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通野生稻种茎盆栽保存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3677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普通野生稻种茎盆栽保存方法,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所述保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截取野生稻苗上基部绿色并带有白色的新根和腋芽的茎部作为种茎;将所述种茎在装有营养土的盆中栽培定植,然后进行日常养护保存;其中,所述营养土包括按照体积比的以下组分:藓类泥炭30~40份、木纤维15~25份、椰糠20~30份和椰块10~3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保存方法有效解决了普通野生稻管理难度大、机械混杂、土壤板结、植株长势弱等问题。植株长势弱等问题。植株长势弱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普通野生稻种茎盆栽保存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种植
,尤其是涉及一种普通野生稻种茎盆栽保存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为禾本科植物,是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 L.)的祖先种,中国南方8省(区)分布有普通野生稻。普通野生稻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蕴藏着抗病、抗虫、抗逆、高产和优质等众多优良基因,是水稻品种改良的重要种质资源。
[0003]近年来,普通野生稻自然分布的原生境已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不少普通野生稻已到濒临灭绝的境地,已收集的野生稻样本如保存不善,一旦失去将永远不可复得;另外,该种与普通栽培稻的染色体组同型,彼此较易异交,如保存过程中生殖隔离控制不严,造成生物学上的混杂,许多有用基因将无从跟踪利用,原有的遗传组成将变得面目全非,失去保存意义。因此,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的保护一直备受关注。
[0004]由于普通野生稻具有多年生和持续营养生长(即到了生殖生长以至籽实成熟阶段仍不断分蘖)的特性,种茎保存被认为是普通野生稻资源保存的重要方法之一,主要有种茎大田种植保存和种茎盆栽保存。1981

1989年,李道远等在南宁开展的种茎保存技术研究表明:普通野生稻资源的繁殖特性以多年生匍匐生态型、多年生倾斜深水生态型和杂合匍匐类型最强,其生态特征表现为茎秆较细、基部节间较短、种茎深绿色等;种茎保存过程中易受到冬季低温与干旱胁迫、病虫害感染、土壤板结等不利影响,导致植株长势弱甚至干枯死亡;田间保存更接近于普通野生稻的生态也便于收种,而盆栽能有效防止机械混杂且便于管理,但不适宜收种。1991年,陈金德等进一步比较分析普通野生稻种茎田间保存与盆栽保存技术,研究表明:采用种茎大田种植保存法,不仅用地多、费人工,而且材料间匍匐交错生长,很易造成混杂,管理难度极大;种茎盆栽保存方便于管理,能有效地控制生殖隔离、防止异交、保持样本原有遗传组成,并且其性状表现与常年种茎大田种植的材料无显著差异。因此,种茎盆栽目前是普通野生稻种茎保存的有效途径。然而,现有的种茎盆栽保存方法以水稻泥土作栽培基质,选用瓦盆作栽培容器,同时施用化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并置于网室内,但容易受到土壤板结、土传病害感染、冬季低温胁迫等不利影响,植株表现为新根少且短、长势弱,此外还会影响种茎和盆泥的更换,增加了人工管理成本。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普通野生稻种茎盆栽保存方法。
[0005]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普通野生稻种茎盆栽保存方法,有效解决了普通野生稻管理难度大、机械混杂、土壤板结、植株长势弱等问题,为水稻育种保存珍贵的遗传材料提供一种新的保存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普通野生稻种茎盆栽保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截取野生稻苗上基部绿色并带有白色的新根和腋芽的茎部作为种茎;将所述种茎在装有营养土的盆中栽培定植,然后进行日常养护保存;
[0010]其中,所述营养土包括按照体积比的以下组分:
[0011]藓类泥炭30~40份、木纤维15~25份、椰糠20~30份和椰块10~30份。
[001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将所述营养土置于底部和侧壁具有漏水功能的容器中,用水浇透后,将种茎进行栽培定植。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容器为青山盆。
[0013]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营养土主要由以下体积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32~35体积份的藓类泥炭;18~22体积份的木纤维、22~26体积份的椰糠以及19~20体积份的椰块。
[001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营养土主要由以下体积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35份体积份的藓类泥炭;20体积份的木纤维、25体积份的椰糠以及20体积份的椰块。
[0015]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藓类泥炭的粒径范围为5~20mm;所述椰块的粒径范围为10~20mm。
[0016]在本专利技术中,泥炭土选用粒径规格5~20mm,其缓冲性和保水保肥能力很强;木纤维具有高孔隙度、自然吸湿、传导快等特性;椰块选用粒径规格10~20mm,其属于可再生资源,本身疏松透气,具有稳定的物理结构、良好的保水保肥性和超高的性价比。
[0017]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营养土中还添加控释肥和启动肥。
[0018]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控释肥包括普利安控释肥16
‑6‑
11(N,P2O5,K2O的含量);所述控释肥的添加量为3.5g/2.8L~3L营养土。
[0019]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启动肥包括启动肥14

16

18(N,P2O5,K2O的含量);所述启动肥的添加量为1.75g/2.8L~3L营养土。
[002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营养土还包括湿润剂和生石灰;所述湿润剂的添加量为350μL/2.8L~3L营养土,所述生石灰的添加量为5.25g/2.8L~3L营养土。
[0021]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湿润剂包括有机硅。
[002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营养土的土壤pH调节为pH 6.0。
[0023]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容器或盆中营养土的装入量为容器或盆体积的4/5。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将营养土混合搅拌均匀后,装入口径21cm,底径14cm,高21.5cm(约3.5L)的青山盆中,装入4/5体积后,轻轻压实。将3个青山盆一并放在托盘中并置于货架上。本专利技术的盆栽营养土配合底部和侧壁具有漏水功能的容器(例如青山盆)的使用,使得土壤透气性进一步提升,对野生稻的生长非常有利,可以防止卷根,并且土壤利用率高。
[002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冬季种茎生长的管理,包括培养的温度条件为18~25℃。
[0025]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管理还包括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割除老种茎、更换种茎和营养土等。
[0026]有益效果:
[0027](1)本专利技术的野生稻种茎保存方法,采用了新的盆栽营养土(已灭菌),配制的该营养土中营养成分均匀,不易发生土壤板结且减少了水稻土传病害的发生,适合野生稻的栽培生长;
[0028](2)本专利技术的野生稻种茎保存方法从种茎的选择与处理、栽培基质、盆栽种植与管理等各个环节上进行技术革新和优化,有效解决了普通野生稻管理难度大、机械混杂、长势
弱等问题;
[0029](3)本专利技术的保存方法使得普通野生稻的种茎成活率达到90.8%,并且植株再生能力强。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盆栽种茎的选择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普通野生稻种茎盆栽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截取普通野生稻苗上基部青色并带有白色的根和腋芽的茎部作为种茎;将所述种茎在装有营养土的盆中栽培定植,然后进行日常养护保存;其中,所述营养土包括按照体积比的以下组分:藓类泥炭30~40份、木纤维15~25份、椰糠20~30份和椰块10~3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土主要由以下体积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32~35体积份的藓类泥炭、18~22体积份的木纤维、22~26体积份的椰糠以及19~20体积份的椰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藓类泥炭的粒径范围为5~20mm;所述椰块的粒径范围为10~2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土中还添加控释肥和启动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释肥包括普利安控释肥16
‑6‑
11;所述控释肥的添加量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立华谢红卫蔡耀辉龙伟雄李永辉罗来杨徐伟标颜龙安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江西省农科院海南水稻育种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