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折叠轮椅脚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1086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折叠轮椅脚踏装置,包括脚踏支架、脚踏板和折叠机构,折叠机构分别与轮椅本体和脚踏支架的上端相连接,以使脚踏支架从轮椅本体前方折叠至侧方,和从侧方转动至前方;脚踏板与脚踏支架的下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将脚踏支架从轮椅本体前方折叠至侧方,和从侧方转动至前方,当从前方折叠至侧方时,轮椅本体前方没有脚踏支架、脚踏板等的干扰,病员可以紧贴轮椅站在前方,随后下蹲即可坐在坐垫上,不必再次移动脚步,降低病员的难度。降低病员的难度。降低病员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轮椅脚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轮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轮椅脚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轮椅是装有轮子可以帮助替代行走的椅子。用于伤员、病员、残疾人居家康复、周转运输、就诊、外出活动的重要移动工具,轮椅它不仅满足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更重要的是方便家属移动和照顾病员,使病员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对于非下位截肢病员,为了增加乘坐的舒适性,还在轮椅的前方通过左右两脚踏板脚踏支架安装有左右两脚踏板,防止脚悬空,需要坐轮椅的病人,一般身体都比较虚弱,尤其是腿部受伤或瘫痪病人,无力控制脚的移动。当病员从床上或者凳子上转移到轮椅上时,由于脚踏板脚踏支架的存在不得不先向前移动再后退才能坐到轮椅上,这一动作对于腿脚不便的病员是十分困难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折叠轮椅脚踏装置,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折叠轮椅脚踏装置,包括脚踏支架、脚踏板和折叠机构,折叠机构分别与轮椅本体和脚踏支架的上端相连接,以使脚踏支架从轮椅本体前方折叠至侧方,和从侧方转动至前方;脚踏板与脚踏支架的下端相连接。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6]在上述方案中,折叠机构包括第一铰链和锁止机构,轮椅本体和脚踏支架的上端通过第一铰链相连接;锁止机构设置在脚踏支架上,以在脚踏支架以第一铰链为旋转点转至轮椅本体前方后将其锁定,和在脚踏支架以第一铰链为旋转点转至轮椅本体侧方后将其锁定。
[0007]在上述方案中,第一铰链包括上铰板、旋转轴和下铰板,上铰板和下铰板按上下分布的形式固定于轮椅本体的侧方,旋转轴设置于上铰板和下铰板之间,脚踏支架的上端具有套管,套管套在旋转轴上;
[0008]下铰板上于预设位置设有至少两个缺口;锁止机构包括开关和锁舌,开关设置于脚踏支架上;锁舌与开关相固定,并通过按压开关使锁舌脱离和卡入对应缺口中。
[0009]在上述方案中,脚踏支架为管状结构,脚踏支架的上端于管壁上开设调节槽和安装孔,开关设置于安装孔内,锁舌活动设置于调节槽内。
[0010]在上述方案中,折叠机构还包括第二铰链,第二铰链设置于轮椅本体的侧方,脚踏支架的中部与第二铰链相连;第二铰链的旋转轴心线与第一铰链的旋转轴心线共线。
[0011]在上述方案中,脚踏板与脚踏支架的下端转动连接。
[0012]在上述方案中,还包括小腿挡板,小腿挡板与脚踏支架的中部转动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将脚踏支架从轮椅本体前方折叠至侧方,和从侧方转动至前方,当从前方折叠至侧方时,轮椅本体前方没有脚踏支架、脚踏板等的干扰,病员可以紧贴轮椅站在前方,随后下蹲即可坐在坐垫上,不必再次移动脚步,降低病员的难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所述可折叠轮椅脚踏装置中脚踏支架处于前方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所述可折叠轮椅脚踏装置中脚踏支架处于侧方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所述可折叠轮椅脚踏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0017]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8]1、轮椅本体,2、脚踏支架,210、套管,220、调节槽,3、脚踏板,4、折叠机构,410、第一铰链,411、上铰板,412、旋转轴,413、下铰板,4131、缺口,420、锁止机构,421、开关,422、锁舌,430、第二铰链,5、小腿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0]实施例1
[0021]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折叠轮椅脚踏装置,包括脚踏支架2、脚踏板3和折叠机构4,折叠机构4分别与轮椅本体1和脚踏支架2的上端相连接,通过折叠机构4可以使脚踏支架2从轮椅本体1前方折叠至侧方,和从侧方转动至前方;脚踏板3与脚踏支架2的下端相连接。
[0022]实施例2
[0023]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进一步优化,其具体如下:
[0024]折叠机构4包括第一铰链410和锁止机构420,轮椅本体1和脚踏支架2的上端通过第一铰链410相连接;锁止机构420设置在脚踏支架2上,在脚踏支架2以第一铰链410为旋转点转至轮椅本体1前方后将其锁定,和在脚踏支架2以第一铰链410为旋转点转至轮椅本体1侧方后将其锁定,从而实现侧方和前方的变换。
[0025]实施例3
[0026]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进一步优化,其具体如下:
[0027]第一铰链410包括上铰板411、旋转轴412和下铰板413,上铰板411和下铰板413按上下分布的形式固定于轮椅本体1的侧方,旋转轴412设置于上铰板411和下铰板413之间,脚踏支架2的上端具有套管210,套管210套在旋转轴412上;
[0028]下铰板413上于预设位置设有至少两个缺口4131;
[0029]而锁止机构420包括开关421和锁舌422,开关421设置于脚踏支架2上;锁舌422与开关421相固定,并通过按压开关421使锁舌422脱离和卡入对应缺口4131中;
[0030]当锁舌422处在不同缺口4131中时,可以使脚踏支架2从轮椅本体1前方折叠至侧方,和从侧方转动至前方,并锁定。
[0031]实施例4
[0032]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进一步优化,其具体如下:
[0033]脚踏支架2为管状结构,脚踏支架2呈类F形,脚踏支架2的上端于管壁上开设调节槽220和安装孔,开关421设置于安装孔内,锁舌422活动设置于调节槽220内。
[0034]在本实施例中,开关421包括按钮和弹簧,按钮布置于脚踏支架2的管腔内,且部分经安装孔伸出至脚踏支架2外,而弹簧则布置于按钮与脚踏支架2的管内壁之间,按钮上延伸出一沿脚踏支架2管腔进行分布的联杆,而联杆与锁舌422相连,按压按钮时,弹簧压缩,联杆带动锁舌422脱离缺口4131,此时,则可以使脚踏支架2以第一铰链410为旋转点进行转动,比如,脚踏支架2从轮椅本体1侧方转动至前方,然后松开施加在按钮上的力,弹簧使得按钮回位,按钮回位时将通过联杆带动锁舌422重新卡入缺口4131内,以锁止第一铰链410,同理,从前方转动至侧方亦如此。
[0035]实施例5
[0036]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3或4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进一步优化,其具体如下:
[0037]折叠机构4还包括第二铰链430,第二铰链430设置于轮椅本体1的侧方,脚踏支架2的中部与第二铰链430相连;第二铰链430的旋转轴心线与第一铰链410的旋转轴心线共线。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轮椅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脚踏支架(2)、脚踏板(3)和折叠机构(4),所述折叠机构(4)分别与轮椅本体(1)和所述脚踏支架(2)的上端相连接,以使脚踏支架(2)从轮椅本体(1)前方折叠至侧方,和从侧方转动至前方;所述脚踏板(3)与所述脚踏支架(2)的下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轮椅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4)包括第一铰链(410)和锁止机构(420),所述轮椅本体(1)和所述脚踏支架(2)的上端通过第一铰链(410)相连接;所述锁止机构(420)设置在所述脚踏支架(2)上,以在脚踏支架(2)以第一铰链(410)为旋转点转至轮椅本体(1)前方后将其锁定,和在脚踏支架(2)以第一铰链(410)为旋转点转至轮椅本体(1)侧方后将其锁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轮椅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链(410)包括上铰板(411)、旋转轴(412)和下铰板(413),所述上铰板(411)和所述下铰板(413)按上下分布的形式固定于所述轮椅本体(1)的侧方,所述旋转轴(412)设置于所述上铰板(411)和所述下铰板(413)之间,所述脚踏支架(2)的上端具有套管(210),所述套管(210)套在所述旋转轴(412)上;所述下铰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琦王翠芳袁小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