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复合微生物治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31934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复合微生物治理系统及方法,包括有缓冲仓,所述缓冲仓的后端设置有过滤仓,所述过滤仓的两侧设置有垃圾储存仓,所述垃圾储存仓的后端设置有净化仓,所述缓冲仓的前端、过滤仓的后端以及净化仓的后侧均设置有闸门,所述过滤仓的前端两侧均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缓冲仓的后侧两端均设置有翻转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将污染水源引流至缓冲仓内,缓冲仓后侧的过滤仓可以对水源进行过滤,过滤仓前侧两端的第一过滤板呈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复合微生物治理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环境治理
,具体为一种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复合微生物治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城市河道及相对开放的水域氨氮指标高居不下,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对人类居家条件和城市环境带来严重影响。目前,水环境治理主要通过截污减排、提高水体净化、清淤、生物修复等几方面的技术手段开展进行。其中生物修复中的微生物修复技术,通过投加微生物菌剂,如利用硝化和反硝化细菌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氮素污染,能够有效净化污染水源,快速提高水体质量。微生物修复技术因其投资小、效果好、能耗低、不造成二次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0003]但是,现有的水环境治理技术手段中,在对水源进行过滤时,普遍存在不能高效去除水源内漂浮垃圾的问题,使得漂浮垃圾堵塞滤板,从而影响水体的净化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水环境治理治理过程中,在对水源进行过滤时,不能高效去除水源内的漂浮垃圾,使得漂浮垃圾将滤板堵塞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复合微生物治理系统及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复合微生物治理系统及方法,包括有缓冲仓,所述缓冲仓的后端设置有过滤仓,所述过滤仓的两侧设置有垃圾储存仓,所述垃圾储存仓的后端设置有净化仓,所述缓冲仓的前端、过滤仓的后端以及净化仓的后侧均设置有闸门,所述过滤仓的前端两侧均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缓冲仓的后侧两端均设置有翻转装置,所述垃圾储存仓的内部均设置有垃圾车。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净化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管。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净化仓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喷射装置,所述输送管的一端分别与对于喷射装置固定连接。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翻转装置包括转轴和第一连接件,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在缓冲仓的后端两侧上端,所述转轴上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框架,所述第一固定框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板。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第二过滤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分别固定连接在缓冲仓后端两侧下端,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分别与对应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闸门包括第二固定框架,所述第二固定框架的内部下端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框架,所述密封框架之间滑动连接有阻隔板,所述第二固定框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第二固定框架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下端与第二固定框架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与阻隔板螺纹连接。
[0016]一种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复合微生物治理系统及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水质检测

水源引流

水源过滤

微生物溶液配置

水源净化;
[0017]所述水质检测为在待处理水源进行水样抽取,对水样进行检测,获得水质数据;
[0018]所述水源引流为将待处理水源引流至缓冲仓的内部;
[0019]所述水源过滤为水源进入缓冲仓后,经过第一过滤板的过滤进入到过滤仓的内部;
[0020]所述微生物溶液配置为根据水质数据选择微生物,并制取微生物溶液,将微生物溶液置于储液箱内;
[0021]所述水源净化为水源经过过滤后,进入到净化仓内,水泵将储液箱内的微生物溶液经过输送管注入到喷射装置的内部,再经过喷射装置将微生物溶液喷射到净化仓的内部对水源进行净化。
[0022]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1、本专利技术中,将污染水源引流至缓冲仓内,缓冲仓后侧的过滤仓可以对水源进行过滤,过滤仓前侧两端的第一过滤板呈60
°
夹角安装,不与水流正面接触,可以减少漂浮垃圾的堵塞,设置的翻转装置可以将缓冲仓后侧的漂浮垃圾转移到垃圾车内,减少漂浮物垃圾的堆积。
[0024]2、本专利技术中,水源在引流后,闸门会对水流进行隔断,对污水进行分批、分区过滤净化,可以有效的提高水处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翻转装置转移漂浮物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缓冲仓、过滤仓、垃圾储存仓和净化仓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翻转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闸门结构示意图。
[0030]图例说明:
[0031]1、缓冲仓;2、过滤仓;3、垃圾储存仓;4、净化仓;5、闸门;6、第一过滤板;7、翻转装置;8、垃圾车;9、储液箱;10、水泵;11、输送管;12、喷射装置;13、支撑架;14、转轴;15、开口;16、第一连接件;17、液压缸;18、第二连接件;19、第一固定框架;20、第二过滤板;21、第二固定框架;22、密封框架;23、阻隔板;24、伺服电机;25、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参照图1

5,一种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复合微生物治理系统及方法,包括有缓冲仓1,缓冲仓1的后端设置有过滤仓2,过滤仓2的两侧设置有垃圾储存仓3,垃圾储存仓3的后端设置有净化仓4,缓冲仓1的前端、过滤仓2的后端以及净化仓4的后侧均设置有闸门5,过滤仓2的前端两侧均开设有开口15,开口15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板6,缓冲仓1的后侧两端均设置有翻转装置7,垃圾储存仓3的内部均设置有垃圾车8。
[0034]进一步的,净化仓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液箱9,储液箱9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水泵10,水泵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管11,设置的净化仓4用于对水源进行微生物净化,设置的水泵10可以将储液箱9内的微生物溶液经过输送管11输送到喷射装置12内。
[0035]进一步的,净化仓4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3,支撑架13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喷射装置12,输送管11的一端分别与对于喷射装置12固定连接,喷射装置12可以将微生物溶液喷射到净化仓4内。
[0036]进一步的,翻转装置7包括转轴14和第一连接件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复合微生物治理系统及方法,包括有缓冲仓(1),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仓(1)的后端设置有过滤仓(2),所述过滤仓(2)的两侧设置有垃圾储存仓(3),所述垃圾储存仓(3)的后端设置有净化仓(4),所述缓冲仓(1)的前端、过滤仓(2)的后端以及净化仓(4)的后侧均设置有闸门(5),所述过滤仓(2)的前端两侧均开设有开口(15),所述开口(15)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板(6),所述缓冲仓(1)的后侧两端均设置有翻转装置(7),所述垃圾储存仓(3)的内部均设置有垃圾车(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复合微生物治理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仓(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液箱(9),所述储液箱(9)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水泵(10),所述水泵(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管(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复合微生物治理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仓(4)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3),所述支撑架(13)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喷射装置(12),所述输送管(11)的一端分别与对于喷射装置(12)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复合微生物治理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7)包括转轴(14)和第一连接件(16),所述转轴(14)固定连接在缓冲仓(1)的后端两侧上端,所述转轴(14)上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框架(19),所述第一固定框架(1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板(2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环境治理的复合微生物治理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板(2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件(18),所述第一连接件(16)分别固定连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庆飞韦兴迪欧二绫韦鑫李亚娇舒健虹刘正书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草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