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驾驶电动直驱双体空气动力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1512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人驾驶电动直驱双体空气动力船。所述无人驾驶电动直驱双体空气动力船包括双体船体;涵道,所述涵道设置在所述双体船体上;尾翼支撑杆,所述尾翼支撑杆设置在所述涵道上;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涵道内;尾翼,所述尾翼设置在所述尾翼支撑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无人驾驶电动直驱双体空气动力船具有采用双体设计、航行阻力较小、航速得到提高、稳定性较高、灵活性较高、传动结构较为简单、较为环保、能够实现螺旋桨快速停车、正转、反转,实现船前进、刹车、倒车的功能,且利于人们无人驾驶和对环境拍摄的优点。且利于人们无人驾驶和对环境拍摄的优点。且利于人们无人驾驶和对环境拍摄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驾驶电动直驱双体空气动力船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动力船
,尤其涉及一种无人驾驶电动直驱双体空气动力船。

技术介绍

[0002]空气动力船是一种硬质平底船,其与传统船舶的最大区别特点是没有水下动力装置和水下转向装置。空气动力船是基于空气动力学原理,利用置于船体上部的内燃机或电动机带动空气螺旋桨产生推动力,并由船体后部的尾翼控制方向。该类船吃水深度极浅,机动性高。
[0003]然而目前所使用的空气动力船大多仍采用硬质平底,导致船体航行阻力较大,航速较慢,横向稳定性较低,船体转弯半径较大,灵活性较低,容易发生侧翻,同时目前传统的空气动力船大多采用发动机系统进行传动,导致船体内部的结构较为复杂,船体内部空间占用量较大,增加了船体的载重,发动机维护也较为费时费力,其损耗燃油污染较大,在使用中也难以实现快速停车、正转、反转,实现船前进、刹车、倒车的功能,且难以实现无人驾驶和在对环境拍摄时摄像机受到影响较大。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无人驾驶电动直驱双体空气动力船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采用双体设计、航行阻力较小、航速得到提高、稳定性较高、灵活性较高、传动结构较为简单、较为环保、能够实现螺旋桨快速停车、正转、反转,实现船前进、刹车、倒车的功能,且利于人们无人驾驶和对环境拍摄的无人驾驶电动直驱双体空气动力船。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无人驾驶电动直驱双体空气动力船包括:双体船体;涵道,所述涵道设置在所述双体船体上;尾翼支撑杆,所述尾翼支撑杆设置在所述涵道上;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涵道内;尾翼,所述尾翼设置在所述尾翼支撑杆上。
[0007]优选的,所述双体船体上设置有监控机构,所述监控机构包括防护壳、底座、透光玻璃、安装口、摄像机、套壳、密封板、转轴、支座、传动机构和除杂机构,所述防护壳设置在所述双体船体上,所述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壳的底部,所述底座的底部和所述双体船体相连接,所述透光玻璃设置在所述防护壳的一侧内壁上,所述安装口开设在所述防护壳的顶部内壁上,所述摄像机设置在所述防护壳内,所述套壳设置在所述摄像机外,所述密封板设置在所述防护壳的顶部,所述密封板和所述安装口相适配,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密封板上,所述转轴的底端延伸至所述防护壳内并和所述套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座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壳远离所述透光玻璃的一侧内壁上,所述支座位于所述套壳的下方,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座上,所述除杂机构设置在所述防护壳上。
[0008]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减速电机、传动杆、圆片、花键和键套,所述减速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支座的底部,所述传动杆转动安装在所述支座上,所述传动杆的顶端和底端均延伸至所述支座外,所述传动杆的底端和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圆片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杆的顶端上,所述花键固定安装在所述圆片的顶部,所述键套滑动套设在所述花键上,所述键套的顶部和所述套壳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除杂机构包括风机、出风管、两个支管、两个横管和多个喷头,所述风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风机位于所述防护壳内,所述出风管固定安装在所述风机的出风端上,所述出风管远离所述风机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防护壳外,两个所述支管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出风管的顶部,两个所述支管分别位于所述防护壳内和外,两个所述横管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支管的顶端上,两个所述横管均和所述透光玻璃相对应,多个所述喷头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横管的顶部,多个所述喷头均倾斜向所述透光玻璃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出风管远离所述风机的一端为闭合状,所述防护壳远离所述透光玻璃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多个排气口。
[0011]优选的,所述套壳的内壁上螺纹安装有多个抵触螺栓,多个所述抵触螺栓均与所述摄像机相抵触。
[0012]优选的,所述安装口的长度大于所述摄像机的长度,所述密封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提手。
[0013]优选的,所述透光玻璃倾斜设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四个第一螺栓,四个所述第一螺栓呈矩形阵列分布。
[0014]优选的,所述密封板上设置有四个第二螺栓,四个所述第二螺栓均与所述防护壳相连接。
[0015]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无人驾驶电动直驱双体空气动力船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一种无人驾驶电动直驱双体空气动力船:
[0017]1、通过双体设置的船体能够有效减小阻力,使航速得到提高,稳定性也得到提高,双体船体中设置有供电系统和控制机构,供电系统用来对电机进行供电,较为环保,控制机构用来控制电机的开启和关闭、电机正反转、电机的转速和船体的其他功能,螺旋桨的方式灵活度较高,也有效降低了船体的重量,从而利于提高船体的航速,电机系统能够做到基本免维护,大大减少了发动机维护带来的麻烦,电机通过供电系统噪音较低、减速和提速反应都较为迅速,在实现船体刹车和倒车等功能时只需控制电机转动状态即可,较为简单,运行平稳性较好;
[0018]2、通过防护壳、底座和透光玻璃能够对摄像机进行保护,透光玻璃便于摄像机进行观察,安装口便于拆卸摄像机,套壳便于固定摄像机,密封板能够保证防护壳顶部安装口的密封,转轴便于连接套壳,同时能够保证摄像机的转动,通过传动机构中减速电机提供摄像机转动的动力,传动杆对传动力进行传动,花键和键套可自由啮合进行传动,也便于拆卸,通过除杂机构中两个横管上的多个喷头同时对透光玻璃的内壁和外壁进行吹拂,能够同时进行除杂和除雾,最大程度上保证拍摄效果,相比雨刮器不易对摄像情况造成影响,通过多个排气口能够将防护壳内多余气体排出,且多个排气口为背风面,通过抵触螺栓便于使套壳对摄像机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无人驾驶电动直驱双体空气动力船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无人驾驶电动直驱双体空气动力船的第一实施例的右视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无人驾驶电动直驱双体空气动力船的第一实施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无人驾驶电动直驱双体空气动力船的第一实施例的左视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无人驾驶电动直驱双体空气动力船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中监控机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图6中所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图6中所示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9为本技术中双体船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为本技术中双体船体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11为本技术中双体船体的后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12为本技术中双体船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13为本技术中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驾驶电动直驱双体空气动力船,其特征在于,包括:双体船体;涵道,所述涵道设置在所述双体船体上;尾翼支撑杆,所述尾翼支撑杆设置在所述涵道上;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涵道内;尾翼,所述尾翼设置在所述尾翼支撑杆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电动直驱双体空气动力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体船体上设置有监控机构,所述监控机构包括防护壳、底座、透光玻璃、安装口、摄像机、套壳、密封板、转轴、支座、传动机构和除杂机构,所述防护壳设置在所述双体船体上,所述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壳的底部,所述底座的底部和所述双体船体相连接,所述透光玻璃设置在所述防护壳的一侧内壁上,所述安装口开设在所述防护壳的顶部内壁上,所述摄像机设置在所述防护壳内,所述套壳设置在所述摄像机外,所述密封板设置在所述防护壳的顶部,所述密封板和所述安装口相适配,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密封板上,所述转轴的底端延伸至所述防护壳内并和所述套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座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壳远离所述透光玻璃的一侧内壁上,所述支座位于所述套壳的下方,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座上,所述除杂机构设置在所述防护壳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驾驶电动直驱双体空气动力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减速电机、传动杆、圆片、花键和键套,所述减速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支座的底部,所述传动杆转动安装在所述支座上,所述传动杆的顶端和底端均延伸至所述支座外,所述传动杆的底端和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圆片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杆的顶端上,所述花键固定安装在所述圆片的顶部,所述键套滑动套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鸣张自国王春阳赵立兵刘莹莹孟鲁明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国奥新能源工程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