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江浅滩大型双壁钢围堰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2568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江浅滩大型双壁钢围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施工现场平面布置,钢围堰区段焊接支撑胎架,钢围堰直线段(A区)、钢围堰过渡段(B区)、钢围堰圆弧段(C区)以及现场原位拼装。将钢围堰分层、分块成标准节段,在桥位处下料后在支撑胎架上焊接,再利用履带吊在桥塔原位处吊装接高成型。采用本方法组合简便,安装效率高,施工安全、定位精确。定位精确。定位精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江浅滩大型双壁钢围堰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围堰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长江浅滩大型双壁钢围堰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悬索桥钢围堰的施工质量是确保悬索桥承台顺利施工的重要保障,同时也保证悬索桥主塔出水之前施工安全。目前行业内大型双壁钢围堰多采用厂内加工,浮运至桥位处后采用大吨位浮吊整体分层吊装钢围堰就位的施工方法。一方面,该方法需要600t以上大吨位浮吊,且施工周期长,不经济;另一方面,吊装施工对长江水位要求较高,且首节段定位难度大,接高焊接质量难保证。因此,亟需一种施工简单,安装效率高,能在长江浅滩精确定位钢围堰、同时保证其施工质量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施工简单,安装效率高,能在长江浅滩精确定位钢围堰、同时保证其施工质量的施工方法。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长江浅滩大型双壁钢围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在长江河流枯水期,在桥塔位置旁分别选定一块钢围堰结构临时加工场地及成品堆放区,然后在临时加工场地及成品堆放区周围修建材料运输便道,所述的材料运输便道与桥塔位置旁钢围堰拼装焊接施工现场连通,同时在设定的钢围堰的位置的外圈先填筑防洪土石围堰,其中防洪土石围堰的顶标高不低于封底混凝土标高;
[0007]步骤二、在所述的钢围堰结构临时加工场地进行钢围堰加工,所述的钢围堰为左右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圆弧段,两个弧形圆弧段段敞口端之间分别通过直线段连接,在每个直线段与两个圆弧段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过渡段,所述的过渡段的形状为通过有限元软件计算到达最佳受力状态后得到的形状,加工过程如下:
[0008]第一步,设定钢围堰加工尺寸:将钢围堰在高度上分为五层钢围堰单元分别加工,其中每层钢围堰单元按直线段、过渡段、圆弧段分成三个区段加工,圆弧段的圆心角在180度

360度之间,每个直线段分成两块直线分段加工,每个圆弧段均分为多块扇形分段加工,每一块扇形分段的圆心角度在30度

60度之间;
[0009]第二步,按照各个直线段、过渡段、圆弧段预先设定的尺寸在临时加工场地处分别制作各个直线段、过渡段、圆弧段的胎架模板,每个胎架模板的顶面形状与待加工的钢围堰的外层形状一致,然后在对应设置的胎架模板上完成每层的各个区段的各个分段的外层的加工,再在外层上焊接肋板,最后在肋板上焊接各个分段的内层;
[0010]步骤三、在防洪土石围堰内反开挖至封底混凝土标高处并找平;
[0011]步骤四、将直线段、过渡段、圆弧段依次通过材料运输便道运输至钢围堰拼装焊接施工处,然后利用吊车将组成第一层钢围堰单元的各个区段吊装吊放至钢围堰设定位置处,再将第一层钢围堰单元的各个区段之间进行焊接,最后在钢围堰内浇筑封底混凝土;
[0012]步骤五、依据步骤四的方法将第二层钢围堰单元的各个区段吊装后安装在第一层钢围堰单元的各个区段的对应位置的顶壁上,先将第二层钢围堰单元的各个区段底面与第一层钢围堰单元的各个区段焊接完成后,再进行第二层钢围堰单元的各个区段之间的焊接;
[0013]步骤六、重复步骤四和步骤五,依次完成第三层钢围堰单元至第五层钢围堰单元的吊装、焊接;
[0014]步骤七、在钢围堰内进行承台施工。
[00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利用长江浅滩季节性低水位空挡,在桥位处加工散拼区段,然后有序装配式吊装,由块成层、由层成整体,结构施工简单、高效,有效的解决了长江浅滩大型双壁钢围堰安装难的问题,同时降低设备租赁成本,缩短施工工期。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桥位处平面布置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钢围堰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钢围堰结构A

A断面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钢围堰结构B

B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2]如附图所示,一种长江浅滩大型双壁钢围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步骤一、如图1所示,在长江河流枯水期,在桥塔位置旁分别选定一块钢围堰结构临时加工场地3及成品堆放区4,然后在临时加工场地3及成品堆放区4周围修建材料运输便道5,所述的材料运输便道5与桥塔位置旁钢围堰1的拼装焊接施工现场连通,将在临时加工厂场地3加工完成的每块钢围堰板块储存于成品堆放区4,待需要使用时通过材料运输便道5运送至钢围堰1处拼装焊接,同时在设定的钢围堰1的位置的外圈先填筑防洪土石围堰6,所述的防洪土石围堰6的高度、尺寸根据桥梁建设位置处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其中防洪土石围堰6的顶标高不低于封底混凝土8标高,尺寸不小于钢围堰6;
[0024]步骤二、在所述的钢围堰结构临时加工场地3进行钢围堰加工,所述的钢围堰为左右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圆弧段,两个弧形圆弧段段敞口端之间分别通过直线段连接,在每个直线段与两个圆弧段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过渡段,所述的过渡段的形状为通过有限元软件计算到达最佳受力状态后得到的形状,加工过程如下:
[0025]第一步,设定钢围堰加工尺寸:将钢围堰1在高度上分为五层钢围堰单元a、b、c、d、e分别加工,其中每层钢围堰单元按直线段、过渡段B1(B2)、圆弧段分成三个区段加工,圆弧段的圆心角在180度

360度之间,每个直线段分成两块直线分段A1(A2)加工,每个圆弧段C1(C2)均分为多块(如可以为4块、六块)扇形分段加工,每一块扇形分段的圆心角度在30度

60度之间;
[0026]第二步,按照各个直线段、过渡段、圆弧段预先设定的尺寸在临时加工场地3处分别制作各个直线段、过渡段、圆弧段的胎架模板,每个胎架模板的顶面形状与待加工的钢围
堰的外层形状一致,然后在对应设置的胎架模板上完成每层的各个区段的各个分段的外层的加工,再在外层上焊接肋板,最后在肋板上焊接各个分段的内层;
[0027]步骤三、桥位处土石围堰内反开挖至封底混凝土8标高处并找平;
[0028]步骤四、将直线段、过渡段、圆弧段依次通过运输便道5运输至桥位处,然后利用吊车将组成第一层钢围堰单元的各个区段吊装吊放至钢围堰设定位置处,再将第一层钢围堰单元的各个区段之间进行焊接,最后在钢围堰内浇筑封底混凝土8(厚度可以为3m)。
[0029]步骤五、依据步骤四的方法将第二层钢围堰单元的各个区段吊装后安装在第一层钢围堰单元的各个区段的对应位置的顶壁上,先将第二层钢围堰单元的各个区段底面与第一层钢围堰单元的各个区段焊接完成后,再进行第二层钢围堰单元的各个区段之间的焊接;
[0030]步骤六、步骤五,依次完成第三层钢围堰单元至第五层钢围堰单元的吊装、焊接;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江浅滩大型双壁钢围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长江河流枯水期,在桥塔位置旁分别选定一块钢围堰结构临时加工场地及成品堆放区,然后在临时加工场地及成品堆放区周围修建材料运输便道,所述的材料运输便道与桥塔位置旁钢围堰拼装焊接施工现场连通,同时在设定的钢围堰的位置的外圈先填筑防洪土石围堰,其中防洪土石围堰的顶标高不低于封底混凝土标高;步骤二、在所述的钢围堰结构临时加工场地进行钢围堰加工,所述的钢围堰为左右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圆弧段,两个弧形圆弧段段敞口端之间分别通过直线段连接,在每个直线段与两个圆弧段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过渡段,所述的过渡段的形状为通过有限元软件计算到达最佳受力状态后得到的形状,加工过程如下:第一步,设定钢围堰加工尺寸:将钢围堰在高度上分为五层钢围堰单元分别加工,其中每层钢围堰单元按直线段、过渡段、圆弧段分成三个区段加工,圆弧段的圆心角在180度

360度之间,每个直线段分成两块直线分段加工,每个圆弧段均分为多块扇形分段加工,每一块扇形分段的圆心角度在30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浩古佩胜刘传东吴宝初朱军杨毅辉熊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