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丝瓜籽油基记忆海绵及其制备、应用及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316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性丝瓜籽油基记忆海绵,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丝瓜籽油基多元醇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丝瓜籽油基记忆海绵及其制备、应用及枕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床上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性丝瓜籽油基记忆海绵及其制备、应用及枕头。

技术介绍

[0002]人的一生当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是人体精力、体力恢复的保障,而枕头是人体睡眠的支撑平台,对人体睡眠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0003]目前市场上枕头的填充材料主要以人工合成乳胶、记忆海绵等材料为主。人工合成乳胶、记忆海绵的舒适性较好,但透气性差、渗透性差,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闷热感。同时,由于人睡眠过程中会排汗排湿,一晚上所排汗排湿的量相当于200

300mL的水分,若枕头材料的透气性差、渗透性差,汗液和湿气将不能及时排除,枕头极易滋生螨虫和细菌。另外,用于制备海绵、人工合成乳胶的原料多为石油基的聚醚多元醇。石油资源属不可再生资源,并且难以生物降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目前急需开发一种可代替传统人工合成乳胶与记忆海绵的新型枕头填充材料。
[0004]相关研究表明,植物油可作为石油替代品,用以生产制备聚氨酯记忆海绵。与传统石油原料相比,植物油制备聚氨酯记忆海绵能够有效减少非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因此,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角度上看,植物油的开发和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0005]丝瓜籽作为农林废弃物,资源丰富,成本远低于石油化工原料,且丝瓜籽具有较高的含油率,可达25

39%。同时,相关研究显示,丝瓜籽油还具有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棕榈酸乙酯和角鲨烯等生物活性成分,这使得丝瓜籽油具有抗氧化、抗菌、防螨和助眠的作用。并且,丝瓜籽油作为植物油的一种,具有明显的疏水性。因此,若将丝瓜籽油制备聚氨酯记忆海绵用于枕头填充材料,不仅绿色环保,还可以赋予海绵填充材料高效的透气散湿功效,创建良好的睡眠微环境。
[0006]然而,研究发现,未经处理的丝瓜籽油羟基数低、粘度高,几乎难以独立直接制备聚氨酯材料,且制备出的产品会出现硬度较低、力学性能较差的问题。但是,丝瓜籽油存在的其脂肪酸碳链具有生产多元醇的巨大潜力,而多元醇又是制备聚氨酯泡沫的必备原料。因此,丝瓜籽油可通过分子改性制成丝瓜籽油基多元醇,再用于聚氨酯记忆海绵的合成,由此生产的丝瓜籽油聚氨酯记忆海绵产品不仅安全卫生,还能表现出更好的机械性能、透气散湿性以及防螨防菌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性丝瓜籽油基记忆海绵及其制备、应用及枕头,本专利技术可克服传统记忆海绵、人工合成乳胶存在的透气散湿性差、易滋生螨虫细菌、制备成本高、环境不友好的问题,且同时兼具更好的机械性能与使用舒适感。
[0008]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9]一种改性丝瓜籽油基记忆海绵,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丝瓜籽油基多元醇1

40份,第一聚醚多元醇40

60份,第二聚醚多元醇10

30份,第三聚醚多元醇10

20份,水1

5份,发泡剂5

15份,匀泡剂0.5

3份,催化剂0.3

2份,抗氧化剂0.1

0.3份,改性MDI 40

60份。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为聚醚多元醇1621,羟值为42mg KOH/mg;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为聚醚多元醇307,羟值为240mg KOH/mg;所述第三聚醚多元醇为聚醚多元醇3630,羟值为24.5mg KOH/mg。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发泡剂采用二氯甲烷。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匀泡剂采用质量百分比10

30%的开孔硅油匀泡剂Si1与质量百分比70

90%的闭孔硅油匀泡剂Si2混合而成。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开孔硅油匀泡剂Si1具体为硅油BL

580,闭孔硅油匀泡剂Si
21
具体为硅油BA

7810。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催化剂采用质量百分比30%的二乙醇胺、20%的双二甲基乙基醚、25%的NIAX Catalyst A

300以及25%的三乙醇胺组成。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抗氧化剂采用抗氧剂245。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改性MDI采用WANNATE 8019。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丝瓜籽油基多元醇的获取方法如下:
[0018](1)丝瓜籽油环氧化处理
[0019]①
将甲酸、双氧水混合,并滴加浓硫酸,混合均匀后放置于暗处反应22

24h,生成环氧化试剂;
[0020]②
将丝瓜籽油加热升温至45

50℃后,缓慢滴加环氧化试剂,控制搅拌速度为190

210r/min,继续升温至60

65℃后,反应5

7h,冷却后采用碳酸钠溶液与60

70℃水洗涤至中性,减压蒸馏后得到精制环氧化丝瓜籽油;
[0021](2)丝瓜籽油多元醇的制备
[0022]将环氧化丝瓜籽油与甲醇混合均匀,并加入氟硼酸,60

65℃下升温搅拌3

5h后,同样进行碱洗与减压蒸馏步骤,最终获得到改性丝瓜籽油,即目标所需的丝瓜籽油基多元醇。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丝瓜籽油基多元醇的获取方法具体如下:
[0024](1)丝瓜籽油环氧化处理
[0025]①
将5g甲酸、25g双氧水混合,并滴加0.3mL浓硫酸,混合均匀后放置于暗处反应24h,生成环氧化试剂;
[0026]②
将100g丝瓜籽油加热升温至50℃后,缓慢滴加环氧化试剂,控制搅拌速度为200r/min,继续升温至65℃后,反应5.5h,冷却后采用碳酸钠溶液与60

70℃水洗涤至中性,减压蒸馏后得到精制环氧化丝瓜籽油;
[0027](2)丝瓜籽油多元醇的制备
[0028]将100g环氧化丝瓜籽油与100g甲醇混合均匀,并加入0.6g的氟硼酸,在65℃下升温搅拌3.5h后,同样进行碱洗与减压蒸馏步骤,最终获得到改性丝瓜籽油,即目标所需的丝瓜籽油基多元醇。
[0029]一种上述改性丝瓜籽油基记忆海绵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0](1)将除改性MDI以外的其他原料归类为A组分,将改性MDI原料归类为B组分;
[0031](2)先将A组分用搅拌机在转速3000

4500r/min条件下搅拌20

30s,再将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丝瓜籽油基记忆海绵,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丝瓜籽油基多元醇1

40份,第一聚醚多元醇40

60份,第二聚醚多元醇10

30份,第三聚醚多元醇10

20份,水1

5份,发泡剂5

15份,匀泡剂0.5

3份,催化剂0.3

2份,抗氧化剂0.1

0.3份,改性MDI 40

6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丝瓜籽油基记忆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醚多元醇为聚醚多元醇1621,羟值为42mg KOH/mg;所述第二聚醚多元醇为聚醚多元醇307,羟值为240mg KOH/mg;所述第三聚醚多元醇为聚醚多元醇3630,羟值为24.5mg KOH/m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丝瓜籽油基记忆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匀泡剂采用质量百分比10

30%的开孔硅油匀泡剂Si1与质量百分比70

90%的闭孔硅油匀泡剂Si2混合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丝瓜籽油基记忆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采用质量百分比30%的二乙醇胺、20%的双二甲基乙基醚、25%的NIAX Catalyst A

300以及25%的三乙醇胺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丝瓜籽油基记忆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瓜籽油基多元醇的获取方法如下:(1)丝瓜籽油环氧化处理

将甲酸、双氧水混合,并滴加浓硫酸,混合均匀后放置于暗处反应22

24h,生成环氧化试剂;

将丝瓜籽油加热升温至45

50℃后,缓慢滴加环氧化试剂,控制搅拌速度为190

210r/min,继续升温至60

65℃后,反应5

7h,冷却后采用碳酸钠溶液与60

70℃水洗涤至中性,减压蒸馏后得到精制环氧化丝瓜籽油;(2)丝瓜籽油多元醇的制备将环氧化丝瓜籽油与甲醇混合均匀,并加入氟硼酸,60

65℃下升温搅拌3

5h后,同样进行碱洗与减压蒸馏步骤,最终获得到改性丝瓜籽油,即目标所需的丝瓜籽油基多元醇。6.一种如权利要求1

5任一所述的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霞邬珊珊张锦龙郭勇王福利陈郑杭周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