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型防震平移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1207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强型防震平移模块,其技术要点是,包括:一承载座;一框架;一底座;一第一链接组件,连接于承载座和框架之间;一第二链接组件,连接于框架与底座或相对固定件之间;一驱动组件,用以产生驱动力使承载座和框架沿相应轴向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吊簧线组装繁杂易断裂及电性转移焊点过高难以低背化问题,通过采用链接弹性体及段差是焊接设计,降低组装制程难度及降低整体产品高度,同时增强马达对焦及防震平移补偿效果,使用寿命长。长。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强型防震平移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光学产品的加强型防震平移模块,尤指运用框架达到至少两轴以上的防震平移运动,可应用于一种光学系统因外来震动所造成的不稳定影像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般常见市面手持光学产品中,例如数字相机、摄影机、手机等光学系统,是由光学透镜群组与影像传感器所搭配合成。拍摄过程当中,容易受到外力晃动,例如手持、车辆行径间、外在环境因素造成装置抖动,进而导致无法清晰成像或影像模糊等问题。市面上手机常见的影像补偿系统,是利用镜头平移方式来补偿光路径偏移问题,在此补偿机制上主要是借由吊簧线将活动部进行悬吊并平移达到光路补偿。
[0003]而吊簧线组装工序繁杂且较多电性转移制程及焊点高度限制,进而导致产品无法低背化且容易因为冲击信赖性实验过程中焊点破裂或吊簧线受固定端及活动部相互拉扯造成的线径疲劳断裂,造成马达不作动或补偿效果变差等问题,进而有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吊簧线组装繁杂易断裂及焊点占用空间过高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镜头马达使用的加强型防震平移模块,通过采用链接弹性体及段差式焊接方式,实现马达对焦及防震平移补偿的悬吊共享同一组件,降低组装制程难度及降低电性组件转移数量,同时增强马达对焦及防震平移补偿效果,使用寿命长。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加强型防震平移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一承载座,用于承载光学镜头;
[0008]一框架,其中部设有对应承载座的容置腔;
[0009]一底座;
[0010]一第一链接组件,连接于承载座和框架之间,用于限制承载座沿第一轴向运动;
[0011]一第二链接组件,连接于框架与底座或相对固定件之间,用于限制框架沿第二轴向及第三轴向运动,框架借由第二链接组件悬置于底座上,所述第二轴向及第三轴向分别与第一轴向垂直所述第二链接组件包括多个链接分支组件,每个链接分支组件至少具有与框架连接的相对固定部Ⅰ、与底座或相对固定件连接的相对固定部Ⅱ、连接于相对固定部Ⅰ与相对固定部Ⅱ之间的类悬臂梁结构,所述类悬臂梁结构的悬臂端支撑于底座或相对固定件上;
[0012]一驱动组件,用以产生驱动力使承载座和框架沿相应轴向运动。
[0013]上述的加强型防震平移模块,所述第一链接组件由分布于承载座沿第一轴向前、后两侧的第一弹性体组件和第二弹性体组件组成,所述第二链接组件的各个链接分支组件与第一弹性体组件或第二弹性体组件连接。
[0014]上述的加强型防震平移模块,所述第二链接组件的链接分支组件的类悬臂梁结构至少具有与相对固定部Ⅰ连接的第一变形运动部Ⅰ、与相对固定部Ⅱ连接的第一变形运动部Ⅱ、与第一变形运动部Ⅰ另一端连接的第一刚体运动部Ⅰ、与第一变形运动部Ⅱ另一端连接的第一刚体运动部Ⅱ、连接于第一刚体运动部Ⅰ与第一刚体运动部Ⅱ之间的第二变形运动部,所述第一变形运动部Ⅰ和第一刚体运动部Ⅰ构成的弹性结构与第一变形运动部Ⅱ和第一刚体运动部Ⅱ构成的弹性结构对称布置,第一刚体运动部Ⅰ和第一刚体运动部Ⅱ的弦宽大于第一变形运动部Ⅰ、第一变形运动部Ⅱ和第二变形运动部的弦宽。
[0015]上述的加强型防震平移模块,所述第一刚体运动部Ⅰ和第一刚体运动部Ⅱ的弦宽大于第一变形运动部Ⅰ、第一变形运动部Ⅱ和第二变形运动部的弦宽至少50%。
[0016]上述的加强型防震平移模块,所述第一刚体运动部Ⅰ与第一变形运动部Ⅰ交界处的过渡斜面与第一刚体运动部Ⅰ侧边的夹角大于30度或等同于30度;所述第一刚体运动部Ⅱ与第一变形运动部Ⅱ交界处的过渡斜面与第一刚体运动部Ⅱ侧边的夹角大于30度或等于30度;所述第二变形运动部与第一刚体运动部Ⅰ的交界处的过渡斜面与第一刚体运动部Ⅰ的侧边的夹角大于30度或等于30度;所述第二变形运动部与第一刚体运动部Ⅱ的交界处的过渡斜面与第一刚体运动部Ⅱ的侧边的夹角大于30度或等于30度。
[0017]上述的加强型防震平移模块,所述第二变形运动部于其中部弯折且在弯折处设有第一阻尼抑制区,所述底座或相对固定件上设有对应类悬臂梁结构悬臂端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中设有用于与第一阻尼抑制区粘接的黏弹性体或阻尼油脂,以增加与第一阻尼抑制区的接触面积,增强阻尼效果。
[0018]上述的加强型防震平移模块,所述第二链接组件的链接分支组件的相对固定部Ⅱ延伸出第一电性链接面,而底座或相对固定件上设有对应第一电性链接面的支撑体,支撑体顶面设有第二电性链接面,所述第一电性链接面与第二电性链接面存在一段差,此段差借由焊锡材料或导电性胶体将第一电性链接面与第二链接面进行电性链接。
[0019]上述的加强型防震平移模块,所述第一电性链接面的表面设有至少一个以上通孔,过多的焊锡材料或导电性胶体经由通孔溢流至另一面。
[0020]上述的加强型防震平移模块,所述第二电性链接面为嵌入式金属端子,或为雷射照射成型的电性连结部,或为双料注塑成型的电性连结部,第二电性链接面直接延伸至底座的对外金属裸露电性转移区域。
[0021]上述的加强型防震平移模块,所述第二链接组件的各个链接分支组件分为两组,两组链接分支组件围绕框架旋转排布,其中一组链接分支组件的类悬臂梁结构朝向第二轴向,另一组链接分支组件的类悬臂梁结构朝向第三轴向;或者两组链接分支组件在框架两侧镜像排布,两组链接分支组件的类悬臂梁结构共同朝向第二轴向或第三轴向。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借由第二链接组件的两运动轴向不同运动原理功能取代吊簧线的功能,并借由排列方向调整,对应不同设计需求切换成等向性弹簧系数或非等向性弹簧系数,达到一可以提供光轴平移补偿功能,且借由段差式的电性链结区,降低焊点于高度上的占比空间,达到低背化及微小化的效果,降低产品高度上的限制。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其中包括外壳;
[0026]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链接组件与承载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的光学对焦结构剖面图,显示有第一轴向驱动线圈和驱动磁铁的位置关系;
[0028]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链接组件于图中标记运动方向运动的原理示意图;
[0029]图6为本技术的第二链接组件于图中标记运动方向运动的原理示意图;
[0030]图7为本技术的第二链接组件的旋转排列示意图;
[0031]图8为本技术的第二链接组件的镜像排列示意图;
[0032]图9为本技术的第二链接组件类悬臂梁结构的悬臂端的阻尼配置剖面图;
[0033]图10为本技术的电性转移结构示意图;
[0034]图11为本技术的第一电性链接面与第二电性链接面焊接段差架构示意图;
[0035]图12为本技术的第二三轴向驱动线圈与驱动磁铁的位置关系图。
[0036]图中: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强型防震平移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承载座,用于承载光学镜头;一框架,其中部设有对应承载座的容置腔;一底座;一第一链接组件,连接于承载座和框架之间,用于限制承载座沿第一轴向运动;一第二链接组件,连接于框架与底座或相对固定件之间,用于限制框架沿第二轴向及第三轴向运动,框架借由第二链接组件悬置于底座上,所述第二轴向及第三轴向分别与第一轴向垂直所述第二链接组件包括多个链接分支组件,每个链接分支组件至少具有与框架连接的相对固定部Ⅰ、与底座或相对固定件连接的相对固定部Ⅱ、连接于相对固定部Ⅰ与相对固定部Ⅱ之间的类悬臂梁结构,所述类悬臂梁结构的悬臂端支撑于底座或相对固定件上;一驱动组件,用以产生驱动力使承载座和框架沿相应轴向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型防震平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接组件由分布于承载座沿第一轴向前、后两侧的第一弹性体组件和第二弹性体组件组成,所述第二链接组件的各个链接分支组件与第一弹性体组件或第二弹性体组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型防震平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链接组件的链接分支组件的类悬臂梁结构至少具有与相对固定部Ⅰ连接的第一变形运动部Ⅰ、与相对固定部Ⅱ连接的第一变形运动部Ⅱ、与第一变形运动部Ⅰ另一端连接的第一刚体运动部Ⅰ、与第一变形运动部Ⅱ另一端连接的第一刚体运动部Ⅱ、连接于第一刚体运动部Ⅰ与第一刚体运动部Ⅱ之间的第二变形运动部,所述第一变形运动部Ⅰ和第一刚体运动部Ⅰ构成的弹性结构与第一变形运动部Ⅱ和第一刚体运动部Ⅱ构成的弹性结构对称布置,第一刚体运动部Ⅰ和第一刚体运动部Ⅱ的弦宽大于第一变形运动部Ⅰ、第一变形运动部Ⅱ和第二变形运动部的弦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强型防震平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体运动部Ⅰ和第一刚体运动部Ⅱ的弦宽大于第一变形运动部Ⅰ、第一变形运动部Ⅱ和第二变形运动部的弦宽至少5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强型防震平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体运动部Ⅰ与第一变形运动部Ⅰ交界处的过渡斜面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证凯宋秉儒许乃文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中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