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开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0923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开沟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传动装置,碎土机构、入土机构和安装架,碎土机构和入土机构通过安装架固定在行走器的前端或者后端,传动装置与行走器的发动机相连,传动装置用于带动碎土机构和入土机构运动,碎土机构位于入土机构在行走器行走方向的前方,碎土机构用于切碎大块土壤以及切断青草,入土机构用于开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机械结构的方式,解决了现有开沟器入土困难,阻力大的问题,提高了开沟器的破茬入土性能。提高了开沟器的破茬入土性能。提高了开沟器的破茬入土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开沟器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开沟器。

技术介绍

[0002]开沟器是播种机的主要工作部件。能在种床上按农业技术要求开出一定深度的种沟,引导种子(肥料)落入,并覆盖湿土。开沟器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播种质量。
[0003]种床是种子萌发、扎根、出苗的环境,因此土壤的湿度,土壤自身的质量都对种子的发芽有巨大的影响。土壤的坚实度会影响种子吸收土壤水分萌发和扎根。土壤太软、太疏松,影响种子的水分输送,影响种子的发芽情况。但太硬, 不利于幼苗根系的发育。在免耕土地中,土壤的坚实度大大上升,为了便于种子的发育,因此需要开沟器疏松土壤,保证种子下方、两侧的土壤是疏松的。而且从一些文献看,人们很少研究开沟器的减粘脱土减少开沟阻力。开沟器粘土后会出现开沟质量下降,工作阻力增大等现象,对播种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最终使农作物产量下降。因此,减粘降阻是开沟器设计中应解决的问题。
[0004]虽然传统的耕作中,经过翻耕整地后,开沟器在疏松的田间作业,阻力会大大减少。但在免耕地上,地表坚实,还有大量的秸秆覆盖,使得市面上的开沟器出现入土困难,阻力大等问题,缺乏足够的破茬入土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效破茬入土性能的新型开沟器。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开沟器,包括有传动装置、碎土机构、入土机构和安装架,所述传动装置、碎土机构和入土机构通过安装架固定在行走器的前端或者后端,所述传动装置与行走器的发动机相连,所述传动装置用于带动碎土机构和入土机构运动,所述碎土机构位于入土机构在行走器行走方向的前方,所述碎土机构用于切碎大块土壤以及切断青草,所述入土机构用于开沟,所述碎土机构包括有壳体、刀刃、刀轴,所述壳体与安装架相连,所述壳体下方设置有开口,所述刀轴水平转动连接在壳体上,所述刀刃与刀轴固定连接,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供传动装置深入的第一开孔,所述传动装置带动刀轴转动,驱动刀刃伸出壳体下方开口翻转,所述入土机构包括有钻头、转轴、底座和侧翼,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供传动装置伸入的第二开孔和供传动装置伸出的第三开孔,所述转轴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伸出底座的一端与钻头相连,所述钻头端部朝向碎土机构并与碎土机构呈同高度设置,所述传动装置带动转轴转动,所述侧翼为两块竖直设置的薄板,所述侧翼位于底座的左右两侧与底座相连。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有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和第三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行走器的发动机相连,所述第三传动机构与碎土机构以及入土机构相连,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分别与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有第二锥齿轮、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锥齿轮套设于发
动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传动轴一端套设有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与安装架相配合,所述第一传动轴远离第三锥齿轮的一端设置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置有与第四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与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与第二传动机构相连。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有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传动带所述第一带轮套设于第二传动轴上,所述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第二带轮与第三传动机构相连。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包括有第三传动轴和第四传动轴,所述第二带轮套设于第三传动轴上,所述第三传动轴和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轴穿过第二开孔的一端设置有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四传动轴上套设有与第六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七锥齿轮,所述第四传动轴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轴上还套设大齿轮,所述转轴上套设有小齿轮,所述大齿轮与小齿轮相啮合,第四传动轴穿过第三开孔伸入第一开孔的一端套设有第八锥齿轮,所述刀轴上套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八锥齿轮相啮合。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架包括有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和第三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与轴承相配合,将轴承与第一传动轴固定于行走器上,所述第二安装架与第二传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架分别与壳体和底座相连,所述第三安装架与第三传动轴转动连接。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刀刃形状为弯曲的条状。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刀轴上设置有减少摩擦力的滚动轴承,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轴承座,所述滚动轴承与轴承座相配合,所述轴承座对滚动轴承施加外支撑力。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钻头上设置有螺纹。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碎土机构与第三安装架之间可拆卸连接。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翼设置在底座的两侧,并在竖直方向上向底座侧倾斜设置,所述侧翼之间的距离沿行走器行走方向逐渐减小。
[0016]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设置有与行走器上发动机输出轴相连的传动装置,提供动力源带动本新型开沟器运动,设置碎土机构可切碎土壤和青草便于后续开沟,设置有入土机构用于进行开沟,碎土机构通过刀轴上的第一锥齿轮与传动装置相啮合,带动刀轴转动,使刀轴上的刀刃随着刀轴转动时翻动耕地,切碎大块土壤以及切断青草,降低了后续开沟的阻力,解决了开沟器入土困难的问题,入土机构内通过转轴上的小齿轮与传动装置相啮合,带动转轴转动,转轴伸出底座的一端与钻头相连,带动钻头转动对土壤进行松土,减小侧翼开沟的阻力,提高入茬碎土性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一安装架以及第二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碎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入土机构和第三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入土机构的俯视图。
[0022]附图标记:1、传动装置;11、第二锥齿轮;12、第一传动轴;121、第三锥齿轮;122、轴承;123、第四锥齿轮;13、第一安装架;14、第二安装架; 15、第二传动轴;151、第五锥齿轮;16、第三传动轴;161、第六锥齿轮;17、第四传动轴;171、第七锥齿轮;172、大齿轮;173、第八锥齿轮;2、碎土机构;21、壳体;22、刀刃;23、刀轴;24、第一锥齿轮;3、入土机构;31、底座;32、第三安装架;33、侧翼;34、转轴;35、小齿轮;36、钻头;4、第一带轮;5、第二带轮;6、传动带;7、滚动轴承;8、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参照图1至5所示,
[0024]一种新型开沟器,包括有传动装置1、碎土机构2、入土机构3和安装架,传动装置1、碎土机构2和入土机构3通过安装架固定在行走器的前端或者后端,传动装置1与行走器的发动机相连,传动装置1用于带动碎土机构2和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开沟器,其特征是:包括有传动装置(1)、碎土机构(2)、入土机构(3)和安装架,所述传动装置(1)、碎土机构(2)和入土机构(3)通过安装架固定在行走器的前端或者后端,所述传动装置(1)与行走器的发动机相连,所述传动装置(1)用于带动碎土机构(2)和入土机构(3)运动,所述碎土机构(2)位于入土机构(3)在行走器行走方向的前方,所述碎土机构(2)用于切碎大块土壤以及切断青草,所述入土机构(3)用于开沟,所述碎土机构(2)包括有壳体(21)、刀刃(22)、刀轴(23),所述壳体(21)与安装架相连,所述壳体(21)下方设置有开口,所述刀轴(23)水平转动连接在壳体(21)上,所述刀刃(22)与刀轴(23)固定连接,所述壳体(21)表面设置有供传动装置(1)深入的第一开孔,所述传动装置(1)带动刀轴(23)转动,驱动刀刃(22)伸出壳体(21)下方开口翻转,所述入土机构(3)包括有钻头(36)、转轴(34)、底座(31)和侧翼(33),所述底座(31)上设置有供传动装置(1)伸入的第二开孔和供传动装置(1)伸出的第三开孔,所述转轴(34)与底座(31)转动连接,所述转轴(34)伸出底座(31)的一端与钻头(36)相连,所述钻头(36)端部朝向碎土机构(2)并与碎土机构(2)呈同高度设置,所述传动装置(1)带动转轴(34)转动,所述侧翼(33)为两块竖直设置的薄板,所述侧翼(33)位于底座(31)的左右两侧与底座(31)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开沟器,其特征是:所述传动装置(1)包括有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和第三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行走器的发动机相连,所述第三传动机构与入土机构以及入土机构(3)相连,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分别与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有第二锥齿轮(11)、第一传动轴(12)和第二传动轴(15),所述第二锥齿轮(11)套设于发动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传动轴(12)一端套设有与第二锥齿轮(11)相啮合的第三锥齿轮(121),所述第一传动轴(12)上设置有轴承(122),所述轴承(122)与安装架相匹配,所述第一传动轴(12)远离第三锥齿轮(121)的一端设置有第四锥齿轮(123),所述第二传动轴(15) 上设置有与第四锥齿轮(123)相啮合的第五锥齿轮(151),所述第二传动轴(15)与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15)与第二传动机构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佳锋汤文涛韩伟胜徐维杰赵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农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