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力操运动有效性的检测方法、存储介质及相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2350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康复护理领域,公开了拉力操运动有效性的检测方法,能够能够对实现拉力操的有效性进行准确且实时的监测,步骤为:首先,基于拉力带选择指令设置单位长度变化力值、完成拉力阈值、理论拉伸时间、理论持续时间以及理论复原时间;接着,基于实时拉力信号得到实时拉伸时间、实时拉力峰值、实时持续时间以及实时复原时间,并得到拉伸误差值、持续误差值,复原误差值;最后,若拉伸误差值和复原误差值均小于第一误差值,及持续误差值小于第二误差值,并且实时拉力峰值大于等于完成拉力阈值,则判定拉伸动作有效。基于上述检测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拉力操运动有效性检测存储介质及相关装置。相关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力操运动有效性的检测方法、存储介质及相关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属于康复护理领域,具体涉及拉力操运动有效性的检测方法、存储介质及相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拉力带可以训练力量、稳定性,也可以进行伸展,是个全身性的辅助器材。拉力带的阻力方向可以较为自由地进行调整,由固定点与拉力方向而定。其阻力大小由拉力带的磅数、手握拉力带的长短、拉力带的紧绷程度等因素决定。拉力带已在医疗康复、专业训练以及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等各个领域之中广泛应用,郭华平、洪峰、Chen SC等人通过研究,发现拉力带抗阻锻炼能够直接协助自身的肌肉力量与身体素质的提高,同时针对某些患者肌肉收缩功能、上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锻炼也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与发展前景。Naile、刘新舟、赵静等人以WHO对于生命质量的认定为基础进行研究,发现拉力带抗阻锻炼可以通过改善不同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状况、日常活动能力、睡眠质量等这些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来达到一个间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效果。因此,当下拉力带作为抗阻运动的锻炼形式之一,已能在协助用户功能锻炼及帮助提升生活质量层面得到印证。
[0003]抗阻运动对抗阻锻炼的使用患者(以下简称使用患者)的力量的增强以及健康促进有较好的效果因而拉力带受到广泛的推崇,但相较于传统抗阻锻炼方式,目前拉力带抗阻锻炼因其便捷性、适用范围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康复、专业训练等各个领域之中。
[0004]在现有的智能拉力器运动装置的研究中发现,许多装置从拉力器的外观结构或内在信号处理中实现了部分智能化,但由于实际拉力操的有效性较为抽象,因此,无法对其进行准确检测并进行实时监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研究发现,拉力操由拉伸动作组成,而拉伸动作为将拉力带拉伸预定长度时保持并复原的连续动作,决定拉伸动作是否达标在于拉伸动作中拉伸时间、持续时间、复原时间以及拉力保持时拉力是否达到预设的力,因此,通过对拉伸时间、持续时间、复原时间以及拉力保持时拉力是否达到预设的力的数据反馈即能实现拉力操的有效性的准确反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拉力操运动有效性的检测方法、存储介质及相关装置,通过对拉伸时间、持续时间、复原时间以及拉力保持时拉力是否达到预设的力的数据反馈并检测,从而能够对实现拉力操的有效性进行准确且实时的监测。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为:
[0008]拉力操运动有效性的检测方法,拉力操由通过拉力带完成的拉伸动作组成,拉伸动作为将拉力带拉伸预定长度时保持并复原的连续动作,以将拉力带拉伸预定长度的过程时间作为拉伸时间,以将拉力带拉伸预定长度后的拉力保持时间作为持续时间,以将拉力带复原的时间作为复原时间,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9]步骤S1:设置拉力带选择指令,该指令用于设定选取的拉力带在拉伸单位长度时对应的单位长度变化力值,并将该拉力带作为当前拉力带;
[0010]步骤S2:设置拉力操选择指令,该指令用于设定选取的拉力操对应的拉伸动作,并将该动作作为当前拉伸动作,基于步骤S1中单位长度变化力值设置与当前拉伸动作中将当前拉力带拉伸预定长度时对应的完成拉力阈值;
[0011]步骤S3:根据步骤S2中当前拉伸动作设定动作的理论拉伸时间、理论持续时间以及理论复原时间;
[0012]步骤S4:拉力操开始后,根据接收到的由传感器传送的实时拉力信号得到实时拉伸时间、实时拉力峰值、实时持续时间以及实时复原时间;
[0013]步骤S5:根据步骤S3和步骤S4获得的数据得到实时拉伸时间与理论拉伸时间的拉伸误差值、实时持续时间与理论持续时间的持续误差值,实时复原时间与理论复原时间的复原误差值;
[0014]步骤S6:若拉伸误差值和复原误差值均小于预设的第一误差值、及持续误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二误差值以及实时拉力峰值大于等于完成拉力阈值,则判定拉伸动作有效。
[0015]优选地,拉力操由多个拉伸动作组成,在步骤S2中,基于拉力操选择指令设置与选取的拉力操的当前拉伸动作的数量,并作为预定数量,且对每个当前拉伸动作均对应设置完成拉力阈值;对每个拉伸动作在步骤S3中设定拉伸动作的理论拉伸时间、理论持续时间以及理论复原时间。
[0016]进一步地,上述拉力操运动有效性的检测方法还包括步骤S7:在拉力操训练过程中,重复步骤S4至S6,对每个拉伸动作经过步骤S6判定是否有效后,统计预定数量的拉伸动作中有效拉伸动作的数量占比。
[0017]优选地,在步骤S2中,拉力操选择指令根据单位长度变化力值设置初始拉力阈值,设置拉力调节指令,该指令通过调整初始拉力阈值从而对完成拉力阈值进行设置。
[0018]进一步地,拉力调节指令由拉力上调指令和拉力下调指令,拉力调节指令用于以预定单位拉力值度对初始拉力阈值进行增益调节或者减损调整。
[0019]拉力操运动有效性检测存储介质,其上存储的处理程序,其特征在于,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拉力操运动有效性的检测方法。
[0020]一种拉力操运动有效性检测电子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处理程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处理程序时,所述拉力操运动有效性检测电子装置用于实施权利要求1

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拉力操运动有效性的检测方法。
[0021]拉力操运动有效性的检测装置,与当前拉力带配合,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拉力操运动有效性检测电子装置;检测装置主体,具有一体成型的装置本体及分别位于装置本体的对应两侧的拉力带拉手和手持拉手;按钮组件和达标提示灯,均设置在装置本体上,以及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拉力带拉手上,其中,按钮组件包括拉力带选择按钮和拉力操选择按钮,拉力带选择按钮用于设置拉力带选择指令,拉力操选择按钮用于设置拉力操选择指令,拉力带的一端设置在拉力带拉手上,且拉力带对压力传感器形成包绕,压力传感器用于将受到的当前拉力带的实时压力转化并向拉力操运动有效性检测电子装置发出实时拉力信号,当实时拉力峰值大于等于完成拉力阈值时,达标提示灯进行灯光提示。
[0022]优选地,上述的拉力操运动有效性的检测装置还包括显示器,用于对当前拉力带对拉力带拉手施加的实时压力进行可视化显示;以及扬声器。
[0023]优选地,按钮组件还包括拉力带选择页面调出按钮、拉力操选择页面调出按钮、上按钮、下按钮、微增益按钮、微减损按钮以及达标度查询按钮。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1.因为本专利技术的拉力操运动有效性的检测方法为:首先,基于拉力带选择指令设置单位长度变化力值、完成拉力阈值、理论拉伸时间、理论持续时间以及理论复原时间;接着,基于实时拉力信号得到实时拉伸时间、实时拉力峰值、实时持续时间以及实时复原时间,并得到拉伸误差值、持续误差值,复原误差值;最后,若拉伸误差值和复原误差值均小于第一误差值,及持续误差值小于第二误差值,并且实时拉力峰值大于等于完成拉力阈值,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拉力操运动有效性的检测方法,拉力操由通过拉力带完成的拉伸动作组成,拉伸动作为将拉力带拉伸预定长度时保持并复原的连续动作,以将拉力带拉伸预定长度的过程时间作为拉伸时间,以将拉力带拉伸预定长度后的拉力保持时间作为持续时间,以将拉力带复原的时间作为复原时间,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设置拉力带选择指令,该指令用于设定选取的拉力带在拉伸单位长度时对应的单位长度变化力值,并将该拉力带作为当前拉力带;步骤S2:设置拉力操选择指令,该指令用于设定选取的所述拉力操对应的拉伸动作,并将该动作作为拉力带拉伸动作,基于步骤S1中所述单位长度变化力值设置与所述当前拉伸动作中将当前拉力带拉伸预定长度时对应的完成拉力阈值;步骤S3:根据步骤S2中所述当前拉伸动作设定动作的理论拉伸时间、理论持续时间以及理论复原时间;步骤S4:拉力操开始后,根据接收到的由传感器传送的实时拉力信号得到实时拉伸时间、实时拉力峰值、实时持续时间以及实时复原时间;步骤S5:根据步骤S3和步骤S4获得的数据得到所述实时拉伸时间与所述理论拉伸时间的拉伸误差值、所述实时持续时间与所述理论持续时间的持续误差值,所述实时复原时间与所述理论复原时间的复原误差值;步骤S6:若所述拉伸误差值和所述复原误差值均小于预设的第一误差值、及所述持续误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二误差值以及所述实时拉力峰值大于等于所述完成拉力阈值,则判定所述拉伸动作有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力操运动有效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拉力操由多个拉伸动作组成,在步骤S2中,基于所述拉力操选择指令设置与选取的拉力操的所述当前拉伸动作的数量,并作为预定数量,且对每个当前拉伸动作均对应设置完成拉力阈值;对每个拉伸动作在步骤S3中设定该拉伸动作的理论拉伸时间、理论持续时间以及理论复原时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力操运动有效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7:在拉力操训练过程中,重复步骤S4至S6,对每个拉伸动作经过步骤S6判定是否有效后,统计所述预定数量的拉伸动作中有效拉伸动作的数量占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力操运动有效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拉力操选择指令根据所述单位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伟波朱颖逸程康耀王惠黄雨荷张瑞玉程雯婕彭琬芯于颖周周叶文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