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身放射性污染监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0891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身放射性污染监测仪,包括柜体;柜体由横梁、左侧壁、右侧壁和底座组成,且所述柜体设有腔体;底座表面铺设有用于探测人体脚部的第一α/β探测器;所述横梁内壁面设有用于探测人体头部的探头,该探头表面设置有第二α/β探测器;所述探头与电动推杆连接,以使所述电动推杆推动探头上下运动;所述右侧壁内壁面设有用于探测人体躯干的第三α/β探测器;所述左侧壁内壁面设有γ探测器;所述右侧壁的外表面上设有触摸显示屏;所述触摸显示屏与工控机电连接;所述工控机配置为控制外部设备、信息处理以及显示控制;其结构简单,具有响应时间快、灵敏度高等优点,能在多种场所使用,防止放射性物质或放射源流入社会。社会。社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身放射性污染监测仪


[0001]本技术涉及监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全身放射性污染监测仪。

技术介绍

[0002]辐射测量是核辐射技术发展的中心;随着核技术的发展,对快速、多种射线测量的全身放射性污染监测仪的要求越来越多。目前,市场上的全身放射性污染监测仪只有全身α、β放射性污染监测仪,探测的射线种类少,探测灵敏度不够高、响应时间长。市场对全身的、多种类射线探测的仪器有大量需求,因此研制具有高灵敏度的,可同时检测α、β、γ射线的全身放射性污染监测仪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3]因此,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亟需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实现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的同时测量的全身放射性污染监测仪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全身放射性污染监测仪,其结构简单,具有响应时间快、灵敏度高等优点,能在多种场所使用,防止放射性物质或放射源流入社会。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全身放射性污染监测仪,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由横梁、左侧壁、右侧壁和底座组成,且所述柜体设有腔体;所述底座表面铺设有用于探测人体脚部的第一α/β探测器;所述横梁内壁面设有用于探测人体头部的探头,该探头表面设置有第二α/β探测器;所述探头与电动推杆连接,以使所述电动推杆推动探头上下运动;所述右侧壁内壁面设有用于探测人体躯干的第三α/β探测器;所述左侧壁内壁面设有γ探测器;所述右侧壁的外表面上设有触摸显示屏;所述触摸显示屏与工控机电连接;所述工控机配置为控制外部设备、信息处理以及显示控制;
[0007]所述工控机采用CAN通信与第一α/β探测器、第二α/β探测器、第三α/β探测器形成连接;工控机采用RS232通信与γ探测器形成连接;
[0008]所述柜体下方设有对称的滚轮,且于滚轮之间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杆,以及连接支撑杆的支撑脚;其中,所述支撑杆设置为伸缩杆;当所述支撑杆收缩时,所述滚轮与地面形成接触;当所述支撑杆伸张时,所述支撑脚与地面形成接触,滚轮相对地面悬空;
[0009]所述第一α/β探测器、第二α/β探测器、第三α/β探测器均由十三个探测器组成,该探测器采用空腔与光电倍增管相耦合;
[0010]所述第一α/β探测器具有两个,两个第一α/β探测器组合形成一个单元;所述第二α/β探测器具有一个,一个α/β探测器形成为一个单元;所述第三α/β探测器具有十个,其中,每两个第三α/β探测器组成一个单元,共有五个单元;其中,每个单元采用CAN总线与工控机连接,以使α/β探测器与工控机进行测量数据通信;
[0011]所述γ探测器由五个探测器组成,其中,每个探测器均包括塑料闪烁体、光电倍增
管、前置放大器、脉冲幅度甄别电路以及高压模块。
[0012]具体的,全身放射性污染监测仪设有第一α/β探测器、第二α/β探测器、第三α/β探测器以及γ探测器,且分别设置在与人体的头部、脚部、躯干对应处,用于检测人体全身的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该监测仪结构简单,通过一个柜体,使人体站立在柜体内,通过工控机以及探测器的配合,实现对人体放射射线的监测。另外,在该柜体的底部设有滚轮,使柜体能够移动;同时,柜体底部还设有支架,当滚轮无需滑动时,可以伸长支架的支撑杆,使支架处于伸长状态,直接与地面形成接触,而滚轮相对地面悬空,由支架对柜体形成支撑。
[0013]具体的,该全身放射性污染监测仪具有快速α、β、γ检测能力,具有响应时间快、灵敏度高等优点,对开展的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和反核恐怖袭击等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为了防止可能的核威胁,可以在机场、海关、港口、车站、大型集会等场所使用,防止放射性物质或放射源流入社会,造成危害,为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反核恐怖袭击提供技术保障。
[0014]优选的,所述横梁顶部设有设有四个吊环。
[0015]具体的,在柜体顶部设计安装了四个吊环,在特殊情况下以方便起吊移动,实现快速高效运输。
[0016]优选的,所述触摸显示屏通过LVDS接口与工控机相连,且与工控机采用USB通讯。
[0017]具体的,触摸显示屏选用10.4寸触摸液晶屏。
[0018]优选的,所述滚轮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支撑脚底面设有防滑层,其中,防滑层的材质为TUP胶。
[0019]具体的,支架选用带TUP胶的M16的滚轮,该TPU胶垫具有高回弹性,吸震性,防滑,耐磨性,耐油,耐撕裂,耐化学腐蚀及耐辐射等性能。
[0020]优选的,所述滚轮设有刹车装置。
[0021]具体的,滚轮带有刹车装置,能在移动时短时间固定,长时间放置时,可将支架旋长超过滚轮的高度,即靠支架固定。
[0022]优选的,所述第一α/β探测器尺寸为350mm
×
150mm
×
0.5mm;所述第二α/β探测器的尺寸为350mm
×
350mm
×
0.5mm;所述第三α/β探测器的尺寸为350mm
×
210mm
×
0.5mm。
[0023]具体的,躯干采用探测器尺寸为:350mm
×
210mm
×
0.5mm,数量为10个,每2个为一个单元;头部采用探测器尺寸为:350mm
×
350mm
×
0.5mm,数量为1个,且1个探测器为1个单元;脚部采用探测器尺寸为:350mm
×
150mm
×
0.5mm,数量为2个,2个探测器形成为一个单元。各个探测部件均设计独立的数据采集模块、高压输出模块、信号甄别模块、通信模块等。硬件实现主要由模拟采集板和数字通信板组成,模拟采集板由DC/DC模块、高压模块、信号放大器、甄别器等电路组成。DC/DC模块用于将输入的+12V电源转换成
±
12V;高压模块用于产生探测器需要的高压;信号放大器用于对探测器输出的微弱信号进行两级放大;甄别器用于去除干扰信号提高信噪比。数字通信板由DC/DC模块电路、STM32F103主控芯片、通信模块电路等组成,DC/DC模块电路用于将输入的+12V电源转换成+3.3V;STM32F103主控芯片用于处理探测器产生的脉冲信号,并完成高压监测、阈值监测、高压调节、阈值调节等功能;通信模块电路用于和工控机之间进行数据交换。
[0024]优选的,所述第一α/β探测器、第二α/β探测器、第三α/β探测器采用的光电倍增管的型号为PB29B03H。
[0025]具体的,该型号的光电倍增管有别于以往使用的端窗型光电倍增管,其为一种全
窗型光电倍增管;结构上,光电倍增管在空腔内会突出一小截出来,这使得闪烁体发出受激后发出的光子更容易被光电倍增管接收,减少了反射的次数和反射的损失,以上特性表明这种全窗型光电倍增管更合适用作大面积的空腔检测。
[00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身放射性污染监测仪,包括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由横梁、左侧壁、右侧壁和底座组成,且所述柜体设有腔体;所述底座表面铺设有用于探测人体脚部的第一α/β探测器;所述横梁内壁面设有用于探测人体头部的探头,该探头表面设置有第二α/β探测器;所述探头与电动推杆连接,以使所述电动推杆推动探头上下运动;所述右侧壁内壁面设有用于探测人体躯干的第三α/β探测器;所述左侧壁内壁面设有γ探测器;所述右侧壁的外表面上设有触摸显示屏;所述触摸显示屏与工控机电连接;所述工控机配置为控制外部设备、信息处理以及显示控制;所述工控机采用CAN通信与第一α/β探测器、第二α/β探测器、第三α/β探测器形成连接;工控机采用RS232通信与γ探测器形成连接;所述柜体下方设有对称的滚轮,且于滚轮之间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杆,以及连接支撑杆的支撑脚;其中,所述支撑杆设置为伸缩杆;当所述支撑杆收缩时,所述滚轮与地面形成接触;当所述支撑杆伸张时,所述支撑脚与地面形成接触,滚轮相对地面悬空;所述第一α/β探测器、第二α/β探测器、第三α/β探测器均由十三个探测器组成,该探测器采用空腔与光电倍增管相耦合;所述第一α/β探测器具有两个,两个第一α/β探测器组合形成一个单元;所述第二α/β探测器具有一个,一个α/β探测器形成为一个单元;所述第三α/β探测器具有十个,其中,每两个第三α/β探测器组成一个单元,共有五个单元;其中,每个单元采用CAN总线与工控机连接,以使α/β探测器与工控机进行测量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烨姜英轩徐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二二六六部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