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气化器胀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0848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气化器胀管装置,包括固定机台、胀杆驱动装置、胀杆及润滑油喷射头,其中:固定机台用于支撑内衬管和所述翅片管,其中,内衬管嵌套于翅片管内;胀杆贯穿在所述内衬管内,胀杆的第一端装配有胀头,胀头的外径大于内衬管的内径,胀杆的第二端连接在胀杆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上;胀杆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胀杆平移,以带动胀头自内衬管内穿过,从而将内衬管胀紧于翅片管内;润滑油喷射头设置在固定机台的边侧,润滑油喷射头用于将润滑油喷涂至胀头上。通过设置润滑油喷射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润滑油喷涂至胀头上,从而使得胀头能够更加顺利地穿过内衬管,防止胀头与内衬管之间的摩擦阻力过多,造成胀杆断裂。造成胀杆断裂。造成胀杆断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气化器胀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高压气化器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压气化器胀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年,我国液化天然气(LNG)进口量规模扩张,分布式天然气终端利用快速发展,非常有利于点供模式的扩张。LNG能效高,易于运输和储存,可以通过罐车运输到管道难于到达的地方,增强了天然气使用的机动性和灵活性。目前加气站以及L

CNG混合站的推广,包括大部分电厂、炼钢厂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使得高压汽化器应用广泛。
[0003]高压汽化器由不锈钢内衬管与星型铝翅片管紧密贴合而成。高压汽化器生产过程中,先将内衬管穿入至翅片管内,然后将胀杆穿入至不锈钢内衬管内并驱动胀杆在内衬管内移动,从而使得内衬管胀紧、贴合至翅片管内。
[0004]现有的胀管装置存在如下缺陷:胀管过程中,内衬管与翅片管之间的摩擦、阻力较大,胀杆容易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气化器胀管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高压气化器胀管装置,用于将内衬管胀紧至翅片管内,所述高压气化器胀管装置包括固定机台、胀杆驱动装置、胀杆及润滑油喷射头,其中:
[0007]所述固定机台用于支撑所述内衬管和所述翅片管,其中,所述内衬管嵌套于所述翅片管内;
[0008]所述胀杆贯穿在所述内衬管内,所述胀杆的第一端装配有胀头,所述胀头的外径大于所述内衬管的内径,所述胀杆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胀杆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上;
[0009]所述胀杆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胀杆平移,以带动所述胀头自所述内衬管内穿过,从而将所述内衬管胀紧于所述翅片管内;
[0010]所述润滑油喷射头设置在所述固定机台的边侧,所述润滑油喷射头用于将润滑油喷涂至所述胀头上。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胀杆驱动装置包括安装支架、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及链带,其中: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链带套设在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上,所述链带的第一侧带体支撑于所述安装支架的上表面上;所述胀杆的第二端经挂钩连接在所述链带的第一侧带体上,所述链带带动所述胀杆平移。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链带的第一侧带体上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支撑于所述安装支架的上表面上。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胀杆驱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主动链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主动链轮转动。
[0014]通过胀杆驱动装置驱动胀杆在内衬管内移动,本技术能够实现自动胀管操
作,从而将内衬管胀紧、贴合至翅片管内。特别的,通过设置润滑油喷射头,本技术能够将润滑油喷涂至胀头上,从而使得胀头能够更加顺利地穿过内衬管,防止胀头与内衬管之间的摩擦阻力过多,造成胀杆断裂。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实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高压气化器胀管装置在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高压气化器胀管装置的一个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高压气化器胀管装置的另一个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图1至图3中包括:固定机台1、胀杆驱动装置2、胀杆3、润滑油喷射头 4、安装支架21、主动链轮22、从动链轮23、链带24、滑轮25、驱动电机26、胀头31、挂钩32。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现有的胀管装置存在如下缺陷:胀管过程中,内衬管与翅片管之间的摩擦、阻力较大,胀杆容易断裂。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气化器胀管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压气化器胀管装置包括固定机台1、胀杆驱动装置2、胀杆3及润滑油喷射头4,其中:
[0022]固定机台1用于支撑内衬管200和翅片管100,其中,内衬管200穿设于翅片管100内。
[0023]胀杆3贯穿在翅片管100内,胀杆3的第一端装配有胀头31,胀头31的外径略大于内衬管的内径,胀杆3的第二端连接在胀杆驱动装置2的驱动端上。
[0024]胀杆驱动装置2用于驱动胀杆3平移,以带动胀头31自内衬管200内穿过,从而将内衬管胀紧于翅片管100内。
[0025]润滑油喷射头4设置在固定机台1的边侧,润滑油喷射头4用于将润滑油喷涂至所述胀头31上。
[0026]本技术的高压气化器胀管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0027]首先,将内衬管200穿入至翅片管100内,此时内衬管200的外壁与翅片管100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即内衬管200与翅片管100之间未胀紧。
[0028]将翅片管100和内衬管200固定在固定机台1的台面上。
[0029]将胀杆3的第一端自内衬管200的第二端开口插入至内衬管200内并向推动胀杆3向内移动,直至胀杆3的第一端自内衬管200的第一端开口伸出。接着,将胀头31装配至胀杆3的第一端上,将胀杆3的第二端经挂钩连接至胀杆驱动装置2的驱动端上,并启动润滑油喷射头4喷射润滑油,已将润滑油喷涂至胀头31上。
[0030]最后,启动胀杆驱动装置2,胀杆驱动装置2驱动胀杆3平移,胀头31进入至内衬管
200内并朝向内衬管200的第二端移动直至从内衬管200的第二端开口处穿出。由于胀头31的外径大于内衬管200的内径,因此,在此过程中,内衬管200的管壁受压向外扩张,从而使得内衬管200胀紧于翅片管100内。
[0031]可见,本技术的高压气化器胀管装置能够将内衬管200胀紧于翅片管 100内。特别的,通过设置润滑油喷射头4,本技术能够将润滑油喷涂至胀头31上,从而使得胀头31能够更加顺利地穿过内衬管200,防止胀头31与内衬管200之间的摩擦阻力过多,造成胀杆3断裂。
[0032]继续参考图1至图3所示,可选的,胀杆驱动装置2包括安装支架21、主动链轮22、从动链轮23及链带24,其中:主动链轮22和从动链轮23安装于安装支架21上。链带24套设在主动链轮22和从动链轮23上,链带24的第一侧带体支撑于安装支架21的上表面上,胀杆3的第二端经挂钩32连接在链带 24的第一侧带体上,链带24经主动链轮22和从动链轮23的带动下平移,从而带动胀杆3同步平移。
[0033]可选的,为了保证链带24的平移稳定性,链带24的第一侧带体上设置有滑轮25,滑轮25支撑于安装支架21的上表面上。链带24平移过程中,滑轮 25沿链带24的第一侧带体上平稳移动。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气化器胀管装置,用于将内衬管胀紧至翅片管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化器胀管装置包括固定机台、胀杆驱动装置、胀杆及润滑油喷射头,其中:所述固定机台用于支撑所述内衬管和所述翅片管,其中,所述内衬管穿设于所述翅片管内;所述胀杆贯穿在所述内衬管内,所述胀杆的第一端装配有胀头,所述胀头的外径大于所述内衬管的内径,所述胀杆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胀杆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上;所述胀杆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胀杆平移,以带动所述胀头自所述内衬管内穿过,从而将所述内衬管胀紧于所述翅片管内;所述润滑油喷射头设置在所述固定机台的边侧,所述润滑油喷射头用于将润滑油喷涂至所述胀头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气化器胀管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辉黄森斌钱威苏扬扬王志德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海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