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料开卷剪切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29218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30
一种板料开卷剪切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顶部自进料侧到出料侧依次设置有下模刀块、弹性托料架和出料滚轮条组;所述下模刀块及出料滚轮条组固定于下模座上,下模刀块的正上方对应设置有弹性压料器,所述弹性压料器的顶部通过压料器弹簧与上模座的底部相连接,弹性压料器的底部与下模刀块的顶部压紧配合;所述弹性托料架的底部通过托料架弹簧与下模座的顶部相连接,弹性托料架的正上方对应设置有上模刀块,所述上模刀块的顶部与上模座的底部固定连接,上模刀块和下模刀块相配合。本设计在防止卷料被下模刀块的刃口刮伤的同时避免卷料边缘损坏模具,降低模具维护保养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料开卷剪切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剪切模具工装,尤其涉及一种板料开卷剪切模具,具体适用于板料的剪切。

技术介绍

[0002]开卷落料自动化生产线被普遍应用于汽车板料生产线上,而在将卷料切割成板料的过程中,由于卷料自身重量,在送料过程中卷料易向下偏弯导致刮擦剪切刀具的刃口,从而造成板料刮伤;同时,在切割的过程中,一些受到上方刀块挤压的送料滚轮容易变形,变形后形状不规则的滚轮也易造成板料擦伤,而为了防止滚轮擦伤板料,可以选择质地较软的非金属材质的送料滚轮,但是采用质地较软的非金属材质的滚轮又造成了新的问题,即板料在模具上前行时,板料边缘处会对非金属材质的滚轮造成削切损伤,影响模具的使用,提高模具的维护成本。因此现有的板料开卷剪切模具存在板料易刮伤、托料架上滚轮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板料易刮伤、托料架上滚轮易损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防止板料刮伤,且托料滚轮易于维护的板料开卷剪切模具。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板料开卷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料开卷剪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料开卷剪切模具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所述上模座(1)位于下模座(2)的上方,上模座(1)与下模座(2)相配合;所述下模座(2)的顶部自进料侧到出料侧依次设置有下模刀块(3)、弹性托料架(4)和出料滚轮条组(5);所述下模刀块(3)固定设置于下模座(2)上,下模刀块(3)的正上方对应设置有弹性压料器(6),所述弹性压料器(6)的顶部通过压料器弹簧(61)与上模座(1)的底部相连接,弹性压料器(6)的底部与下模刀块(3)的顶部压紧配合;所述弹性托料架(4)的底部通过托料架弹簧(41)与下模座(2)的顶部相连接,弹性托料架(4)的上方设置有上模刀块(7),所述上模刀块(7)的顶部与上模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上模刀块(7)和下模刀块(3)相配合;所述出料滚轮条组(5)的底部与下模座(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料开卷剪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刀块(7)近出料侧的端面与下模刀块(3)近进料侧的端面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0.04mm;所述弹性压料器(6)的侧面与上模刀块(7)的侧面相贴合,所述下模刀块(3)的侧面与弹性托料架(4)的侧面相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料开卷剪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2)顶部近进料侧固定设置有进料滚轮条组(9),所述进料滚轮条组(9)由多个平行设置的进料滚轮条组成,所述每两个进料滚轮条之间设有一个转动托料装置(8),所述转动托料装置(8)近下模刀块(3)设置;所述转动托料装置(8)包括支座(81)和托料臂(82),所述托料臂(82)远下模刀块(3)的一端与支座(81)旋转配合,所述托料臂(82)的底部与复位弹簧(83)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复位弹簧(83)的底部与支座(81)相连接;所述托料臂(82)的上方设置有压块(84),所述压块(84)的顶部与上模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压块(84)与托料臂(82)压紧配合;所述托料臂(82)的顶面为光滑的曲面结构,托料臂(82)的顶面与侧面平滑过渡,托料臂(82)的材质为黄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板料开卷剪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滚轮条组(5)倾斜设置,出料滚轮条组(5)由多个平行设置的出料滚轮条组成,单个出料滚轮条远出料侧一端的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洁唐剑锋李晋忠郝军伟王南艳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