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高皮肤渗透性的抗氧化多肽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3402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高皮肤渗透性的抗氧化多肽及其应用,抗氧化多肽含有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6所示的多肽,该抗氧化多肽使用5kDa的超滤膜进行分离,得到的抗氧化多肽渗透速率更快,能更好的透过皮肤,并且具有更忧的抗氧化能力和促进细胞增殖作用,具有作为化妆品原料的潜力。妆品原料的潜力。妆品原料的潜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皮肤渗透性的抗氧化多肽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多肽领域,具体涉及具有高皮肤渗透性的抗氧化多肽,还涉及该丝胶多肽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皮肤是具有高代谢活性的组织,具有一些系列的防御机制,为机体提供物理和生化保护,对机体稳态的维持起关键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皮肤抗氧化防御系统的能力减弱,加之外源环境因素恶化,大量活性氧自由基(ROS)的生成,导致蛋白质、核酸和脂质的氧化损伤,破坏重要的细胞生理过程并诱发突变形成。ROS与抗氧化防御系统之间的不平衡,使皮肤易处于氧化应激状态,从而导致皮肤问题,包括皮肤炎症、红斑、皱纹、痤疮、黑色素等病理性影响等
[109]。抗氧化剂可保护皮肤免受ROS的氧化损伤,现作为化妆品抗氧化剂添加的维生素C、维生素E、烟酰胺以及熊果苷等一系列传统抗氧化剂,具有显著的ROS清除能力,然而仍存在刺激性、弱稳定性以及皮肤渗透性等问题。
[0003]由于丝胶蛋白具有保湿、美白、抗氧化以及抗炎等诸多功效,因此在化妆品领域备受重视。然而由于丝胶蛋白的分子质量较大,不易透过皮肤,因此其抗氧化性价值的应用有所限制。因此,急需制备渗透性好的丝胶蛋白肽,提高在丝胶蛋白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皮肤渗透性的抗氧化多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所述具有高皮肤渗透性的抗氧化多肽在制备抗氧化剂中的应用。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1、一种具有高皮肤渗透性的抗氧化多肽,所述抗氧化多肽含有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6所示的多肽。
[0007]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多肽的分子量小于5kDa.。
[0008]2、所述具有高皮肤渗透性的抗氧化多肽在制备抗氧化剂中的应用。
[0009]优选的,所述具有高皮肤渗透性的抗氧化多肽作为抗氧化剂在制备保护H2O2氧化损伤的化妆品原料中的应用。
[0010]优选的,所述具有高皮肤渗透性的抗氧化多肽作为抗氧化剂在制备减少细胞内ROS的堆积的化妆品原料中的应用。
[0011]优选的,所述具有高皮肤渗透性的抗氧化多肽作为抗氧化剂在制备增加细胞内抗氧化酶的水平的化妆品原料中的应用。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高皮肤渗透性的抗氧化多肽,丝胶蛋白多肽组合物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6所示序列组成,该多肽组合物使用5kDa的超滤膜进行分离,得到的丝胶蛋白多肽组合物渗透速率更快,能更好的透过皮肤,并且具有更忧的抗氧化能力和促进细胞增殖作用,具有作为化妆品原料的潜力。
附图说明
[0013]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0014]图1为超滤成分示意图。
[0015]图2为各组分的含量分布。
[0016]图3为各组分的累积渗透量。
[0017]图4为各组分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分析(A:FRAP总抗氧化能力;B:
·
OH清除能力;C:ABTS+
·
清除能力;D:DPPH
·
清除能力)。
[0018]图5为温度对S

3组分和VC的稳定性影响(A:S

3组分;B:VC)。
[0019]图6为pH对S

3组分(A)和VC(B)的稳定性影响(A:S

3组分;B:VC)。
[0020]图7为光照对S

3组分和VC的稳定性影响。
[0021]图8为不同浓度的蛋白组分对细胞的毒性测定。
[0022]图9为H2O2对HaCaT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0023]图10为各组分对H2O2氧化损伤的HaCaT细胞的存活率影响。
[0024]图11为各组分对H2O2氧化损伤的HaCaT细胞的细胞形态影响。
[0025]图12为各组分对H2O2氧化损伤的HaCaT细胞的ROS影响。
[0026]图13为各组分对H2O2氧化损伤的HaCaT细胞的ROS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8]实施例1、丝胶蛋白抗氧化肽的分离
[0029]为了获得抗氧化肽,将蚕茧降解过后过0.2μm滤膜的分子量大于30kDa,分子量介于5kDa到30kDa之间,分子量低于5kDa的丝胶蛋白肽,分别命名为S

1,S

2和S

3组分(图1)。同时,将高压水提丝胶蛋白SS设置为对照组。
[0030]将分离得到的各组分进行冷冻干燥,经计算,各组分含量在总质量中的占比如图2所示,其中S

1组分占总体的35%,S

2组分占总体的13%,S

3组分含量最多占52%,表明蚕茧中的大部分组分分子量较小(图2)。
[0031]实施例2、人工膜累积渗透量测定
[0032]使用广东博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人工膜进行皮肤渗透试验,向Franz扩散池的接受室中加入接受液7.0mL(磷酸盐缓冲液pH 7.2

7.4),将人工膜固定于供给室和接受室之间,光面朝向供给室,粗糙面朝向接受室;用取样器通过取样管将1mL接受液注入接受室,排净空气,使人工膜与接受液紧密接触,记录实际体积;向供给室中人工膜上加入500μL样品,有效渗透面积S约为1.77cm2,采用一次性枪头将样品自膜中心部位辐射状向边缘均匀涂开,样品设置3个平行;开启电磁搅拌器以300rpm的速度搅拌,保持(32
±
1)℃恒温水浴,并确保水浴夹层无气泡;分别取2h、4h、8h、24h时间点的样液,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通过取样管抽取接受液2mL,然后将其置于2mL离心管中,另外每次取样后均补加等量的接受液(磷酸盐缓冲液)。24h渗透结束后,分别对不同实验组各个时间点人工膜上以及膜下所含待测样品的含量进行检测,累积渗透量Q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0033]Q=C
n
×
V+∑C
i
×
V0(i=1

n

1)
[0034]注:Q:累积渗透量;V:接收室中接收液体积;V0:每次取样的体积;C
i
:第1次至上次取样时接收液中药物浓度;C
n
:第n个取样点测得的样品浓度,透过Franz扩散池原理在体外使用人工膜模拟各组分在人体皮肤上的渗透情况。结果如图3所示,通过对各个时间点的累积渗透量统计发现,随着分子量的减小,各组分透过人工膜的量也随之增加,相比SS,各低分子量组分渗透量明显更多,说明分子量越小的物质越容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皮肤渗透性的抗氧化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多肽含有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6所示的多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高皮肤渗透性的抗氧化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多肽的分子量小于5kDa.。3.权利要求1或2所述具有高皮肤渗透性的抗氧化多肽在制备抗氧化剂中的应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高皮肤渗透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庆友孙悦婷林忠英赵萍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