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削液回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3505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切削液回收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切削液回收结构,包括回收管以及筛分盒,回收管用于引流切削液,且回收管的出口竖直向下,使得回收的切削液向下流动,筛分盒安装于回收管的下端用于承接切削液,通过筛分盒实现将切削液中的固液油三者分离。将切削液中的固液油三者分离。将切削液中的固液油三者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切削液回收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切削液回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切削液回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切削液是一种用在金属切、削、磨等加工过程中,用来冷却和润滑刀具和加工件的工业用液体。
[0003]在机床加工过程中,会伴随各种切屑产生并掺杂在切削液中。因此,在回收切削液时,需要对切屑进行分离。现有的一种切削液回收装置包括挡板,利用固液比的差异使切屑沉积到挡板底部,同时切削液从挡板的顶部溢出,以对切削液进行分离和回收。
[0004]但是在实际加工过程中,被加工材料表面涂有防锈油液,在加工时被切削液一同冲洗带走,而油液的密度小于切削液,无法通过沉淀分离,造成回收的切削液伴有大量的油液。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切削液回收结构,通过筛分盒将固体、切削液以及防锈油分离回收,实现切削液的再利用。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切削液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引流切削液的回收管以及用于固液油分离的筛分盒,所述回收管的出口竖直向下设置,所述筛分盒可拆卸安装于回收管的出口端;所述筛分盒包括同轴设置的固液分离盒以及液油分离盘;所述固液分离盒与回收管的出口端对齐连接,且所述固液分离盒的上端开设有溢流口;所述液油分离盘内间隔设置有板一、板二以及板三,所述板一与板二之间形成缓存流道,所述液油分离盘上开设有连通缓存流道和溢流口的入流口,所述板一与板三之间形成油液流道,所述液油分离盘下端开设有与油液流道连通的出油口,所述板二与板三之间形成水液流道,所述液油分离盘下端开设有与水液流道连通的出液口,所述板一的高度低于板二,所述板二的下端开设有通液口。
[0008]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板一与板三之间设置有板四,所述板四与板一等高设置。
[0009]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液油分离盘内圈向上延伸有螺纹环,所述螺纹环与回收管外侧螺纹装配,所述液油分离盘内圈的内壁上由下至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固液分离盒的外壁上延伸有与限位槽配合的限位块,所述液油分离盘的内圈螺纹装配有用于支撑固液分离盒的支撑环。
[0010]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液分离盒包括同轴的外环与内环,所述外环可拆卸设置于液油分离盘的内圈中,所述外环内侧的下端延伸有挡环,所述内环外侧的上端延伸有抵接环,所述抵接环位于挡环的上方,且所述抵接环外侧与外环内侧滑动抵接,所述挡环上设置有用于推动抵接环向上移动趋势的支撑弹簧,所述内环内侧的
下端设置有密封盖。
[0011]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接环上侧固定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内圈固定于抵接环上,所述密封环的外圈滑动抵接于外环内壁上,所述密封环的中部向下弯曲。
[0012]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密封盖水平方向的一端铰接设置于内环的下端,且所述密封盖的铰接轴线水平设置,所述密封盖上远离其铰接的一端与内环之间设置有锁扣结构。
[0013]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锁扣结构包括位于内环下端延伸的插接柱以及设置于密封盖上侧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中相对的内壁上开设有嵌槽,所述插接柱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一对相对或相背滑动的锁块,所述锁块之间连接有拉线一,所述拉线一的中间固定有拉线二的一端,所述拉线二的另一端延伸至抵接环中,所述抵接环中沿竖直方向滑动插接有滑动杆,所述拉线二的一端与滑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的下端延伸至抵接环的下侧。
[0014]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密封盖的铰接处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有驱动密封盖向内环转动的趋势。
[001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16]1.筛分盒中的固液分离盒将固体沉淀分离,液油分离盘采用切削液与防锈油密度不同的远离,从而分离回收,实现切削液的回收再利用。
[0017]2.固液分离盒中的外环与内环设置,通过观察内环的位置,从而判断沉淀的堆积量,进而能够及时的清理固液分离盒中的沉淀。
[0018]3.内环下端的密封盖铰接设置,从而能够无需频繁的拆装固液分离盒也能够去除沉淀。
[0019]4.密封盖铰接处的扭簧以及锁扣结构的配合,实现密封盖自动打开与关闭,进而能够自动的释放固液分离盒的沉淀,而后继续密封内环进行固体沉淀的收集。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一种切削液回收结构的总装示意图。
[0021]图2是用于体现液油分离盘结构的示意图。
[0022]图3是用于体现固液分离板结构的半剖示意图。
[0023]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用于体现锁扣结构。
[0024]图中,1、回收管;2、筛分盒;3、固液分离盒;4、外环;41、挡环;42、支撑弹簧;43、溢流口;44、限位块;5、内环;51、抵接环;52、密封盖;521、插接槽;522、嵌槽;53、插接柱;531、滑槽;532、锁块;533、拉线一;534、拉线二;535、滑动杆;536、锁定弹簧;54、密封环;6、液油分离盘;61、板一;62、板二;621、通液口;63、板三;64、板四;65、入流口;66、出油口;67、出液口;68、螺纹环;69、支撑环;70、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如图1所示,一种切削液回收结构,包括回收管1以及筛分盒2,回收管1用于引流切
削液,且回收管1的出口竖直向下,使得回收的切削液向下流动,筛分盒2安装于回收管1的下端用于承接切削液,通过筛分盒2实现将切削液中的固液油三者分离。
[0027]如图2和图3所示,筛分盒2包括同轴的固液分离盒3以及液油分离盘6,固液分离盒3与回收管1的出口对齐,被回收的切削液全部进入固液分离盒3中,在固液分离盒3中固体沉淀分离,同时在固液分离盒3上端开设有溢流口43,液油分离盘6上则开设有与溢流口43对齐的入流口65,液油通过溢流口43与入流口65进入液油分离盘6中。
[0028]在液油分离盘6中设置有环形的腔体,在腔体内间隔固定有板一61、板二62以及板三63,在板一61与板二62之间构成缓存流道,入流口65位于缓存流道处;在板一61与板三63之间构成油液流道,且液油分离盘6的下端开设有与油液流道连通的出油口66;在板二62与板三63之间构成水液流道,且液油分离盘6的下端开设有与水液流道连通的出液口67;其中板一61的高度低于板二62,板二62的下端开设有通液口621。
[0029]当固液分离盒3中的切削液逐渐装满后进入缓存流道中,缓存流道中油液的密度较小漂浮于上层,切削液的密度较大则位于下层,使得油液通过板一61的上方进入油液流道中,切削液则从通液口621进入水液流道中,最后通过出油口66和出液口67分别回收油液和切削液,实现油液分离的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削液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引流切削液的回收管(1)以及用于固液油分离的筛分盒(2),所述回收管(1)的出口竖直向下设置,所述筛分盒(2)可拆卸安装于回收管(1)的出口端;所述筛分盒(2)包括同轴设置的固液分离盒(3)以及液油分离盘(6);所述固液分离盒(3)与回收管(1)的出口端对齐连接,且所述固液分离盒(3)的上端开设有溢流口(43);所述液油分离盘(6)内间隔设置有板一(61)、板二(62)以及板三(63),所述板一(61)与板二(62)之间形成缓存流道,所述液油分离盘(6)上开设有连通缓存流道和溢流口(43)的入流口(65),所述板一(61)与板三(63)之间形成油液流道,所述液油分离盘(6)下端开设有与油液流道连通的出油口(66),所述板二(62)与板三(63)之间形成水液流道,所述液油分离盘(6)下端开设有与水液流道连通的出液口(67),所述板一(61)的高度低于板二(62),所述板二(62)的下端开设有通液口(6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削液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一(61)与板三(63)之间设置有板四(64),所述板四(64)与板一(61)等高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削液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油分离盘(6)内圈向上延伸有螺纹环(68),所述螺纹环(68)与回收管(1)外侧螺纹装配,所述液油分离盘(6)内圈的内壁上由下至上开设有限位槽(70),所述固液分离盒(3)的外壁上延伸有与限位槽(70)配合的限位块(44),所述液油分离盘(6)的内圈螺纹装配有用于支撑固液分离盒(3)的支撑环(69)。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切削液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盒(3)包括同轴的外环(4)与内环(5),所述外环(4)可拆卸设置于液油分离盘(6)的内圈中,所述外环(4)内侧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妙英倪玉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益铨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