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平板放线简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1419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56
一种一体式平板放线简易装置,属于普速铁路接触网专业承导线架设施工装置技术领域,可解决机械放线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采用人工架设的方式利用现有的工具无法满足承导线架设施工作业的需求,影响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的问题,包括移动车,移动车的两侧分别设有竖向的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上设有横梁,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挂环,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两个方钢,方钢之间设有用于插入线盘钢管的间隙,方钢的顶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灵活、运输方便、安装简单、使用人力少的优点,非常适用于人工架设承导线的施工。于人工架设承导线的施工。于人工架设承导线的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式平板放线简易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普速铁路接触网专业承导线架设施工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平板放线简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国内现行的普速铁路接触网施工中,承力索及接触线都是沿着铁路形成锚段方式架设在接触网支柱上,至此所需承导线架设的施工任务非常大,轨道机械受钢轨成型程度及既有线天窗点内时间制约无法满足使用的情况下,大多采用人工放线的方式施工,至此线盘轨道运输以及放线牵引的灵活程度与稳固程度成为施工难点。
[0003]为提升铁路供电的安全性,现在对于线材的外观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放线过程中不仅要保证承力索不能散股,还需要放完接触线后不能存在硬弯、硬点、磨损等问题。并且随着重载高速铁路的发展,承导线的线材型号加大导致线材变粗变重,进而增加了人工倒运线盘及放线施工难度增加,特别是电气化既有线改造工程天窗点内作业时间短,这就对人工放线的效率要求更高。
[0004]以往机械架设承导线的施工作业都是通过随车吊将线盘运输到所在位置的路基下方,再由吊车将线盘吊至轨道机械平板作业车上利用放线车与平板自带放线架配合进行架设,最后由起锚人员将线索固定至支柱下锚补偿装置上,固定完毕后轨道车沿着铁路将线材展放至落锚支柱处,再由落锚人员紧线落锚,最终进行悬挂调整。但是在新建线路施工中,大多钢轨未到位或者受天窗点内时间及现场既有接触网设备制约,无法使用轨道机械进行承导线架设施工,在这种受限的条件下,采用人工放线方式:由随车吊将线盘运输至落锚支柱附近,由看护线盘人员搭起放线架将线盘固定在地面,然后将线头用大量人员通过人工拽动的方式将线索拖动至起锚支柱处,然后做终端通过绝缘子补偿滑轮组连接至支柱上完成起锚,再由线盘处看线人员及落锚人员拖动线索至起锚支柱坠砣达到受力情况,断线落锚完成线索架设,这种施工方式下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线索展放的质量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机械放线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采用人工架设的方式利用现有的工具无法满足承导线架设施工作业的需求,影响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的问题,提供一种一体式平板放线简易装置。
[0006]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一体式平板放线简易装置,包括移动车,移动车的两侧分别设有竖向的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上设有横梁,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挂环,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两个方钢,方钢之间设有用于插入线盘钢管的间隙,方钢的顶端通过连接杆连接。
[0008]所述移动车包括截面为矩形的框架,框架的四个顶端分别设有行走轮。
[0009]所述移动车的框架的四个夹角内侧分别设有加强杆,可以起到加强移动车框架的
稳固性的作用。
[0010]所述支撑框架的两侧分别设有斜向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框架的方钢连接,另一端与移动车的框架连接,可以起到加强支撑框架的稳固性的作用。
[0011]所述支撑杆相对支撑框架的轴线对称设置。
[0012]所述支撑框架位于移动车的框架中间位置。
[0013]所述挂环相对横梁的轴线对称设置。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本技术能在钢轨上自由移动,将其由钢轨间的线盘上方框住下方线盘,利用横梁挂环两端挂连手扳葫芦将线盘提高至一定高度固定,然后推动本技术至起锚支柱处,不必再通过随车吊二次倒运;由起锚人员将线头通过下锚补偿装置与绝缘子等连接件固定至支柱上,再由放线人员推动本技术移至落锚支柱处,最终由落锚人员完成紧线落锚。这样一来看线盘人员和放线人员为一体不必单独配备看线人员,节省了劳动力;并且简化了施工程序,不必按照原来人工放线方式,将线盘固定死在落锚支柱处,由大量人员将线头拖至起锚支柱处起锚,起锚结束后再回到线盘处完成落锚工作,优化了施工程序,提高施工效率。
[0016]本技术具有操作灵活、运输方便、安装简单、使用人力少的优点,非常适用于人工架设承导线的施工。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移动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支撑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

支撑框架;2

横梁;3

挂环;4

连接杆;5

框架;6

行走轮;7

加强杆;8

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2]如图所示,一种一体式平板放线装置,包括移动车、支撑框架1和横梁2,支撑框架1的下端与移动车焊接固定,支撑框架1的上端与横梁2焊接固定组成一体式,横梁2两端分别焊接挂环3;将焊接组装好的平板放线装置由已摆放在钢轨间的线盘上方框住,准备两套手扳葫芦挂至挂环3上,将线盘中间孔洞插入钢管卡至竖向方钢中间,用手扳葫芦另外一端连接线盘中间钢管,缓缓摇动葫芦将线盘提升至离开地面。将线盘钢管与竖向方钢用铁丝绑扎固定,再由人工推动平板放线装置至起锚支柱侧,起锚人员将线头通过下锚角钢、绝缘子、滑轮补偿装置等固定连接至起锚支柱,固定过后放线人员继续推动平板放线装置至落锚支柱,过程中线盘自身旋转保持线索顺车展放,最终由落锚人员紧线落锚完成放线工作。
[0023]所述的支撑框架1,都是用方钢及圆管焊接,可以根据线盘最大型号选用不同长度的材料焊接,进而能保证所有线盘都可以使用。
[0024]本技术的移动车、支撑框架1和横梁2三部分,总体重量比较轻,便于运输方便使用。并且都是由通用件焊接加工而成,方便制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平板放线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车,移动车的两侧分别设有竖向的支撑框架(1),支撑框架(1)上设有横梁(2),横梁(2)的两端分别设有挂环(3),所述支撑框架(1)包括两个方钢,方钢之间设有用于插入线盘钢管的间隙,方钢的顶端通过连接杆(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平板放线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包括截面为矩形的框架(5),框架(5)的四个顶端分别设有行走轮(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式平板放线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的框架(5)的四个夹角内侧分别设有加强杆(7)。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袁瞳刘阳史瑞兵李伟博徐国辉康建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