫耳廓,影响局部血液循环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8]本技术提供的用于眼科术后包扎的包扎带,包括:罩设在两个眼睛前部的支撑架,其包括与鼻梁接触连接的承托部和分别设置在两个眼睛前部的内凹的第一视窗和第二视窗;挂设在耳后的弹性的连接带,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两侧;覆盖眼部伤口位置的上药组件,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第一视窗和/或所述第二视窗位置处。
[0009]优选地,所述上药组件包括靠近眼睛一侧设置有容纳槽的托架、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的气囊和设置于所述气囊和眼睛之间的用于放置药物的敷料,所述托架与所述第一视窗或所述第二视窗的侧壁进行可拆卸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托架为周向设置有凸缘的盘状结构,所述敷料的周向延伸至所述凸缘位置处,所述敷料的边缘与所述凸缘进行可拆卸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凸缘为弹性材质且其第二侧为与眼部周向轮廓相适应的曲面结构。
[0012]优选地,所述托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透气孔。
[0013]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和所述托架的靠近眼睛的一侧均设置有弹性或柔性的缓冲层。
[0014]优选地,所述托架与所述第一视窗或所述第二视窗的侧壁之间的连接为卡接或螺纹连接。
[0015]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换药包,包括包体和设置在所述包体内的如前所述的用于眼科术后包扎的包扎带、帽子、治疗用布、至少两副手套、镊子、消毒液和棉球。
[0016]优选地,包括与所述支撑架的内侧进行可拆卸连接的用于吸附眼睛周围液体药液的吸附圈。
[0017]优选地,所述包体、所述用于眼科术后包扎的包扎带、所述帽子、所述手套、所述镊子和所述棉球的外部均设置有垃圾分类信息。
[0018]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支撑架、连接带和上药组件,使用时,医护人员可将药物涂覆在眼部或上药组件的内侧,然后将上药组件连接在支撑架的第一视窗和/或第二视窗位置处,最后,患者直接通过连接带将其挂设在耳后即可,承托部对支撑架起限位和支撑作用,当需要单眼包扎时,医护人员在其对应的其中一个视窗位置处安装上药组件即可,另一个视窗可供健眼正常视物,当需要双眼包扎时,医护人员可在两视窗位置处均安装上药组件,极大地减少了绷带缠绕对健眼的遮挡。通过弹性的连接带挂设在耳后,极大地减少了绷带缠绕对耳廓的压迫,结构简单,减少了对绷带缠绕技术的要求,佩戴和使用更加方便。
[0020](2)在本技术中,上药组件包括托架、气囊和敷料,医护人员可将药物涂覆在敷料上,气囊以托架为支撑,对敷料和眼部进行弹性加压抵接,使得敷料上的药物与眼睛之间接触更加充分,提高治疗效果。
[0021](3)在本技术中,托架周向设置有凸缘,敷料的边缘与凸缘进行可拆卸连接,敷料可与托架连接后,再佩戴至眼部,操作更加方便,且能够使敷料的位置更加稳定,避免敷料掉落。
[0022](4)在本技术中,便携式换药包包括包体和上述的用于眼科术后包扎的包扎带、帽子、至少两副手套、治疗用布、镊子、消毒液和棉球,用物齐全,实用性强,减少了物资遗漏,临床过程中操作步骤优化,统一和规范操作,减少了过程差异性,利用便携式换药包直接对患者进行清洗、消毒、包扎、简单、方便,换药效率高。
[0023](5)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吸附圈,可安装在包扎带上,若是消毒液不慎流出,可由周围的吸附圈进行吸附,避免了消毒伤口时消毒液向下流向患者面部,造成患者不适感的情况,提高了住院满意度及对医生操作的舒适度。
[0024](6)在本技术中,包体、用于眼科术后包扎的包扎带、帽子、手套、镊子和棉球的外部均设置有垃圾分类信息,以便于供医护人员识别,将其使用后放入对应的垃圾桶内。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眼科术后包扎的包扎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换药包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附圈的位置示意图。
[0030]图中1

支撑架;2

连接带;3

上药组件;4

承托部;5

第一视窗;6

第二视窗;7

托架;8

气囊;9

敷料;10

容纳槽;11

凸缘;12

透气孔;13

缓冲层;14

包体;15

帽子;16

治疗用布;17

手套;18

镊子;19

消毒液;2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眼科术后包扎的包扎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罩设在两个眼睛前部的支撑架(1),其包括与鼻梁接触连接的承托部(4)和分别设置在两个眼睛前部的内凹的第一视窗(5)和第二视窗(6);挂设在耳后的弹性的连接带(2),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的两侧;覆盖眼部伤口位置的上药组件(3),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第一视窗(5)和/或所述第二视窗(6)位置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眼科术后包扎的包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药组件(3)包括靠近眼睛一侧设置有容纳槽(10)的托架(7)、设置于所述容纳槽(10)内的气囊(8)和设置于所述气囊(8)和眼睛之间的用于放置药物的敷料(9),所述托架(7)与所述第一视窗(5)或所述第二视窗(6)的侧壁进行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眼科术后包扎的包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7)为周向设置有凸缘(11)的盘状结构,所述敷料(9)的周向延伸至所述凸缘(11)位置处,所述敷料(9)的边缘与所述凸缘(11)进行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眼科术后包扎的包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11)为弹性材质且其第二侧为与眼部周向轮廓相适应的曲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丽桃王琼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