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坝表孔连接大梁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2711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大坝表孔连接大梁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每相邻两个表孔闸墩顶侧之间设有多条互相平行的预制混凝土梁,每相邻两条预制混凝土梁之间组合形成的凹槽用于浇筑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相比于原先在表孔闸墩顶部架设底模板浇筑形成底部支撑结构,本专利直接通过吊装多条预制混凝土梁组装形成多个凹槽,直接向凹槽内浇筑混凝土,成型后形成一整块平板支撑结构,这中间完全去掉了模板预置和拆除的步骤,而预制混凝土梁的预制过程完全可以预先在地面直接进行,大大缩短了时间,可以加快后续连接大梁的浇筑施工过程,提高了表孔连接大梁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安全隐患。降低了施工安全隐患。降低了施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坝表孔连接大梁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电工程大坝混凝土施工
,具体地指一种大坝表孔连接大梁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电枢纽工程中大坝是最为重要的挡水建筑物,混凝土坝一般在河床坝段都设置有一定数量的表孔,以利在汛期宣泄洪水,保证枢纽工程建设运行正常。大坝表孔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且大坝施工过中孔后就应具备应对防洪度汛的能力,因此施工进度较为紧张,表孔连接大梁是表孔一线施工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弧门支绞受力结构,施工质量要求高,该部位施工占用直线工期,进度压力大,施工部位四面临空,安全风险高。现有的表孔连接大梁在浇筑施工前,均需要在表孔闸墩顶部提前预制模板,然后浇筑成型作为表孔连接大梁的底模,完成后又要拆除模板,最后才在底模上进行连接大梁浇筑施工过程,整个过程中,模板的预制和拆除均是在表孔闸墩上进行高空作业,其工作效率低而且安全隐患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大坝表孔连接大梁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能够去掉连接大梁底模施工中模板预置和拆除的步骤,提高表孔连接大梁施工效率,降低施工安全隐患。
[0004]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坝表孔连接大梁支撑结构,每相邻两个表孔闸墩顶侧之间设有多条互相平行的预制混凝土梁,每相邻两条预制混凝土梁之间组合形成的凹槽用于浇筑混凝土。
[0005]优选地,所述表孔闸墩顶侧设有牛腿,预制混凝土梁端部架设于牛腿上表面。
[0006]优选地,位于内侧的预制混凝土梁横截面为T型结构,位于边侧的预制混凝土梁横截面为L型结构。
[0007]优选地,每相邻的两条预制混凝土梁的连接位置处还铺设有土工布。
[0008]优选地,每相邻的两条预制混凝土梁的连接位置处为楔形结构。
[0009]优选地,每相对侧的两条预制混凝土梁端部上侧之间还预插有钢筋并彼此绑扎。
[0010]优选地,每相邻两条预制混凝土梁之间组合形成的凹槽深度为1

1.5m。
[0011]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上述大坝表孔连接大梁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提前规划好预制混凝土梁的施工工期,预制数量根据闸墩长度和连接大梁宽度指标进行确定;步骤2):预制混凝土梁内部设置钢筋,且钢筋横向伸出预制混凝土梁端部一定距离,吊耳提前预埋,备仓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步骤3):预制混凝土梁浇筑完成后一段时间拆模,然后用冲毛枪将表面进行冲毛成粗糙面,并养护一段时间;
步骤4):在表孔闸墩顶部施工至牛腿部位前,牛腿所在部位预置钢筋并备仓,然后与表孔闸墩顶部同步浇筑成型;步骤5):开展预制混凝土梁的吊装工作,横截面为T型结构的预制混凝土梁分布在中间,横截面为L型结构的预制混凝土梁 位于边侧;步骤6):预制混凝土梁两端搁放于表孔闸墩顶侧的牛腿上,每条预制混凝土梁并排平行放置,吊装完成后,将表面老混凝土进行凿毛,将相对侧两条预制混凝土梁端部上侧伸出的钢筋彼此绑扎在一起;步骤7):对多条预制混凝土梁彼此组合形成的凹槽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浇筑的混凝土高度为凹槽的深度,浇筑成型后为一体式的平板支撑结构,充当后续连接大梁浇筑施工的支撑底模;步骤8):整体施工完成后可在步骤7)形成的平板支撑结构上进行连接大梁浇筑施工过程。
[0012]优选地,在步骤6)和步骤7)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每相邻的两条预制混凝土梁的底部连接位置处铺设土工布,以防在凹槽内浇筑混凝土时发生漏浆的问题。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相比于原先在表孔闸墩顶部架设底模板浇筑形成底部支撑结构,本专利直接通过吊装多条预制混凝土梁组装形成多个凹槽,直接向凹槽内浇筑混凝土,成型后形成一整块平板支撑结构,这中间完全去掉了模板预置和拆除的步骤,而预制混凝土梁的预制过程完全可以预先在地面直接进行,大大缩短了时间,可以加快后续连接大梁的浇筑施工过程,提高了表孔连接大梁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安全隐患。
[0014]2、本专利技术可以保证大坝即使到表孔复杂结构后仍能够保证高强度施工,尽快形成表孔连接段,为支绞、弧门安装争取更多的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有效的缩短工期。
[0015]3、本专利技术预制梁安装方便、后期免于拆除,施工风险大大降低,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有力保障了施工现场安全。
附图说明
[0016]图1 为一种大坝表孔连接大梁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大坝表孔前侧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多个预制混凝土梁组合形成多个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相邻的两条预制混凝土梁之间铺设土工布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位于内侧的预制混凝土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位于一边侧的预制混凝土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位于另一边侧的预制混凝土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8]如图1至7所示,一种大坝表孔连接大梁支撑结构,每相邻两个表孔闸墩1顶侧之间设有多条互相平行的预制混凝土梁2,每相邻两条预制混凝土梁2之间组合形成的凹槽用于浇筑混凝土。
[0019]优选地,所述表孔闸墩1顶侧设有牛腿3,预制混凝土梁2端部架设于牛腿3上表面。在本实施例中,牛腿3也提前预置钢筋,备仓完成后可以与表孔闸墩1顶部同步浇筑成型。
[0020]优选地,位于内侧的预制混凝土梁2横截面为T型结构,位于边侧的预制混凝土梁2横截面为L型结构。如图所示,在组装过程中,呈T型结构的单个预制混凝土梁2本身为两个半凹槽结构,和相邻的T型结构的预制混凝土梁2组装后可以快速形成凹槽结构,相比于U型结构的槽体结构,T型结构的预制混凝土梁2形成的凹槽存在共边,大大节省了材料;而位于边侧的预制混凝土梁2横截面为L型结构可以进行收边。
[0021]优选地,每相邻的两条预制混凝土梁2的连接位置处还铺设有土工布4。这样设计后,可以防止在凹槽内浇筑混凝土时发生漏浆的问题。
[0022]优选地,每相邻的两条预制混凝土梁2的连接位置处为楔形结构。这样设计后可以导致凹槽的底部形成三角形凹槽,这样两条预制混凝土梁2的接触相比于平面接触更为紧密,而且也可以在三角形凹槽内填塞土工布4,以形成封堵,避免发生漏浆的问题。
[0023]优选地,每相对侧的两条预制混凝土梁2端部上侧之间还预插有钢筋5并彼此绑扎。这样可以使得多个表孔闸墩1之间的预制混凝土梁2能够彼此连接在一起,防止发生侧向移动。
[0024]优选地,每相邻两条预制混凝土梁2之间组合形成的凹槽深度为1

1.5m。本实施中,每相邻两条预制混凝土梁2之间组合形成的凹槽深度为1.2m,在对多条预制混凝土梁2彼此组合形成的凹槽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时,浇筑的高度即为1.2m。
[0025]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上述大坝表孔连接大梁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提前规划好预制混凝土梁2的施工工期,预制数量根据闸墩长度和连接大梁宽度指标进行确定;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坝表孔连接大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个表孔闸墩(1)顶侧之间设有多条互相平行的预制混凝土梁(2),每相邻两条预制混凝土梁(2)之间组合形成的凹槽用于浇筑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坝表孔连接大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孔闸墩(1)顶侧设有牛腿(3),预制混凝土梁(2)端部架设于牛腿(3)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坝表孔连接大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内侧的预制混凝土梁(2)横截面为T型结构,位于边侧的预制混凝土梁(2)横截面为L型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坝表孔连接大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相邻的两条预制混凝土梁(2)的连接位置处还铺设有土工布(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坝表孔连接大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相邻的两条预制混凝土梁(2)的连接位置处为楔形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坝表孔连接大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相对侧的两条预制混凝土梁(2)端部上侧之间还预插有钢筋(5)并彼此绑扎。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坝表孔连接大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条预制混凝土梁(2)之间组合形成的凹槽深度为1

1.5m。8.一种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大坝表孔连接大梁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提前规划好预制混凝土梁(2)的施工工期,预制数量根据闸墩长度和连接大梁宽度指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雨牟荣峰杨宁李率鸣李果晁燕安林星谭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