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渣效果好的制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2716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瓦楞纸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除渣效果好的制浆工艺,包括以下工序:对废纸进行软化后碎浆,得到初浆;分离得到短纤维浆料、中纤维浆料和长纤维浆料;分别对短纤维浆料、中纤维浆料和长纤维浆料进行除渣,并分别对除渣后中纤维浆料和长纤维浆料进行磨浆;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碎浆之前,对废纸进行了软化处理,在碎浆过程中,纤维损失更小,所获得的有用纤维更少,将初浆分成粗纤维、中纤维和长纤维三种浆料,并使用相应的除渣器对三种浆料分别进行除渣操作,除渣的针对性更强,且每种浆料都设置有至少三个除渣器进行依次除渣,除渣效果更好;并且针对中纤维浆料和长纤维浆料的性质采用了不同的磨浆方式,磨浆效果更好。磨浆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渣效果好的制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瓦楞纸的
,特别涉及一种除渣效果好的制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中国是世界第一制浆造纸生产国,但同时我国的森林资源却相对匮乏,制浆造纸所用的纤维资源存在严重不足,为解决我国纤维资源短缺的问题,除大量采用非木材纤维如麦草、蔗渣等进行制浆造纸外;还大力发展废纸回收利用技术,对废纸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不仅避免大量废纸垃圾污染环境,而且有助于节约宝贵的林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但现有技术中,制浆中除渣效果较差,且制浆过程中纤维损失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渣效果好的制浆工艺,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除渣效果好的制浆工艺,包括以下工序:
[0005](1)将回收的废纸破碎成块状,将块状废纸与清水按照1:300的重量比投入第一反应釜中,再向第一反应釜中加入0.13wt%

0.23wt%的果胶酶和0.4wt%
ꢀ‑
0.6wt%的氧化钙,清水与块状废纸的重量比为300:1,升温至50

60℃,以对块状废纸进行低温软化处理后送入碎浆机中进行碎浆,得到初浆,并将初浆进行预除渣;
[0006](2)通过分级器将除渣后的初浆依次进行分离,分别得到短纤维浆料、中纤维浆料和长纤维浆料;
[0007](3)通过至少三个短纤维除渣器依次对短纤维浆料进行除渣,位于下一级的短纤维除渣器产生的渣料回送至上一级的短纤维除渣器中进行二次除渣,以此循环,最终获得的短纤维良浆送至短纤维桨池中备用;
[0008](4)通过至少三个中纤维除渣器依次对中纤维浆料进行除渣,位于下一级的中纤维除渣器产生的渣料回送至上一级的中纤维除渣器中进行二次除渣,将经过中纤维除渣器除渣而获得的中纤维良浆送中纤维盘磨处进行粗磨浆;将粗磨后的中纤维良浆送至第二反应釜内,并向反应釜内加入清水,釜内温度为 70℃

80℃,对粗磨后的中纤维良浆进行二次软化处理;最后将二次软化后的中纤维良浆进行精磨浆,精磨浆后的中纤维浆料后送至中纤维浆池中备用;
[0009](5)通过至少三个长纤维除渣器依次对中纤维浆料进行除渣,位于下一级的长纤维除渣器产生的渣料回送至上一级的长纤维除渣器中进行二次除渣,将经过长纤维除渣器除渣而获得的长纤维良浆进行粗磨;再将粗磨后的长纤维浆料送至热分散磨浆处进行二次磨浆,所述热分散高浓磨浆处的温度为95℃~ 105℃,热分散磨片操作间隙为0.3~1.5mm,最后将二次磨浆后的长纤维浆料送至长纤维浆池中备用。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工序(1)中的预除渣包括对初浆进行一段预除渣和二段预除渣。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工序(1)中软化处理的时间为1h

2h。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工序(2)中的分级器设置有两个,两个分级器依次对初浆进行分离纤维,位于上一级的分级器用于将短纤维浆料分离出来,位于下一级的分级器用于将已分离短纤维浆料后的初浆进行再次分浆,以获得中纤维浆料和长纤维浆料。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工序(4)中二次软化处理时间为2h

3h。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碎浆之前,对废纸进行了软化处理,在碎浆过程中,纤维损失更小,所获得的有用纤维更少,将初浆分成粗纤维、中纤维和长纤维三种浆料,并使用相应的除渣器对三种浆料分别进行除渣操作,除渣的针对性更强,且每种浆料都设置有至少三个除渣器进行依次除渣,除渣效果更好;并且针对中纤维浆料和长纤维浆料的性质采用了不同的磨浆方式,磨浆效果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6]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0017]实施例一
[0018]一种除渣效果好的制浆工艺,包括以下工序:
[0019](1)将回收的废纸破碎成块状,将块状废纸与清水按照1:300的重量比投入第一反应釜中,再向第一反应釜中加入0.13wt%的果胶酶和0.4wt%的氧化钙,清水与块状废纸的重量比为300:1,升温至50℃,以对块状废纸进行低温软化处理1h后送入碎浆机中进行碎浆,得到初浆,并将初浆进行预除渣;由于在碎浆之前,对废纸进行了软化处理,在碎浆过程中,纤维损失更小,所获得的有用纤维更少。
[0020](2)通过分级器将除渣后的初浆依次进行分离,分别得到短纤维浆料、中纤维浆料和长纤维浆料;
[0021](3)通过至少三个短纤维除渣器依次对短纤维浆料进行除渣,位于下一级的短纤维除渣器产生的渣料回送至上一级的短纤维除渣器中进行二次除渣,以此循环,最终获得的短纤维良浆送至短纤维桨池中备用;
[0022](4)通过至少三个中纤维除渣器依次对中纤维浆料进行除渣,位于下一级的中纤维除渣器产生的渣料回送至上一级的中纤维除渣器中进行二次除渣,将经过中纤维除渣器除渣而获得的中纤维良浆送中纤维盘磨处进行粗磨浆;将粗磨后的中纤维良浆送至第二反应釜内,并向反应釜内加入清水,釜内温度为80℃,对粗磨后的中纤维良浆进行二次软化处理2h;最后将二次软化后的中纤维良浆进行精磨浆后送至中纤维浆池中备用;
[0023](5)通过至少三个长纤维除渣器依次对中纤维浆料进行除渣,位于下一级的长纤维除渣器产生的渣料回送至上一级的长纤维除渣器中进行二次除渣,将经过长纤维除渣器除渣而获得的长纤维良浆进行粗磨;再将粗磨后的长纤维浆料送至热分散磨浆处进行二次磨浆,所述热分散高浓磨浆处的温度为95℃,热分散磨片操作间隙为1.5mm,最后将二次磨浆后的长纤维浆料送至长纤维浆池中备用。
[0024]其中,所述工序(1)中的预除渣包括对初浆进行一段预除渣和二段预除渣。所述工序(2)中的分级器设置有两个,两个分级器依次对初浆进行分离纤维,位于上一级的分级器
用于将短纤维浆料分离出来,位于下一级的分级器用于将已分离短纤维浆料后的初浆进行再次分浆,以获得中纤维浆料和长纤维浆料。
[0025]实施例二
[0026]一种除渣效果好的制浆工艺,包括以下工序:
[0027](1)将回收的废纸破碎成块状,将块状废纸与清水按照1:300的重量比投入第一反应釜中,再向第一反应釜中加入0.23wt%的果胶酶和0.4wt%

的氧化钙,清水与块状废纸的重量比为300:1,升温至50℃,以对块状废纸进行低温软化处理2h后送入碎浆机中进行碎浆,得到初浆,并将初浆进行预除渣;由于在碎浆之前,对废纸进行了软化处理,在碎浆过程中,纤维损失更小,所获得的有用纤维更少。
[0028](2)通过分级器将除渣后的初浆依次进行分离,分别得到短纤维浆料、中纤维浆料和长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渣效果好的制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1)将回收的废纸破碎成块状,将块状废纸与清水按照1∶300的重量比投入第一反应釜中,再向第一反应釜中加入0.13wt%

0.23wt%的果胶酶和0.4wt%

0.6wt%的氧化钙,清水与块状废纸的重量比为300∶1,升温至50

60℃,以对块状废纸进行低温软化处理后送入碎浆机中进行碎浆,得到初浆,并将初浆进行预除渣;(2)通过分级器将除渣后的初浆依次进行分离,分别得到短纤维浆料、中纤维浆料和长纤维浆料;(3)通过至少三个短纤维除渣器依次对短纤维浆料进行除渣,位于下一级的短纤维除渣器产生的渣料回送至上一级的短纤维除渣器中进行二次除渣,以此循环,最终获得的短纤维良浆送至短纤维桨池中备用;(4)通过至少三个中纤维除渣器依次对中纤维浆料进行除渣,位于下一级的中纤维除渣器产生的渣料回送至上一级的中纤维除渣器中进行二次除渣,将经过中纤维除渣器除渣而获得的中纤维良浆送中纤维盘磨处进行粗磨浆;将粗磨后的中纤维良浆送至第二反应釜内,并向反应釜内加入清水,釜内温度为70℃

80℃,对粗磨后的中纤维良浆进行二次软化处理;最后将二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锋刘志锋郝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顺裕纸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