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终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3877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2 23:03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终端设备。该显示面板为层状结构,层状结构至少包括基板层、第一电极层、发光层、第二电极层以及封装层,第一电极层为阳极层或阴极层,与所述第一电极层对应的第二电极层为阴极层或阳极层,在层状结构中还包括有导线,显示面板的显示面可以定义为包括有多个第一区域和多个第二区域,第一区域的透光性高于第二区域的透光性,其中,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具有非规则性。通过改变显示面板上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的排布规则或显示特性,使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具有非规则性,这种非规则性能够降低光线透过显示面板时出现衍射现象的强度,有助于改善显示面板下光学传感元件的采光效果,提高屏下摄像头的成像质量。提高屏下摄像头的成像质量。提高屏下摄像头的成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降低衍射强度的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在屏下设置摄像头等光学元件的显示面板的研究及应用越来越多,即,显示面板既能够用于图像显示、又允许摄像头等光学元件透过显示面板进行图像采集。其中,一个广泛应用的场景即为用户手机终端的全面屏。现有的手机终端设计中,为了提高用户的使用观感,将手机终端的屏幕设计为全面屏,已成为手机屏幕的发展趋势。全面屏,即整个显示屏都可以显示画面或文字,而不需要刘海或挖孔等无显示功能的结构,技术要求在手机的部分显示屏下可以隐藏摄像头、光学传感器等光学元器件。
[0003]在显示屏下隐藏光学传感器的技术,已经在近几年的显示屏产品上得到应用,如屏下指纹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等。然而,摄像头、光学传感器等光学元器件透过显示屏进行采光时,摄像头等光学元器件对显示屏的光学特性要求较高,在屏下隐藏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由于光线透过显示屏时存在的衍射现象,导致拍摄重影等。
[0004]基于此,对于用于在屏下设置摄像头等光学元件的显示面板,例如手机全面屏中摄像头区域的显示屏,如何减少或者避免光学元件采光时出现衍射重影的现象,成为显示屏设计过程中亟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衍射强度的显示面板、显示屏以及终端设备,该显示面板能够减少衍射重影的现象,从而提高屏下摄像头的拍摄效果。
[0006]上述目标和其它目标将通过独立权利要求中的特征来达成,进一步的实现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中体现。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为层状结构,所述层状结构至少包括基板层、第一电极层、发光层、第二电极层以及封装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为阳极层或阴极层,与所述第一电极层对应的第二电极层为阴极层或阳极层,在所述层状结构中还包括有导线,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上可以定位为包括有多个第一区域和多个第二区域,第一区域的透光率高于第二区域的透光率,其中,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具有非规则性。
[0008]基于上述结构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域和/或者第二区域具有非规则性,从而使得显示面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结构上的周期性,能够减少光线透过显示面板时的出现的衍射现象,提高显示面板下摄像头的成像效果。
[0009]根据第一方面,在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区域为高透光区,所述高透光区包括无电极区和/或透明电极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低透光区,所述低透光区包括像素发光区域,所述高透光区和所述低透光区交替排布。
[0010]通过将显示面板的显示面定义为多个低透光区和多个高透光区,通过改变显示面板的内部结构,使高透光区和/或低透光区呈现非规则性,能够降低显示面板结构上的周期性,减少光线透过显示面板时出现的衍射现象。
[0011]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非规则性具体为所述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内分布有至少一个遮光区块,其中所述遮光区块具有不透光或低透光的特性。
[0012]通过在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中增加遮光区块,能够简单、有效的实现显示面板结构上的周期性。具体的,遮光区块形成在显示面板的层状结构内,可以在第一电极层或第二电极层制造电极片时一起形成遮光区块,也可以在基材层、封装层上单独形成遮光区块,使遮光区块分散在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内。
[0013]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中包含的遮光区块的数量为多个,至少存在两个遮光区块的形状和/或面积不同。
[0014]通过设置多个遮光区块,可以提高显示面板降低衍射现象的效果。进一步的,其中的多个遮光区块,可以设置为形状互不相同或者面积彼此不相等;通过设置遮光区块,牺牲了5%左右的透光区面积,但可实现衍射强度降低30-40%。的良好效果。
[0015]根据第一方面,在所述显示面板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区域为非导线排布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导线排布区域。
[0016]由于显示面板中排布有多条导线,导线大部分采用透光性较弱的材料形成,基于此,根据导线分布情况,可以将显示面板的显示面定义为非导线排布区和导线排布区,非导线排布区的透光性高于导线排布区的透光性。通过将非导线排布区和/或者导线排布区设置为具有非规则性,也能够提高显示面板降低衍射现象的效果。
[0017]根据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非规则性具体为有一个或多个导线为非规则排布的。
[0018]通过将一个或多个导线布置为非规则排布,能够简单的实现非导线排布区和/或者导线排布区的非规则性,通过试验验证,如此设置能够使得显示面板取得更好的降衍射的性能。
[0019]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显示面板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非规则排布包括:导线由多段弯折线段构成或者导线呈曲线排布。
[0020]在具体实现方式上,通过在一定周期范围内(一个像素发光区或多个像素发光区)设置导线的形状和/或位置,可以实现显示面板的衍射强度降低10-30%。
[0021]根据第一方面,在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区域为透光区,所述第二区域为像素显示区,所述透光区和所述像素显示区交替排布;其中,每个所述像素显示区包括多个子像素。
[0022]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显示面板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存在两个像素显示区的子像素存在不同。
[0023]根据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存在两个像素显示区的子像素存在不同,具体为子像素电极的形状不同,和/或面积不同,和/或位置不同。
[0024]通过改变各像素显示区之间的子像素电极的形状或位置,可以打破子像素的周期性排布,从而实现像素显示区短程或长程上的无序排布。通过改变子像素电极的尺寸、形状或位置,可以实现显示面板衍射强度降低20%-50%。
[0025]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其中,第一显示区包括第一方面或以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提供的显示面板,第二显示区邻接第一显示区,且第二显示区与第一显示区的像素排布不同。
[0026]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第二方面提供的显示屏,显示屏的屏下放置光学传感器设备,包括屏下摄像头、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屏下指纹传感器,接近光。
[002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显示屏以及终端设备,通过改变透光区和/或不透光区的排布规则,能够使得显示面板的排布在短程和长程上的无序化,降低了衍射现象的强度,有助于改善显示面板下光学传感单元的采光效果,提高屏下摄像头的成像质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为层状结构,所述层状结构至少包括基板层、第一电极层、发光层、第二电极层以及封装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为阳极层或阴极层,与所述第一电极层对应的第二电极层为阴极层或阳极层,在所述层状结构中还包括有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可以定义为包括有多个第一区域和多个第二区域,第一区域的透光性高于第二区域的透光性,其中,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具有非规则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为高透光区,所述高透光区包括无电极区和/或透明电极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低透光区,所述低透光区包括像素发光区域,所述高透光区和所述低透光区交替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规则性具体为所述第一区域和/或第二区域内分布有至少一个遮光区块,其中所述遮光区块具有不透光或者低透光的特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中包含的所述遮光区块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在多个所述遮光区块中,至少存在两个遮光区块的形状和/或面积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为非导线排布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导线排布区域。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会敏刘力铭刘宇高志豪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