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抗折强度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1930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抗折强度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超高性能混凝土,按重量份计,包括氧化石墨烯、金属纤维、胶凝材料10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抗折强度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高抗折强度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和水等原材料,通过人工搅拌或强制搅拌混合而成的人工建筑材料,在凝结硬化后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被广泛的应用在房屋、道路、桥梁等建筑结构中。近年来,随着经济和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超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等特殊建筑结构或设施的出现,普通混凝土由于其抗拉强度低、自重大、恶劣环境(例如高温、极寒)条件下耐久性差等缺点,难以满足特殊建筑结构或设施的需要。因此,建筑领域对混凝土提出了更高的力学性能、更好的耐久性的要求,这些要求促使了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的出现和发展,目前国际上通常定义UHPC为抗压强度大于150MPa的水泥基材料。
[0003]与普通混凝土相比,UHPC的区别在于其抗折强度高,通常7天对应的抗折强度大于20MPa,这主要得益于UHPC中纤维的掺入,在一定范围内,纤维用量增加,UHPC的抗折强度提高。钢纤维由于其非常高的抗拉强度成为提升UHPC性能的首选,而当钢纤维用量过高时,钢纤维在基体中的分布不均导致UHPC的力学性能反而降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者们尝试采用控制基体的流变性和控制钢纤维的流动方向等方法,改善纤维在基体中的分布,提高UHPC的力学性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有技术也记载了提高UHPC基体的抗折强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UHPC的抗弯性能。提高UHPC抗折强度的技术措施除了对纤维的种类进行优化选择外,通常的做法为掺入纳米材料、调节UHPC中纤维的分布等技术措施,如掺入纳米SiO2、纳米CaCO3等提高UHPC的抗弯性能,再或者通过磁场控制UHPC中钢纤维的排布方向改变钢纤维在基体中的流向。但现有技术中的UHPC抗折强度一般低于30MPa,特别是冻融循环的动弹性模量下降显著(冻融循环的动弹性模量用于衡量UHPC抗高温、低温的性能)。
[0004]因此,提供一种不仅抗折强度高,而且抗高温、低温性能好的超高性能混凝(UHPC),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高抗折强度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的7天对应的抗折强度大于31MPa,甚至可超过40MPa,且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抗高温、低温性能良好,冻融循环的动弹性模量损失极少。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通过各组分(组分中包括氧化石墨烯和金属纤维)用量的合理搭配,以及使用特定装置(装置的出料口高度不超过10mm),改善金属纤维(例如钢纤维)在超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定向分布,从而显著提高了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和抗高温、低温性能,整体上显著提高了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机械性能和耐候
性(耐高温、耐低温性能)。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高抗折强度的超高性能混凝土。
[0008]具体的,一种高抗折强度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按重量份计,包括氧化石墨烯、金属纤维、胶凝材料1020

1035份、砂1122

1139份;所述胶凝材料包括水泥613

620份、硅灰152.75

155.5份、粉煤灰204

207份和矿渣粉50.25

52.5份;所述氧化石墨烯的含量为所述凝胶材料的重量的0.01

0.3%;所述金属纤维的体积为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的体积的1.2

2.5%。
[0009]优选的,一种高抗折强度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按重量份计,包括氧化石墨烯、金属纤维、胶凝材料1025

1030份、砂1127.5

1133份;所述胶凝材料包括水泥615

618份、硅灰153.75

154.5份、粉煤灰205

206份和矿渣粉51.25

51.5份;所述氧化石墨烯的含量为所述凝胶材料的重量的0.01

0.03%;所述金属纤维的体积为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的体积的1.5

2%。
[0010]优选的,所述氧化石墨为纳米氧化石墨烯片。
[0011]优选的,所述纳米氧化石墨烯片的片层厚度为0.5

2.5nm,主要的片层直径为0.5

12μm;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纳米氧化石墨烯片的片层厚度为0.5

2nm,主要的片层直径为0.5

10μm。所述纳米氧化石墨烯片的纯度>99%,单层率>91%,表面有大量含氧基团,具有良好的亲水性,不导电。
[0012]优选的,所述金属纤维为钢纤维。使用钢纤维,有助于提升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和耐候性。
[0013]优选的,所述钢纤维的长度为11

18mm,直径为0.16

0.28mm;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钢纤维的长度为12

16mm,直径为0.18

0.25mm。
[00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钢纤维为镀铜钢纤维,抗拉强度可达到2800MPa。
[0015]优选的,所述为硅酸盐水泥,例如牌号为P.O.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采用硅酸盐水泥与聚羧酸系减水剂相容性良好。
[0016]优选的,所述硅灰的平均粒径为0.05

0.2nm;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硅灰的平均粒径为0.08

0.1nm。
[0017]优选的,所述硅灰的比表面积大于15m2/g;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硅灰的比表面积大于16m2/g。
[0018]优选的,所述硅灰的颜色为灰白色。
[0019]优选的,所述粉煤灰为I级粉煤灰。所述粉煤灰的颜色为黑色。
[0020]优选的,所述矿渣粉为市售的普通矿渣粉;进一步优选为白色的S95级矿渣粉。
[0021]优选的,所述砂为石英砂;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砂包括粗颗粒石英砂、中颗粒石英砂和细颗粒石英砂;所述粗颗粒石英砂的粒径为0.85

2mm;所述中颗粒石英砂的粒径为0.425

0.85mm;所述细颗粒石英砂的粒径为0.212

0.425mm。
[0022]优选的,所述砂的重量含量与凝胶材料的重量含量比为1.08

1.1:1(也可称为砂胶比)。
[0023]优选的,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还包括溶剂、减水剂。
[0024]优选的,所述溶剂为水。
[0025]优选的,所述减水剂包括聚羧酸系减水剂。
[0026]优选的,所述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氧化石墨烯、金属纤维、胶凝材料1020

1035份、砂1122

1139份;所述胶凝材料包括水泥613

620份、硅灰152.75

155.5份、粉煤灰204

207份和矿渣粉50.25

52.5份;所述氧化石墨烯的含量为所述凝胶材料的重量的0.01

0.3%;所述金属纤维的体积为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的体积的1.2

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凝材料包括水泥615

618份、硅灰153.75

154.5份、粉煤灰205

206份和矿渣粉51.25

51.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石墨烯为纳米氧化石墨烯片;所述纳米氧化石墨烯片的片层厚度为0.5

2.5nm,片层直径为0.5

12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纤维为钢纤维;所述钢纤维的长度为11

18mm,直径为0.16

0.28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玉友鲁权陈松刘长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高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