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编织藤条染色牢固度的染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3081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35
一种提高编织藤条染色牢固度的染色方法,包括软化、染色、烘干、固色和晾晒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染色之前先用特制的软化剂对藤条进行软化,使藤条的纤维结构变软,纤维之间的缝隙变大,提高藤条虹吸效果,能够更好地吸入染料,并且软化剂中含有的无患子果成分是天然表面活性剂,能够促进藤条的吸收染料,使染料深入藤条内部纤维,从而达到不褪色的效果。从而达到不褪色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编织藤条染色牢固度的染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然编织材料处理工艺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编织藤条染色牢固度的染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藤条为天然编织材料,其手感光滑、弹性好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藤编主要以藤枝、藤芯或竹为骨架,然后用藤皮或幼嫩的藤芯编织而成,利用了藤条柔软、不易折断的特点;藤条可加工成藤椅、藤箱等日用品和工艺品,具有工艺精巧、品种多样、经久耐用的特点,并且所编织产品自然环保、古朴高雅、对人体无伤害,逐渐成为高档家具和工艺制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0003]藤条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构成,在酸性或碱性染料染色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降解,对其材质及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并且传统方法中对藤条普遍采用化学染料,其价格低廉、效果好,但有机成分长期与人体接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对藤条采用喷涂上色方法,染料层厚度均匀,但是编织后接触区域存在死角,而浸渍方法藤条所形成涂料层,会产生厚度不均,成品后存在色差;并且无论是喷涂还是浸渍染色,染料只是在藤条表面形成涂料层,长时间使用会出现干裂、脱落;而使用植物性染料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是高温处理会导致其活性降低,染色效果差,并且长时间与空气接触容易褪色。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编织藤条染色牢固度的染色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提高编织藤条染色牢固度的染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软化:将藤条浸泡到清水中,加入软化剂,软化剂与清水的重量份数比为50~100:1,然后将溶液温度升至30~55℃,恒温浸泡45~60min后取出沥干;
[0007](2)染色:将软化后的藤条浸入改性剂溶液中恒温浸泡1~2h,将植物性染料用天那水按照重量份数比1:10进行稀释,并分别用20目和40目的纱网滤去沉淀物得到稀释后的染料,稀释后的染料倒入恒温装置中并将改性后的藤条浸入染料中进行染色,染色期间温度控制在70~80℃,浸泡80~120min,得到染色藤条;
[0008](3)烘干:将染色藤条送入烘干装置中进行烘干,烘干采用乌榄核碳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气对染色藤条进行烟熏,烘干过程持续15~20min,将染色藤条的含水量将至8%以下取出自然摊凉,得到烘干藤条;
[0009](4)重复染色:根据颜色需求可重复步骤(2)和步骤(3)加深藤条颜色;
[0010](5)固色:将准备好的固色剂倒入电离槽内,把烘干藤条浸入固色剂溶液中,并采用红外光进行照射,同时启动电离槽,电离槽加压60~92V,正负极交换频次为1次/2min,浸泡和照射的时间为20~30min,取出用清水冲洗后得到固色藤条;
[0011](6)晾晒:将固色藤条平铺,在阳光下曝晒将含水量降至6%以下后放在阴凉处摊
凉得到编织藤条。
[0012]进一步地,所述软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照重量份数比称取茉莉花5~10份、桉树叶10~15份和无患子果18~25份粉碎后加入ph7.4~7.6之间的磷酸缓冲液7~15份和清水100~150份,在温度78℃、压强1.5MPa条件下蒸煮1~3h,过滤后得到所述软化剂。
[0013]进一步地,所述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照重量份数比称取油酸1~3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4份、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1份、甲醇2.3份、甲醛2.3份和尿素1.2份进行混合后加入100份的水搅拌均匀后得到所述改性剂。
[0014]进一步地,所述固色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照重量份数比称取罗汉果壳粉末10~15份、芦荟胶5~10份、高岭土0.3份、硅藻土1.5份和乙醇7~10份,将上述原料混合搅拌30min后加入高压锅中在温度70~80℃,压强1~2MPa下压煮15min,自然降温到室温后加入得到物7~9倍的水搅拌均匀得到所述固色剂。
[0015]本专利技术的优点:
[0016]1.本专利技术在染色之前先用特制的软化剂对藤条进行软化,使藤条的纤维结构变软,纤维之间的缝隙变大,提高藤条虹吸效果,能够更好地吸入染料,并且软化剂中含有的无患子果成分是天然表面活性剂,能够促进藤条的吸收染料,使染料深入藤条内部纤维,从而达到不褪色的效果。
[0017]2.本专利技术采用乌榄核炭在不完全燃烧的情况下产生的烟气对藤条进行熏蒸烘干,乌榄核炭本身带有清香能够使藤条烘干后带有乌榄核的香味,这种香气具有驱虫的作用,并且乌榄核炭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定量的硫,能够熏死藤条深处藏有的虫卵。
[0018]3.本专利技术在固色过程中采用特制的固化剂对染色藤条的颜色进行固色,所述固色剂中含有的罗汉果壳粉能够提供罗汉果苷,罗汉果苷能与染料形成有机物提高染料的稳定性。
[0019]4.本专利技术在染色之前采用了特制的改性剂对藤条进行改性,利用改性剂对藤条单体浸渍改性使藤条的物理学性能得到改善,更容易吸收染料,减少染料的成本,经过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改性处理后的藤条染色的饱和度提高,与未经过改性的藤条在相同染色条件下相比,改性后藤条染色后密度提高71.21%,证明吸收染料的比重增加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哄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提高编织藤条染色牢固度的染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1)软化:将藤条浸泡到清水中,加入软化剂,软化剂与清水的重量份数比为50:1,然后将溶液温度升至30℃,恒温浸泡45min后取出沥干;
[0024](2)染色:将软化后的藤条浸入改性剂溶液中恒温浸泡1h,将植物性染料用天那水按照重量份数比1:10进行稀释,并分别用20目和40目的纱网滤去沉淀物得到稀释后的染料,稀释后的染料倒入恒温装置中并将改性后的藤条浸入染料中进行染色,染色期间温度控制在70℃,浸泡80min,得到染色藤条;
[0025](3)烘干:将染色藤条送入烘干装置中进行烘干,烘干采用乌榄核碳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气对染色藤条进行烟熏,烘干过程持续15min,将染色藤条的含水量将至8%以下取出自然摊凉,得到烘干藤条;
[0026](4)重复染色:根据颜色需求可重复步骤(2)和步骤(3)加深藤条颜色;
[0027](5)固色:将准备好的固色剂倒入电离槽内,把烘干藤条浸入固色剂溶液中,并采用红外光进行照射,同时启动电离槽,电离槽加压602V,正负极交换频次为1次/2min,浸泡和照射的时间为20min,取出用清水冲洗后得到固色藤条;
[0028](6)晾晒:将固色藤条平铺,在阳光下曝晒将含水量降至6%以下后放在阴凉处摊凉得到编织藤条。
[0029]优选地情况下,所述软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照重量份数比称取茉莉花5份、桉树叶10份和无患子果18份粉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编织藤条染色牢固度的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软化:将藤条浸泡到清水中,加入软化剂,软化剂与清水的重量份数比为50~100:1,然后将溶液温度升至30~55℃,恒温浸泡45~60min后取出沥干;(2)染色:将软化后的藤条浸入改性剂溶液中恒温浸泡1~2h,将植物性染料用天那水按照重量份数比1:10进行稀释,并分别用20目和40目的纱网滤去沉淀物得到稀释后的染料,稀释后的染料倒入恒温装置中并将改性后的藤条浸入染料中进行染色,染色期间温度控制在70~80℃,浸泡80~120min,得到染色藤条;(3)烘干:将染色藤条送入烘干装置中进行烘干,烘干采用乌榄核碳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气对染色藤条进行烟熏,烘干过程持续15~20min,将染色藤条的含水量将至8%以下取出自然摊凉,得到烘干藤条;(4)重复染色:根据颜色需求可重复步骤(2)和步骤(3)加深藤条颜色;(5)固色:将准备好的固色剂倒入电离槽内,把烘干藤条浸入固色剂溶液中,并采用红外光进行照射,同时启动电离槽,电离槽加压60~92V,正负极交换频次为1次/2min,浸泡和照射的时间为20~30min,取出用清水冲洗后得到固色藤条;(6)晾晒:将固色藤条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志巧庞家栋赖红萍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容县美柏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