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莴苣苦味、提高莴苣品质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26781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莴苣苦味、提升莴苣品质的栽培方法,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提供了一种莴苣的采收前处理方法以及包含该采收前处理方法的栽培方法,该采收前处理方法为在采收莴苣前,利用缺氮营养液栽培,同时以红蓝LED光源照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采收前处理方法和栽培方法能够显著降低莴苣中的硝酸盐含量,显著提高莴苣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莴苣中的类黄酮含量,显著降低莴苣中的莴苣素含量,显著降低莴苣中的山莴苣苦素含量。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采收前处理方法和栽培方法获得的奶油生菜、皱叶生菜和莴笋品质高,药用价值高,苦味轻,口感改善明显,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采收前处理方法和栽培方法适用于高品质莴苣的工厂化生产。法和栽培方法适用于高品质莴苣的工厂化生产。法和栽培方法适用于高品质莴苣的工厂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莴苣苦味、提高莴苣品质的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降低莴苣苦味、提高莴苣品质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莴苣,菊科莴苣属(Lactuca sativa L.)的一年或二年生植物。莴苣分为叶用莴苣和茎用莴苣,其中,叶用莴苣包括奶油生菜、皱叶生菜、结球莴苣、罗马生菜等,以食用叶部为主,茎用莴苣又称莴笋,以食用肥嫩茎部为主。研究报道,莴苣的100g食用部分含蛋白质1~1.1g,碳水化合物1.8~3.2克,维生素C 4~15毫克,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胡萝卜素、钙、铁等矿物质。莴苣因其富含多种健康促进素(如酚酸、类黄酮、莴苣素类等)和膳食纤维,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0003]《本草纲目》记载,莴笋性凉味苦,有利五脏、通经脉、开胸膈、坚筋骨、白牙齿、去口气、通乳汁、利小便等功效。莴苣中还含有较多的黄酮类物质,能有效清除羟自由基,抑制肝脏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产生,对H2O2所致的红细胞氧化溶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提高莴苣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对拓展其在食品、医药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4]但是,因莴苣素(Lactucin)、山莴苣苦素(Lactucopicrin)等苦味物质广泛存在于莴苣叶片或茎部,严重影响了莴苣风味。此外,由于栽培过程中氮肥施用过量、光照不适、水肥失衡等原因,可能导致莴苣中的硝酸盐积累过量。硝酸盐含量超标已经成为制约莴苣等蔬菜品质控制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
[0005]申请号为201810580430.3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降低水培生菜硝酸盐含量的方法,该方法为:在生菜种苗在150~350μmol/m2s的光照强度、10~20h/d的光照周期下进行定植水培后,采用红蓝光配比为1.2~1.4或1.8~2.2的LED植物生长灯进行照射,并在达到采收标准70%~90%时,将光照强度增强20%~40%;在增强光照强度的同时,降低水培生菜所用营养液中氮磷钾的浓度降低为原浓度的1/5~3/4。但是,该方法对生菜中硝酸盐的含量降低程度仅在67%左右,生菜品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该方法没有解决生菜味苦的问题,也没有提高生菜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生菜口感和营养价值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0006]因此,开发出一种能够同时提高莴苣中的黄酮类物质含量,降低莴苣中的硝酸盐含量,降低莴苣的苦味,改善莴苣的口感的栽培方法,对提高莴苣的综合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莴苣的采收前处理方法以及一种莴苣栽培方法,该方法能够同时提高莴苣中的黄酮类物质含量,降低莴苣中的硝酸盐含量,降低莴苣的苦味,改善莴苣的口感。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莴苣的采收前处理方法,所述采收前处理方法为在采收莴苣
前,利用缺氮营养液栽培,同时以红蓝LED光源照射。
[0009]进一步地,所述采收前处理是在采收莴苣前2~4天进行的;
[0010]和/或,所述红蓝LED光源中,红色LED光和蓝色LED光的光量子通量密度比例为(2.5~4.0):1;
[0011]和/或,所述以红蓝LED光源照射的方式为连续照射,所述红蓝LED光源的光强为180~220μmol m
‑2s
‑1,所述红色LED光的波长为600~700nm,所述蓝色LED光的波长为400~500nm;
[0012]和/或,所述莴苣为叶用莴苣或莴笋。
[0013]进一步地,所述采收前处理是在采收莴苣前3天进行的;
[0014]和/或,所述红蓝LED光源中,红色LED光和蓝色LED光的光量子通量密度比例为3:1;
[0015]和/或,所述以红蓝LED光源照射的时间为3天,所述红蓝LED光源的光强为200μmol m
‑2s
‑1,所述红色LED光的波长为650nm,所述蓝色LED光的波长为430nm;
[0016]和/或,所述叶用莴苣为奶油生菜或皱叶生菜。
[0017]进一步地,所述缺氮营养液中,氮含量为0mM,磷含量为0.5~1.5mM,钾含量为4.5~5.5mM,钙含量为1.5~2.5mM,镁含量为0.5~1.5mM,硫含量为0.5~1.5mM,氯含量为3.5~4.5mM,铁含量为70~90μM,硼含量为12~16μM,锰含量为4~6μM,铜含量为0.5~0.9μM,钼含量为4.6~5.2μM,锌含量为2~4μM。
[0018]进一步地,所述缺氮营养液中,氮含量为0mM,磷含量为1.0mM,钾含量为5.0mM,钙含量为2.0mM,镁含量为1.0mM,硫含量为1.0mM,氯含量为4.0mM,铁含量为80μM,硼含量为14μM,锰含量为5μM,铜含量为0.7μM,钼含量为4.9μM,锌含量为3μM。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栽培莴苣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莴苣幼苗进行定植水培后,按照上述的方法进行采收前处理。
[0020]进一步地,所述定植水培时间为30~35天;
[0021]和/或,所述定植水培采用的营养液为全素营养液;
[0022]和/或,所述定植水培时的日间平均温度为20~25℃,夜间均温为14~18℃;
[0023]和/或,所述定植水培时采用自然光照射,光照周期为14~18h;
[0024]和/或,所述莴苣幼苗是将莴苣种子培养12~16天后所得。
[0025]进一步地,所述定植水培时间为32天;
[0026]和/或,所述全素营养液中,氮含量为7~11mM,磷含量为0.5~1.5mM,钾含量为4.5~5.5mM,钙含量为1.5~2.5mM,镁含量为0.5~1.5mM,硫含量为0.5~1.5mM,铁含量为70~90μM,硼含量为12~16μM,锰含量为4~6μM,铜含量为0.5~0.9μM,钼含量为4.6~5.2μM,锌含量为2~4μM;优选地,所述全素营养液中,氮含量为9mM,磷含量为1mM,钾含量为5mM,钙含量为2mM,镁含量为1mM,硫含量为1mM,铁含量为80μM,硼含量为14μM,锰含量为5μM,铜含量为0.7μM,钼含量为4.9μM,锌含量为3μM;
[0027]和/或,所述定植水培时的日间平均温度为22℃,夜间均温为16℃;
[0028]和/或,所述自然光照射的光照周期为16h;
[0029]和/或,所述莴苣幼苗是将莴苣种子培养14天后所得。
[0030]进一步地,所述莴苣为叶用莴苣或莴笋,所述叶用莴苣优选为奶油生菜或皱叶生
菜。
[003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按照上述方法前处理、或按照上述方法栽培得到的莴苣。
[0032]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术语的定义: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术语提供的初始定义适用于整篇说明书的该术语;对于本文没有具体定义的术语,应该根据公开内容和上下文,给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给予它们的含义。
[0033]红蓝LED光源是指由红色LED光和蓝色LED光混合得到的人工光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莴苣的采收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收前处理方法为在采收莴苣前,利用缺氮营养液栽培,同时以红蓝LED光源照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收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收前处理是在采收莴苣前2~4天进行的;和/或,所述红蓝LED光源中,红色LED光和蓝色LED光的光量子通量密度比例为(2.5~4.0):1;和/或,所述以红蓝LED光源照射的方式为连续照射,所述红蓝LED光源的光强为180~220μmol m
‑2s
‑1,所述红色LED光的波长为600~700nm,所述蓝色LED光的波长为400~500nm;和/或,所述莴苣为叶用莴苣或莴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收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收前处理是在采收莴苣前3天进行的;和/或,所述红蓝LED光源中,红色LED光和蓝色LED光的光量子通量密度比例为3:1;和/或,所述以红蓝LED光源照射的时间为3天,所述红蓝LED光源的光强为200μmol m
‑2s
‑1,所述红色LED光的波长为650nm,所述蓝色LED光的波长为430nm;和/或,所述叶用莴苣为奶油生菜或皱叶生菜。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采收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氮营养液中,氮含量为0mM,磷含量为0.5~1.5mM,钾含量为4.5~5.5mM,钙含量为1.5~2.5mM,镁含量为0.5~1.5mM,硫含量为0.5~1.5mM,氯含量为3.5~4.5mM,铁含量为70~90μM,硼含量为12~16μM,锰含量为4~6μM,铜含量为0.5~0.9μM,钼含量为4.6~5.2μM,锌含量为2~4μ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收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氮营养液中,氮含量为0mM,磷含量为1.0mM,钾含量为5.0mM,钙含量为2.0mM,镁含量为1.0mM,硫含量为1.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王峥黄涛杨其长李清明张丽胡江涛彭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