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根据亮度对子域数量进行调整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1718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显示装置,接收表示多个象素的输入图象信号和通过将输入图象信号的每一场分为多个加权子域而在显示器(24)上显示输入图象信号的亮度,每一子域具有表示该子域的亮度的相应加权值,显示装置以多个各自的亮度灰度显示等级(K)之一显示每个象素,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环境亮度检测装置(52),用于对显示输入图象信号的显示器(24)周围的环境亮度进行检测;    图象特性确定装置(30),用于根据检测到的显示器周围的环境亮度来确定每一场被分成的子域的数量(Z)和加权放大系数(N);    加权设置装置(34),用于将每个子域的加权值乘以加权放大系数(N);    其特征在于,所述图象特性确定装置(30)相对于显示器周围的环境亮度的增加而减少子域的数量(Z)和增加加权放大系数(N);    从而使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器周围的环境亮度的变化不影响灰度显示等级(K)的数值。(*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是一个等离子体显示屏(PDP)和数字微反射镜器件(DMD)的一个显示装置,更具体地讲,所涉及的是一个能够根据亮度对子域数量进行调整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一个PDP和一个DMD的显示装置使用的是子域方法,该显示装置具有一个二进制存储器,能够显示由于瞬时叠加多个均波加载的二进制图像而具有半色调的一个动态图像。下面对PDP进行解释,但这种解释也适合于DMD。下面利用附图1、2及3对PDP子域方法进行解释。现在,如在图3中所示,假定有一个由模向排列10行而纵向排列4行的象素组成的PDP。令每个象素各自的R、G、B均为8个二进制位,假设它们的亮度已经给出,而且可以给出256个等级的亮度(256个灰度级)。下面的解释,除非另作说明,是对G信号而言,但是该解释同样也适用于R、B信号。图3中用A指示的部分的信号亮度级为128。如果用二进制显示,则在由A指示的部分中的每个象素被加以信号电平(1000 0000)。与此相似,由B指示的部分亮度(灰度)级为127,其每个象素可加以信号电平(0111 1111)。由C指示的部分亮度级为126,其每个象素被加信号电平(0111 1110)。由D指示的部分亮度级为125,其每个象素被加信号电平(0111 1101)。由E指示的部分亮度为0,其每个象素被加信号电平(00000000)。在每个象素的位置在纵深方向为每个象素安排一个8位的二进制信号,并在水平方向上将其逐位地切开以形成子域。也就是说,在使用所谓子域的图像显示方法中,是将一个场分成多个具有不同加权的二进制图像,并通过在瞬间将这些二进制图像进行叠加的方式来显示图像的,而一个子域就是被分开的二进制图像中的一个。如图2中所示,由于每个象素用8位显示,这样,就可以获得8个子域。将每个象素的8位二进制信号的最低有效位收集起来,组成一个10×4的矩阵,令其为子域SF1(见图2)。将从最低有效位算起的第二位收集起来,组成一个相似的矩阵,令其为子域SF2。按此办理,建立起子域SF1、SF2、SF3、SF4、SF5、SF6、SF7、SF8。勿须言之,子域SF8是通过收集、排列最高有效位而形成的。图4示出了一个场PDP驱动信号的标准格式。如图4中所示,在一个PDP驱动信号的标准格式中有8个子域SF1、SF2、SF3、SF4、SF5、SF6、SF7、SF8,并且子域SF1至SF8是按顺序处理的,而所有的处理均是在1个场时间间隔内进行的。利用图4对每个子域的处理过程进行解释。每个子域的处理过程包括建立期P1,写入期P2,及维持期P3。在建立期P1,一个单脉冲施加于维持电极,还有一个单脉冲施加于每个扫描电极(在图4中只示出了4个扫描电极,因为在图3中的例子中只示出了4条扫描线,但在实际上有多个扫描电极,比如说480个)。据此来进行初始放电。在写入期P2,一个水平方向的扫描电极进行顺序扫描,并只对从数据电极接收到脉冲的象素进行预写。例如,处理子域SF1的时候,在图2所描绘的子域SF1中,只对用“1”所表示的象素进行写入操作,而对用“0”所表示的象素不进行写入操作。在维持期P3,根据每个子域的加权值输出维持脉冲(驱动脉冲)。对于用“1”表示的经过预写的象素而言,根据每个维持脉冲进行等离子体放电,通过一次等离子放电,经过预写的象素就获得了亮度。在子域SF1中,由于加权是“1”,可以获得亮度级“1”。在子域SF2中,由于加权是“2”,可以获得亮度级“2”。也就是说,写入期P2是一个象素被选中发光的时间,而维持期3是与加权值对应的发光时间的一定量的倍数的时间。如图4中所示,子域SF1、SF2、SF3、SF4、SF5、SF6、SF7、SF8的加权值分别为1、2、4、8、16、32、64、128。因此,每个象素的亮度级可以用256个等级,即从0至255来调整。在图3的B区中,光可以从子域SF1、SF2、SF3、SF4、SF5、SF6、SF7中发出,但不能从子域SF8中发出。因此,可以获得“127”(=1+2+4+8+16+32+64)级的亮度。而在图3的A区中,光不能从子域SF1、SF2、SF3、SF4、SF5、SF6、SF7中发出,但能从子域SF8中发出。因此,可以获得“128”级的亮度。为了用上述的PDP子域方法来提供最佳的屏幕显示,有必要根据图像的亮度对屏幕亮处暗处的显示进行调整。在公开号为(1996)-286636的说明书(与美国专利No.5,757,343的说明书对应)中叙述了一个能够对亮度进行控制的PDP显示器件,但是在这里,只根据亮度对光的辐射频率及增益控制进行调整,而充分调整是不可能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个能够根据亮度对子域数据进行调整的显示器件,用来根据图像(包括动态图像及静止图像)的亮度对子域的数量进行调整。亮度的平均级、峰值级、PDP功耗、屏幕温度、对比度及其他因数被用作对图像亮度进行描述的参数。通过增加子域的数量,能够象下面将要解释的那样,消除伪轮廓线噪声,并且相反,通过减少子域的数量,虽然存在出现伪轮廓线噪声的可能,但却可能产生更为清晰的图像。下面对虚对噪声进行解释。假定在图3中所示的A、B、C、D区如在图5中所示的那样向右移动一个象素的宽度。为跟随A、B、C、D区移动,人眼观看屏幕的视点也向右移动。于是,在一场之后,B区(图3中的B1部分)中的3个垂直方向上的象素将替换A区(图5中的A1部分)中垂直方向上的三个象素。于是,在显示图像从图3向图5转变的时刻。人的肉眼所辨识到的B1区呈现的形式是B1区数据(0111 1111)和A1区数据(1000 0000)的逻辑积(与),即(0000 0000)。也就是说,B1区显示的并不是原来的亮度级127,而是亮度级0。于是,在B1区出现一条可见的暗线。如果象这样地把一个可见的从“1”向“0”的变化赋予上一个二进制位,便会出现一条可见的单线。与此相反,当一个图像从图5向图3变化时,在向图3转变的时刻,视者辨识到的A1区呈现的形式是A1区数据(1000 0000)和B1区数据(0111 1111)的逻辑和(或),即(1111 1111)。也就是说,最高有效位被强制从“0”向“1”转换,并且根据这一点,A1区所显示的并不是原来的亮度级128,而是经过简单双重叠加的亮度级255。于是,在A1区出现一条可见的亮线。如果像这样地把一个可见的从“0”向“1”的变化赋予上一个二进制位,便会出现一条可见的亮线。只在动态图像的情况下,在屏幕上出现的这样一条线称为伪轮廓线噪声(“在脉度调制的影像显示中见到的伪轮廓线噪声”,参见电视学会技术报告,19卷,No.2,IDY95-21PP.61-66),可导致图像质量的下降。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显示器件建立从第一至第Z的Z个子域。该显示器件通过按一个放大因数A来放大一个画面信号的方式使整个图像变亮或变暗。该显示器件为每个子域加权,输出一个N倍于该加权数的数字的驱动脉冲,或者输出一个N倍于该加权数的时间长度的驱动脉冲,并根据每个象素中总的驱动脉冲数量,或者总的驱动脉冲时间来调整亮度。在一个画面信号中,每个象素的亮度用Z个二进制位表示,以表明总的等级K的一个具体的等级。第一个子域是通过从整个屏幕上在Z个位中只收集第一个位的0和1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笠原光弘石川雄一森田友子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