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段岱璘专利>正文

一种斜挑式作画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3084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斜挑式作画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在带有底色的基板上,根据作画要求,以及作画思路,在待作画的位置,利用带有尖锐部的工具,通过尖锐部倾斜挑起基板,使得基板表面被挑起,被挑起的位置与基板形成至少两种不同颜色,被挑起位置形成凸出于基板结构的立体结构,根据作画思路,沿着基板,对所有待作画的位置进行倾斜挑起步骤,直至完成所有待作画位置的作画,形成带有凸起结构的绘画作品。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以倾斜挑起为工艺,实现了三维作品的另一种呈现和作画方式,得到的作品,立体感更强,触摸感更好。触摸感更好。触摸感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挑式作画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艺术创作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斜挑式作画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绘画属于以现实生活中的见闻事物为题材,对物象观察,以自我物象感情与直觉印象为基础,形成特殊意象的艺术风格。通过风格的提炼表达出自然赋予的偏离大众化的真实情感,接触真实事物的真情实感用身心创造出的精神作品。绘画的范畴不仅是一种艺术,同时也是一种工艺品,在装饰使用的同时也与人的思想情感相互关联作用。以中国画为例,不仅是视觉的艺术,强调多种感官的参与,在其创作中视觉听觉固然重要,但触觉味觉嗅觉等需要多种感官身心的投入,绘画的艺术感受令人感受到摇动风林之声,古墨的清香,手指感受指与绢的轻柔质感,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0003]艺术具备了感知能力与表达能力,感知能力是指可以触摸到的东西,至少一种具体的可触摸之物,意味着对感官和感性的重视制造出整体的感受,使得具有丰富感官的人体置身于其中,全身心去感受浑然一体。通过对作品的认知以及描绘自然界事物的内在联系,不断地晕染,反复叠加,水、墨、颜料、虚实、光影对一切墨色,进行极致的研究,对造型构造和题材的精简锤炼,最终立足于非传统的技艺,形成一套个人化的绘画语言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倾斜挑起,导致基板表面呈现立体结构的绘画作品,相比于现有技术,其具有立体感,同时,挑起的工艺,相比于单纯的绘画等,不仅具有视觉的美感,而且触摸中,具有一定的立体感,相比于三维喷墨等,手感以及表达方式,均呈现出更高层的艺术感
[0005]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一种斜挑式作画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在带有底色的基板上,根据作画要求,以及作画思路,在待作画的位置,利用带有尖锐部的工具,通过尖锐部倾斜挑起基板,使得基板表面被挑起,被挑起的位置与基板形成至少两种不同颜色,被挑起位置形成凸出于基板结构的立体结构,根据作画思路,沿着基板,对所有待作画的位置进行倾斜挑起步骤,直至完成所有待作画位置的作画,形成带有凸起结构的绘画作品。
[0007]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倾斜挑起的工艺,突破了传统绘画的手工作画方式,使得作画工艺,又具有一种新的做法,同时,倾斜挑起的工艺通过破坏原有的基板,使其呈现出一种新的作品方式。
[0008]本技术方案中,利用尖锐部的尖锐特性,轻轻挑起带有底色的基板,使得基板与底色形成不同颜色显示,能够使得基板呈现至少两种颜色,此时结合作画思路,比如素描中物品的立体侧,则通过挑起,使得物品不仅具备两种不同颜色,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立体感,美感更强。
[0009]本技术方案中,挑起位置形成凸起结构,触摸时,三维感更强,对于盲人或者其它
有视力缺陷的人员,其对艺术的欣赏更加直观;当然,还可以通过该工艺形成文字,挑出盲人阅读专用书籍,相比于凹陷的字体,凸出的字体,更适合盲人阅读。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基板上带有底色的底板的固定,具体为:将带有底色的底板,通过浸湿、胶粘或固定单元固定中至少1种方式,展开固定于基板上。
[0011]本技术方案中,为了保证作画质量,确保平整的背景下作画,避免出现误差,故需要将底板固定在基板上,此时通过刺破基板上的底板,使得上色的底板与基板呈现出多种色彩,实现作画。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基板的预处理,所述基板的预处理为:根据作画要求,在底板上,通过上色工艺,使得底板呈现出作画要求的色彩。
[0013]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底板上色,可以根据作画要求,使得底板呈现出对应要求的色彩,比如人物作画时,可以先在底板画出人物,然后通过倾斜刺破工艺,使得人物的头发、脸部以及衣服等挑起,呈现出更加真实、具有立体感的人物绘画作品。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色工艺包括未上色底板的上色以及已上色底板的上色,所述已上色底板的上色又包括单色底板的上色和多色底板的上色,所述多色底板具体为底板至少已经具有两种色彩。
[0015]本技术方案中,由于底板本身具有底色,故可以根据需求,直接在底板上作画,或通过对底板的染色,进行已上色底板的作画,便于多种方式创作的实现。
[0016]本技术方案中,由于绘画要求不同,有的是成品画直接进行挑起形成立体结构,有的是未绘画的底板,直接挑起形成绘画作品,故需要对应不同的要求,进行底板的单色上色。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未上色底板的上色具体为:将调制好的染料,在未上色的底板上,通过现有作画工艺,将染料的色彩注入底板上,使其呈现出至少具有一层色彩层的底色。
[0018]本技术方案中,未上色的底板,可以直接通过现有的作画工艺,进行单独的单层上色或多层上色,比如将未上色的底板图上一层底色,或者通过叠加等工艺,形成多层彩色底板,还可以通过颜色间的搭配,形成不太色彩的底板。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色底板的上色具体为:将调制好的染料,在具有一层色彩层的底板上,通过现有作画工艺,将染料的色彩注入单色底板上,使得底板呈现出至少具有两层色彩层的底色。
[0020]本技术方案中,已经上色的底板,其本身具有单色,通过晾干后的单色,与其他色彩的融合等,形成色彩更加丰富,底板更加美观的结构,当然,可以直接在具有单色的底板上,进行初步的绘画。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色底板的上色具体为:将调制好的染料,在至少具有两种色彩的底板上,通过现有作画工艺,将染料的色彩注入单色底板上,使得底板呈现出具有图案的底色。
[0022]本技术方案中,此时底板为多种色彩,可以直接通过增加色彩等,完成喷墨绘画或者绘画工艺,形成对应的结构。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倾斜挑起具体为:将所述工具的尖锐部倾斜放置,使得尖锐部与基板表面呈现锐角,通过施力单元,对尖锐部施加远离基板表面的力,使得基
板表面被挑起。
[0024]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力的方向以及施力角度等的限制,使得基板被挑起的程度有一定的改善,相比于直接穿破,形成的立体感更好。具体地,如果倾斜的锐角角度大于45
°
倾斜挑起时,会极大程度出现纸面不易被挑起,会从纸面直接划过或只能挑起一个点,形成的画面感不是很好;而如果挑起的角度小于30
°
,会出现极易出现将纸面戳透的情况。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板表面被挑起步骤具体为:根据作画要求,利用对应的工具,使得基板被挑破,或基板本体材料露出,呈现出作画要求的立体结构。
[0026]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基板被挑破,或者基板本体材料的露出,使得内外形成具有一定颜色和结构对比的立体结构,此时触摸的立体感相比于喷涂,差异比较大。
[002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基板包括2层及2层以上时,基板表面的挑起具体为:至少挑破顶层的基板层,使得次顶层的基板层暴露,通过被刺破的顶层与次顶层,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挑式作画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带有底色的基板上,根据作画要求,以及作画思路,在待作画的位置,利用带有尖锐部的工具,通过尖锐部倾斜挑起基板,使得基板表面被挑起,被挑起的位置与基板形成至少两种不同颜色,被挑起位置形成凸出于基板结构的立体结构,根据作画思路,沿着基板,对所有待作画的位置进行倾斜挑起步骤,直至完成所有待作画位置的作画,形成带有凸起结构的绘画作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挑式作画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板上带有底色的底板的固定,具体为:将带有底色的底板,通过浸湿、胶粘或固定单元固定中至少1种方式,展开固定于基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挑式作画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板的预处理,所述基板的预处理为:根据作画要求,在底板上,通过上色工艺,使得底板呈现出作画要求的色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斜挑式作画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色工艺包括未上色底板的上色以及已上色底板的上色,所述已上色底板的上色又包括单色底板的上色和多色底板的上色,所述多色底板具体为底板至少已经具有两种色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斜挑式作画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未上色底板的上色具体为:将调制好的染料,在未上色的底板上,通过现有作画工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岱璘
申请(专利权)人:段岱璘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