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板清洁作业的落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1490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板清洁作业的落沙器,包括混凝土底座、支架、定位块、定位槽、底盖、密封圈、落沙器下节、定位环、定位凹槽、抱箍A、储沙区、挡沙节、挡板、落沙器上节、定位凸环、定位卡槽、抱箍B、顶盖、凸缘、进风孔、出风孔、进风管、进风段、转角段、出风段、出风管、入风段、转弯段、送风段、凸起、出风口、入风口、上凸正弦弧、直线和下凹余弦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过滤空气管路中的沙粒,为利用自然风清洁太阳能电池板的技术提供自然风的滤沙功能。由于设置有挡板,可以提高沙粒的过滤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处结构使用过盈配合装配,当遇到大风等外力冲击时,该结构可受力被动脱开,进而避免主体结构因冲击力被破坏。而避免主体结构因冲击力被破坏。而避免主体结构因冲击力被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板清洁作业的落沙器


[0001]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清洁用的过滤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板清洁作业的落沙器。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作为一种绿色能源被广泛应用,由于空气中的尘土沉积等原因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经常会有积尘,进而影响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及时清洁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的积尘,有利于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在诸多的清洁方法中,公开号为CN208303391U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自然风进行太阳能电池板清洁作业的方法;该方法可以通过引导自然风实现太阳能电池板的清洁作业,但是,自然风中夹杂的沙粒等杂质,如果不进行过滤,沙粒将随着自然风流动到太阳能电池板表面并对电池板造成一定的磨蚀。公开号为CN208303391U的专利技术仅仅依靠垂直管路和重力进行落沙作业,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造成去除不尽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板清洁作业的落沙器,能够过滤空气管路中的沙粒,为利用自然风清洁太阳能电池板的技术提供自然风的滤沙功能。
[0004]本技术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板清洁作业的落沙器,包括混凝土底座、支架、定位块、定位槽、底盖、密封圈、落沙器下节、定位环、定位凹槽、抱箍A、储沙区、挡沙节、挡板、落沙器上节、定位凸环、定位卡槽、抱箍B、顶盖、凸缘、进风孔、出风孔、进风管、进风段、转角段、出风段、出风管、入风段、转弯段、送风段、凸起、出风口、入风口、上凸正弦弧、直线和下凹余弦弧;
[0005]其中,混凝土底座位于最下方,支架的主体结构设计为角钢,支架下端预埋在混凝土底座内,支架垂直向上,支架上部和支架中部分别各焊接有2个定位块,所有定位块均位于支架左侧,支架上部的2个定位块呈上下排布且中间隔开一定距离进而构成定位槽,支架中部的2个定位块呈上下排布且中间隔开一定距离进而构成定位槽,支架上共设置2个定位槽,且上下分布;
[0006]进一步的,落沙器下节设置为圆柱漏斗形,落沙器下节的外壁上部设计有2个平行的定位环且2个定位环之间隔开一定距离,形成定位凹槽,定位凹槽与支架中部的定位槽水平对齐,抱箍A经由定位凹槽和定位槽将落沙器下节固定在支架上,落沙器下节的下部为储沙区,储沙区的外壁下端设置有外螺纹;
[0007]进一步的,底盖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且尺寸与储沙区外壁下端的外螺纹相匹配,底盖旋合在储沙区的底部,密封圈垫在底盖内部且被夹紧在底盖和储沙区之间,底盖的外壁下部设置有多个凸起,多个凸起均匀分布在底盖外壁一周;
[0008]进一步的,挡沙节外形设置为空心圆柱形,挡沙节安装在落沙器下节的上部并呈
同轴结构,挡沙节的内壁嵌套在落沙器下节的外壁并形成过盈密封配合,挡沙节的中部设置有水平的半圆形挡板,挡板位于挡沙节的右侧;
[0009]进一步的,落沙器上节设计为空心圆柱形,落沙器上节安装在挡沙节上部并呈同轴结构,落沙器上节的外壁嵌套在挡沙节的内壁内并呈过盈密封配合,落沙器上节的外壁上部设计有2个平行的定位凸环且2个定位凸环之间隔开一定距离,形成定位卡槽,定位卡槽与支架上部的定位槽水平对齐,抱箍B经由定位卡槽和定位槽将落沙器上节固定在支架上;
[0010]进一步的,顶盖设置为薄圆柱形,顶盖的底面上设置有环形的凸缘,顶盖安装在落沙器上节的上部并呈同轴结构,凸缘的外壁嵌套在落沙器上节的内壁内并呈过盈密封配合,顶盖上设置有出风孔和进风孔,出风孔和进风孔均为圆柱形孔,进风孔的轴线与顶盖的轴线平行,出风孔的轴线与顶盖的轴线平行,进风孔与出风孔位于顶盖的同一条直径上;
[0011]进一步的,进风管设置为“L”形结构,进风管由进风段、转角段和出风段组成,转角段为90度转角结构,进风段的上端嵌套在进风孔内并呈过盈密封配合,进风段上端伸出顶盖一段距离,进风段的下端嵌套在转角段的内壁并呈过盈密封配合,出风段的左端嵌套在转角段的内部并呈过盈密封配合,出风段的另一端为出风口,出风口设计为斜45度的截面,且截面朝向右下方,调整进风段和出风段的长度使出风口恰好位于落沙器下节底部的中央位置,气流依次经由进风段、转角段和出风段进入到落沙器内部;
[0012]进一步的,出风管设置为“L”形结构,出风管由入风段、转弯段和送风段组成,转弯段为90度转角结构,送风段的上端嵌套在出风孔内并呈过盈密封配合,送风段上端伸出顶盖一段距离,送风段的下端嵌套在转弯段的内壁并呈过盈密封配合,入风段的右端嵌套在转弯段的内部并呈过盈密封配合,入风段的另一端为入风口,入风口设计为斜45度的截面,且截面朝向左上方,调整入风段和送风段的长度使入风口恰好位于落沙器上节顶部的中央位置,落沙器内部的气体依次经由入风段、转弯段和送风段流出落沙器。
[0013]上述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板清洁作业的落沙器,所述的进风孔直径为30毫米。
[0014]上述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板清洁作业的落沙器,所述的出风孔直径为30毫米。
[0015]上述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板清洁作业的落沙器,所述的凸起设置为半圆柱形,凸起的数量为8个。
[0016]上述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板清洁作业的落沙器,所述的出风口的截面设计为曲线和直线的组合式截面,其组合顺序依次为上凸正弦弧、直线、下凹余弦弧。
[0017]上述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板清洁作业的落沙器,所述的入风口的截面设计为曲线和直线的组合式截面,其组合顺序依次为上凸正弦弧、直线、下凹余弦弧。
[0018]上述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板清洁作业的落沙器,所述的挡板设置为半弯月形。
[0019]上述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板清洁作业的落沙器,所用部件是本
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均通过公知的途径获得。所述部件的连接方法是本
的技术人员所能掌握的。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板清洁作业的落沙器的有益效果是:
[0021](1)本技术设置有挡板,挡板位于出风口和入风口之间,可以提高沙粒的过滤效果。
[0022](2)本技术的多处结构使用过盈配合装配,当遇到大风等外力冲击时,该结构可受力被动脱开,进而避免主体结构因冲击力被破坏。
[0023](3)本技术过滤结构合理,过滤阻力小,适应于自然风等无源气流的过滤。
[0024](4)本技术各零部件形状简单,便于制造;各零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简单,便于组装,适用于大规模生产使用。
附图说明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板清洁作业的落沙器的主体结构图。
[0027]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板清洁作业的落沙器的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板清洁作业的落沙器的底盖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板清洁作业的落沙器的密封圈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板清洁作业的落沙器,包括混凝土底座、支架、定位块、定位槽、底盖、密封圈、落沙器下节、定位环、定位凹槽、抱箍A、储沙区、挡沙节、挡板、落沙器上节、定位凸环、定位卡槽、抱箍B、顶盖、凸缘、进风孔、出风孔、进风管、进风段、转角段、出风段、出风管、入风段、转弯段、送风段、凸起、出风口、入风口、上凸正弦弧、直线和下凹余弦弧,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底座位于最下方,支架的主体结构设计为角钢,支架下端预埋在混凝土底座内,支架垂直向上,支架上部和支架中部分别各焊接有2个定位块,所有定位块均位于支架左侧,支架上部的2个定位块呈上下排布且中间隔开一定距离进而构成定位槽,支架中部的2个定位块呈上下排布且中间隔开一定距离进而构成定位槽,支架上共设置2个定位槽,且上下分布;进一步的,落沙器下节设置为圆柱漏斗形,落沙器下节的外壁上部设计有2个平行的定位环且2个定位环之间隔开一定距离,形成定位凹槽,定位凹槽与支架中部的定位槽水平对齐,抱箍A经由定位凹槽和定位槽将落沙器下节固定在支架上,落沙器下节的下部为储沙区,储沙区的外壁下端设置有外螺纹;进一步的,底盖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且尺寸与储沙区外壁下端的外螺纹相匹配,底盖旋合在储沙区的底部,密封圈垫在底盖内部且被夹紧在底盖和储沙区之间,底盖的外壁下部设置有多个凸起,多个凸起均匀分布在底盖外壁一周;进一步的,挡沙节外形设置为空心圆柱形,挡沙节安装在落沙器下节的上部并呈同轴结构,挡沙节的内壁嵌套在落沙器下节的外壁并形成过盈密封配合,挡沙节的中部设置有水平的半圆形挡板,挡板位于挡沙节的右侧;进一步的,落沙器上节设计为空心圆柱形,落沙器上节安装在挡沙节上部并呈同轴结构,落沙器上节的外壁嵌套在挡沙节的内壁内并呈过盈密封配合,落沙器上节的外壁上部设计有2个平行的定位凸环且2个定位凸环之间隔开一定距离,形成定位卡槽,定位卡槽与支架上部的定位槽水平对齐,抱箍B经由定位卡槽和定位槽将落沙器上节固定在支架上;进一步的,顶盖设置为薄圆柱形,顶盖的底面上设置有环形的凸缘,顶盖安装在落沙器上节的上部并呈同轴结构,凸缘的外壁嵌套在落沙器上节的内壁内并呈过盈密封配合,顶盖上设置有出风孔和进风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宏耿明超倪笑宇裴宏伟贾玉贵王占英刘春东朱春华张永清赵芳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