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建软件架构模型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2057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构建软件架构模型的方法,包括:步骤1:基于基础技术以及通用基础功能,构建核心层;步骤2:构建产品层,并基于产品的业务要求,开发出标准化的产品原型;步骤3:构建项目层,并基于项目定制业务需求,开发出符合特定用户需求的定制化项目;步骤4:基于构建的核心层、产品层、项目层以及对应的开发结果,获得软件架构模型,改变了以往一条产品线只能满足特定用户需求的弊端,实现了利用现有基础功能构建软件架构模型的目的。基础功能构建软件架构模型的目的。基础功能构建软件架构模型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构建软件架构模型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软件架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构建软件架构模型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软件公司内部,通常会有多个产品线,每个产品线因业务、技术、团队等因素的差异化,可能会选择相同的技术架构,也可能会选择不同的技术架构。
[0003]当多个产品线采用同一技术架构研发时,通常的做法是: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将所采用的技术进行集成、封装,提取出一套公用的解决方案,形成本公司的技术架构体系,提供到各个产品线使用,并根据各个产品的使用反馈情况不断升级完善自有技术架构体系。其中,用户、角色、组织机构、工作流引擎和消息通知等是技术架构体系中的必备基础功能。各产品线在采用此技术架构体系的基础上,根据自身产品业务需求,再行开发本产品标准化功能;同时用户、角色、组织机构等基础功能不一定完全适用于每个产品线,此时各产品线需要针对这些基础功能进行定制化开发。
[0004]当某一产品线的标准化产品,不能满足所有客户需求时,就需要根据客户需求对标准化产品进行定制化开发。定制化开发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调整标准化产品中的原有功能;二是增加新的功能。
[0005]鉴于以上情况,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合适架构模型能够同时满足在核心层、产品层和项目层,以较小侵入性、高可维护性及高可复用性来解决不同层面定制化需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构建软件架构模型的方法,用以根据用户提供的业务要求,由核心层提供生产需要的基础功能,产品层根据业务要求所需开发出符合特定用户需求的产品原型,在项目层中获得软件构架模型,由三个功能层所提供的开发结果开发出符合用户需求的定制化项目,且所制定的项目中生成的新功能和核心层中的基础功能可以重复使用,改变了以往一条产品线只能满足特定用户需求的弊端,实现了利用现有基础功能构建软件架构模型的目的。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构建软件架构模型的方法包括:
[0008]步骤1:基于基础技术以及通用基础功能,构建核心层;
[0009]步骤2:构建产品层,并基于产品的业务要求,开发出标准化的产品原型;
[0010]步骤3:构建项目层,并基于项目定制业务需求,开发出符合特定用户需求的定制化项目;
[0011]步骤4:基于构建的核心层、产品层、项目层以及对应的开发结果,获得软件架构模型。
[0012]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
[0013]所述核心层包括:
[0014]基础框架、基础接口、功能存储单元;
[0015]其中,所述基础框架包括进行产品和项目研发的基础技术用法;
[0016]所述基础接口基于产品的输出形式,为所述产品匹配数据接口;
[0017]所述功能存储单元存储从不同的所述产品的输出目的所属类别中提取的可通用的基础功能并编辑对应的功能标码。
[0018]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
[0019]构建产品层,并基于产品的业务要求,开发出标准化的产品原型,包括:
[0020]判断所述核心层的功能是否满足所述业务要求;
[0021]若满足,继承所述核心层的基础技术以及通用基础功能;
[0022]否则,基于产品的业务要求,对所述核心层的功能进行定制化;
[0023]当定制化后的功能,满足所述业务要求后,获取所述产品层的技术构架,开发所述产品新的标准化功能需求,进而获得标准化的产品原型。
[0024]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
[0025]当定制化后的功能,满足所述业务要求后,获取所述产品层的技术构架,开发所述产品新的标准化功能需求,包括:
[0026]基于所述业务要求,获取所述产品的最终输出形式以及所述产品不同阶段的输出目的;
[0027]根据所述最终输出形式,确定基础接口,并匹配对应的数据接口,并反馈验证所述数据接口的验证输出形式;
[0028]当所述最终输出形式与验证输出形式一致时,判定匹配成功,并提取与所述基础功能的输出目的相同的产品阶段,并获取相同的产品阶段的对应基础功能的功能标码;
[0029]同时,判断是否存在未进行功能标码的产品阶段;
[0030]若存在,将对应产品阶段定义为新阶段,且设定对应的功能标码为零码,并将不同阶段的功能标码和零码依次连接,获取所述产品的第一生产标码;
[0031]否则,获取所述产品的第二生产标码,并获取所述第二生产标码对应的基础功能,并将对应的基础功能放置在技术构架内进行组合,获取新的标准化功能需求;
[0032]获取所述第一生产标码中的非零码所对应的基础功能,同时获取所述零码对应的新阶段;
[0033]基于所述新阶段的相邻两阶段的运行模式,判断所述新阶段的运行模式;
[0034]匹配与所述新阶段的运行模式相似的基础功能,并消除所述基础功能所包含的附加功能,定义为原始功能;
[0035]判断所述新阶段的输出目的,并基于所述输出目的确定所述新阶段的生产数据,添加到所述原始功能上;
[0036]确定所述生产数据的容量,调整所述原始功能的输入端的输入速率;
[0037]获取与所述新阶段相邻的前一阶段的第一运行时间,调整所述原始功能的总运行时间获取实验新功能;
[0038]运行实验新功能,检验所述实验新功能的输出结果;
[0039]同时获取预计检验时长和实际检验时长,获取两个时长之间的差值并进行衰减,获取所述实验新功能的修正时间,基于所述修正时间调整所述实验新功能的运行通道的宽度;
[0040]根据衰减结果获取检验过程中运行停顿时长高于标准时长的低效区域;
[0041]匹配与所述低效区域处理方式相同的基础功能,并添加到所述实验新功能对应的位置上,获取新功能;
[0042]最后将所述非零码所对应的基础功能以及新功能放置在所述技术框架内,获取新的标准化功能需求。
[0043]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
[0044]构建项目层,并基于项目定制业务需求,开发出符合特定用户需求的定制化项目,包括;
[0045]判断所述核心层、产品层的功能是否满足业务需求;
[0046]若是,根据业务需求进行相应的操作;
[0047]若不是,调整所述产品层生成的新标准化功能需求;
[0048]同时,提取所述产品层生成的新功能中多次应用的补充功能;
[0049]获取生成次数高于预设次数的补充功能;
[0050]检测项目层到核心层的反馈路径的传输时长,调整反馈路径宽度;
[0051]将所述补充功能作为基础功能反馈到所述核心层进行存储。
[0052]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
[0053]将所述补充功能作为基础功能反馈到所述核心层进行存储,包括:
[0054]获取所述新功能所对应的数据接口;
[0055]根据所述数据接口确定所述新功能的应用场景;
[0056]提取所述新功能的运行程序,绘制所述运行程序的树状流程图,提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构建软件架构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基于基础技术以及通用基础功能,构建核心层;步骤2:构建产品层,并基于产品的业务要求,开发出标准化的产品原型;步骤3:构建项目层,并基于项目定制业务需求,开发出符合特定用户需求的定制化项目;步骤4:基于构建的核心层、产品层、项目层以及对应的开发结果,获得软件架构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建软件架构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核心层包括:基础框架、基础接口、功能存储单元;其中,所述基础框架包括进行产品和项目研发的基础技术用法;所述基础接口基于产品的输出形式,为所述产品匹配数据接口;所述功能存储单元存储从不同的所述产品的输出目的所属类别中提取的可通用的基础功能并编辑对应的功能标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建软件架构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构建产品层,并基于产品的业务要求,开发出标准化的产品原型,包括:判断所述核心层的功能是否满足所述业务要求;若满足,继承所述核心层的基础技术以及通用基础功能;否则,基于产品的业务要求,对所述核心层的功能进行定制化;当定制化后的功能,满足所述业务要求后,获取所述产品层的技术构架,开发所述产品新的标准化功能需求,进而获得标准化的产品原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构建软件架构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定制化后的功能,满足所述业务要求后,获取所述产品层的技术构架,开发所述产品新的标准化功能需求,包括:基于所述业务要求,获取所述产品的最终输出形式以及所述产品不同阶段的输出目的;根据所述最终输出形式,确定基础接口,并匹配对应的数据接口,并反馈验证所述数据接口的验证输出形式;当所述最终输出形式与验证输出形式一致时,判定匹配成功,并提取与所述基础功能的输出目的相同的产品阶段,并获取相同的产品阶段的对应基础功能的功能标码;同时,判断是否存在未进行功能标码的产品阶段;若存在,将对应产品阶段定义为新阶段,且设定对应的功能标码为零码,并将不同阶段的功能标码和零码依次连接,获取所述产品的第一生产标码;否则,获取所述产品的第二生产标码,并获取所述第二生产标码对应的基础功能,并将对应的基础功能放置在技术构架内进行组合,获取新的标准化功能需求;获取所述第一生产标码中的非零码所对应的基础功能,同时获取所述零码对应的新阶段;基于所述新阶段的相邻两阶段的运行模式,判断所述新阶段的运行模式;匹配与所述新阶段的运行模式相似的基础功能,并消除所述基础功能所包含的附加功能,定义为原始功能;
判断所述新阶段的输出目的,并基于所述输出目的确定所述新阶段的生产数据,添加到所述原始功能上;确定所述生产数据的容量,调整所述原始功能的输入端的输入速率;获取与所述新阶段相邻的前一阶段的第一运行时间,调整所述原始功能的总运行时间获取实验新功能;运行实验新功能,检验所述实验新功能的输出结果;同时获取预计检验时长和实际检验时长,获取两个时长之间的差值并进行衰减,获取所述实验新功能的修正时间,基于所述修正时间调整所述实验新功能的运行通道的宽度;根据衰减结果获取检验过程中运行停顿时长高于标准时长的低效区域;匹配与所述低效区域处理方式相同的基础功能,并添加到所述实验新功能对应的位置上,获取新功能;最后将所述非零码所对应的基础功能以及新功能放置在所述技术框架内,获取新的标准化功能需求。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震张京日张宪涛徐伟于明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三维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