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塔里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甜高粱耐盐水培试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98382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甜高粱耐盐水培试验方法,在发芽盒内纸床上倒入氯化钠水溶液,放入芽床支架装置,芽床支架装置中放入消毒后的种子,光照培养箱内培养,每天更换滤纸,冲洗芽床支架装置,倒入氯化钠水溶液继续培养,得到甜高粱幼苗,将幼苗从移栽管纵向切口植入,幼苗根部露出移栽管的底部,每个移栽管移入2株幼苗,幼苗基部用脱脂棉缠绕固定,将移栽管自种植孔穿出泡沫漂浮板,根部在泡沫漂浮板的底侧,沿着移栽管的横向切口横向去除上端,将处理后泡沫漂浮板放入氯化钠水溶液中,进行耐盐性水培试验。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萌发中补充水分不均带来的误差,利用芽床支架装置对纸床的空间分割摆放种子,利于管理和统计,设计移栽管,高效移栽且不伤幼苗。栽且不伤幼苗。栽且不伤幼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甜高粱耐盐水培试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甜高粱室内发芽
,具体涉及一种甜高粱耐盐水培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盐胁迫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表现为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期间受盐胁迫的危害尤为严重。甜高粱对盐碱的抗耐性较强,作为南疆地区的饲料作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开展甜高粱芽苗期耐盐鉴定对于耐盐品种筛选以及耐盐基因定位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目前已有的耐盐鉴定,多采用纸床在芽苗期采用NaCl溶液人工模拟盐胁迫,对作物耐盐指标进行鉴定,然而在盐分胁迫处理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往往根据滤纸的湿润情况补充定量水分,无法保证处理过程中盐浓度的一致。作物幼苗期耐盐鉴定采用水培试验,在幼苗移栽时操作方法不完善,移栽容易伤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甜高粱耐盐水培试验方法,该方法中芽床支架装置放置在纸床上便于甜高粱种子萌发的日常管理,避免因补充水分不均而导致的溶液浓度不恒定带来的实验误差,充分利用芽床支架装置对纸床形成空间分割,形成三类分割区,即第一小三角形框、第一梯形框和第二梯形框,在第一小三角形框中放置一粒甜高粱种子,在第一梯形框中放置两粒甜高粱种子,在第二梯形框中放置三粒甜高粱种子域中摆放种子,形成“1+2+3”的播种模式摆放种子,利于后期的管理和数据统计。设计了移栽管,简单易行,高效移栽且不伤幼苗,本专利技术的甜高粱耐盐水培试验方法能够实现甜高粱的芽期和苗期的耐盐性鉴定。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甜高粱耐盐水培试验方法,该方法为:
[0005]S1、种子消毒:挑选甜高粱材料中挑选粒饱满、大小一致的种子用质量分数为5%的次氯酸水溶液处理10min后,用蒸馏水冲洗3次,得到处理后的甜高粱种子;
[0006]S2、发芽试验:在发芽盒内铺一层滤纸作为纸床,倒入氯化钠水溶液,将用于甜高粱耐盐鉴定的芽床支架装置放置在纸床上,在所述芽床支架装置的第一小三角形框中放置1粒S1中得到的处理后的甜高粱种子,在所述芽床支架装置的第一梯形框中放置2粒S1中得到的处理后的甜高粱种子,在所述芽床支架装置的第二梯形框中放置3粒S1中得到的处理后的甜高粱种子,共播种48粒,播种后在所述发芽盒上盖上盖子,放入湿度条件为60%的光照培养箱内光照培养和黑暗培养交替进行,每天提起所述芽床支架装置的线绳,进行滤纸更换,并用相同浓度的氯化钠水溶液冲洗所述芽床支架装置,向更换滤纸的发芽盒中倒入相同浓度的氯化钠水溶液继续培养,培养7天,得到甜高粱幼苗;所述芽床支架装置,包括由粗铁丝围成的正方形第一方框,在所述正方形第一方框的一对对角上设置由粗铁丝连接对角的第一对角粗铁丝,在所述正方形第一方框的另一对对角上设置由粗铁丝连接另一对对角的第二对角粗铁丝,以所述第一对角粗铁丝和所述第二对角粗铁丝的交叉点为中心,垂
直设置第一细铁丝和第二细铁丝,将所述正方形第一方框四等分,以所述第一对角粗铁丝和所述第二对角粗铁丝的交叉点为中心,在所述正方形第一方框的内部设置由细铁丝围成的正方形第二方框,所述正方形第二方框的4个角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对角粗铁丝和所述第二对角粗铁丝上,以所述第一对角粗铁丝和所述第二对角粗铁丝的交叉点为中心,在所述正方形第二方框的内部设置由细铁丝围成的正方形第三方框,所述正方形第三方框的4个角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对角粗铁丝和所述第二对角粗铁丝上,所述正方形第一方框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纱布,所述第一细铁丝、第二细铁丝、第一对角粗铁丝和所述第二对角粗铁丝将所述正方形第一方框分割成8个大三角形,每个大三角形均被所述正方形第二方框和所述正方形第三方框的两条平行边分割成三份,从所述第一对角粗铁丝和所述第二对角粗铁丝的交叉点起,各铁丝依次围成第一小三角形框、第一梯形框和第二梯形框,所述芽床支架装置被各铁丝围割成共8个第一小三角形框、8个第一梯形框和8个第二梯形框,所述第一小三角形框中放置一粒甜高粱种子,所述第一梯形框中放置两粒甜高粱种子,所述第二梯形框中放置三粒甜高粱种子,所述正方形第一方框的四角分别绑有线绳;
[0007]S3、将S2中得到的甜高粱幼苗从移栽管的的纵向切口处植入,所述甜高粱幼苗的根部露出所述移栽管的底部,每个移栽管中植入2株甜高粱幼苗,所述甜高粱幼苗的茎部用无菌的脱脂棉缠绕固定在所述移栽管的内壁,将所述泡沫漂浮板打孔形成种植孔,所述种植孔的孔径和所述移栽管的外径相配合,然后将带有甜高粱幼苗的移栽管自所述种植孔由下至上穿出所述泡沫漂浮板,使所述甜高粱幼苗的根部位于所述泡沫漂浮板的底侧,然后沿着所述移栽管的横向切口横向环绕剪切,去除所述移栽管的上端,露出所述甜高粱幼苗的苗部,将插有甜高粱幼苗的泡沫漂浮板放入至与S2中发芽试验所用相同浓度的氯化钠水溶液中,完成所述甜高粱幼苗的移栽,进行对所述甜高粱幼苗的耐盐性水培试验;
[0008]所述移栽管,包括塑料吸管,所述塑料吸管的侧壁从顶部向距离底部1.5cm处开设一条纵向切口,从所述纵向切口的终止处沿着所述塑料吸管的侧壁横向切开一条横向切口。
[0009]优选地,S2中所述正方形第一方框、第一对角粗铁丝和第二对角粗铁丝的铁丝的直径为1.7mm~2.2mm;所述第一细铁丝、第二细铁丝、正方形第二方框和正方形第三方框的铁丝的直径为0.5mm~0.7mm。
[0010]优选地,S2中所述线绳的长度为10cm。
[0011]优选地,S2中所述正方形第一方框的边长为10.8cm,所述正方形第二方框与所述正方形第一方框的相邻的平行边间距为1.8cm,所述正方形第二方框与所述正方形第三方框的相邻的平行边间距为1.8cm。
[0012]优选地,S2中所述纱布与所述正方形第一方框、第一对角粗铁丝、第二对角粗铁丝、第一细铁丝、第二细铁丝、正方形第二方框和正方形第三方框之间通过针线缝制固定。
[0013]优选地,S2中所述正方形第一方框、第一对角粗铁丝、第二对角粗铁丝、第一细铁丝、第二细铁丝、正方形第二方框和正方形第三方框交叉处通过针线缝制固定或者焊接固定。
[0014]优选地,S2中光照培养箱内培养的条件为在温度为28℃,光照强度为6600lx的条件下光照条件下培养12h,然后在温度为25℃的黑暗条件下培养12h,光照培养和黑暗培养交替进行。
[0015]优选地,S3中所述塑料吸管的长度为12cm,所述塑料吸管的内径为9mm~10mm,所述横向切口的长度为2cm;S3中所述泡沫漂浮板的厚度为0.5cm。
[00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7]本专利技术在发芽盒的纸床上放置芽床支架装置便于甜高粱种子萌发的日常管理,避免因补充水分不均而导致的溶液浓度不恒定带来的实验误差,充分利用芽床支架装置对纸床形成空间分割,形成三类分割区,即第一小三角形框、第一梯形框和第二梯形框,在第一小三角形框中放置一粒甜高粱种子,在第一梯形框中放置两粒甜高粱种子,在第二梯形框中放置三粒甜高粱种子域中摆放种子,形成“1+2+3”的播种模式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甜高粱耐盐水培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S1、种子消毒:挑选甜高粱材料中挑选粒饱满、大小一致的种子用质量分数为5%的次氯酸水溶液处理10min后,用蒸馏水冲洗3次,得到处理后的甜高粱种子;S2、发芽试验:在发芽盒内铺一层滤纸作为纸床,倒入氯化钠水溶液,将用于甜高粱耐盐鉴定的芽床支架装置放置在纸床上,在所述芽床支架装置的第一小三角形框(10)中放置1粒S1中得到的处理后的甜高粱种子,在所述芽床支架装置的第一梯形框(11)中放置2粒S1中得到的处理后的甜高粱种子,在所述芽床支架装置的第二梯形框(12)中放置3粒S1中得到的处理后的甜高粱种子,共播种48粒,播种后在所述发芽盒上盖上盖子,放入湿度条件为60%的光照培养箱内光照培养和黑暗培养交替进行,每天提起所述芽床支架装置的线绳(9),进行滤纸更换,并用相同浓度的氯化钠水溶液冲洗所述芽床支架装置,向更换滤纸的发芽盒中倒入相同浓度的氯化钠水溶液继续培养,培养7天,得到甜高粱幼苗;所述芽床支架装置,包括由粗铁丝围成的正方形第一方框(1),在所述正方形第一方框(1)的一对对角上设置由粗铁丝连接对角的第一对角粗铁丝(2),在所述正方形第一方框(1)的另一对对角上设置由粗铁丝连接另一对对角的第二对角粗铁丝(3),以所述第一对角粗铁丝(2)和所述第二对角粗铁丝(3)的交叉点为中心,垂直设置第一细铁丝(4)和第二细铁丝(5),将所述正方形第一方框(1)四等分,以所述第一对角粗铁丝(2)和所述第二对角粗铁丝(3)的交叉点为中心,在所述正方形第一方框(1)的内部设置由细铁丝围成的正方形第二方框(6),所述正方形第二方框(6)的4个角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对角粗铁丝(2)和所述第二对角粗铁丝(3)上,以所述第一对角粗铁丝(2)和所述第二对角粗铁丝(3)的交叉点为中心,在所述正方形第二方框(6)的内部设置由细铁丝围成的正方形第三方框(7),所述正方形第三方框(7)的4个角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对角粗铁丝(2)和所述第二对角粗铁丝(3)上,所述正方形第一方框(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纱布(8),所述第一细铁丝(4)、第二细铁丝(5)、第一对角粗铁丝(2)和所述第二对角粗铁丝(3)将所述正方形第一方框(1)分割成8个大三角形,每个大三角形均被所述正方形第二方框(6)和所述正方形第三方框(7)的两条平行边分割成三份,从所述第一对角粗铁丝(2)和所述第二对角粗铁丝(3)的交叉点起,各铁丝依次围成第一小三角形框(10)、第一梯形框(11)和第二梯形框(12),所述正方形第一方框(1)的四角分别绑有线绳(9);S3、将S2中得到的甜高粱幼苗从移栽管的纵向切口(14)处植入,所述甜高粱幼苗的根部露出所述移栽管的底部,每个移栽管中植入2株甜高粱幼苗,所述甜高粱幼苗的茎部用无菌的脱脂棉缠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明徐翠莲杨斌高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塔里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