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视角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0682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一形成于第一基板上且具有第一开口图型的象素极、形成于与第一基板相向的绝缘第二基板下面且具有第二开口图型的共同极以及注入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物质。其中,第一开口图型及第二开口图型的中央部以直线形形成,相互平行,且第一开口图型与第二开口图型相互交替配置。如此可获得视角宽、液晶分子取向稳定且响应速度快的液晶显示装置。(*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宽视角的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在共同极和象素极上形成一定的图型(pattern)来实现增大视角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是,在两个基板之间注入一液晶层,并通过调节施加于其上的电场强度来调节光的透过量。其中,垂直向列(vertically aligned;VA)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因其在没有施加电场的状况下,液晶分子相对基板为垂直排列,所以在使用垂直偏光板时,在没有施加电场的情况下其完全遮断光线。即,在通常黑色模式(normally black mode)时,off状态的灰度非常低,因此与过去的扭曲向列液晶显示装置相比,其可获得更高的对比比率。但是在施加有电场的情况下,因液晶分子倾斜的方向不规则,因此会存在上部或下部偏光板的偏光方向与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不一致的部分,而在该部中,液晶分子不能发挥旋转光线的偏光方向的作用,所以光线被偏光板完全遮断。该部分在画面上显示出黑色,因此会降低图像的质量,这种部分称为组织(texture)。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提出了多种把电极图型形成(patterning)的方法。但是过去的把电极图型形成的方法仍然存在着响应速度慢等问题。那么,参照附图对根据过去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电极图型做说明,并且查看一下其存在的问题。图1表示根据过去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上下电极形成的开口图型相互重叠状态的平面图。中间被折形状的共同极的开口图型1与象素极的开口图型2相面对的形态设置,在共同极与象素极之间注入有液晶物质,且相对各电极的面为垂直排列。此时,若在共同极与象素极之间施加电场,则液晶分子3受到电力而与电极面相互平行地排列。这种液晶分子3对电场的反应速度称为响应速度,若开口图型如图1A形式形成,则其响应速度非常慢。其理由在于由于开口图型1,2而形成边缘场(fringe field),液晶分子受到边缘场的电力而相对开口图型1,2先以垂直形式排列(A状态),然后再根据向列相的(nematic)液晶分子具有的本性,即欲整齐排列的性质而进行相互整齐排列(B状态)的第二阶段动作。液晶分子的响应速度慢的问题成为显示动画像时诱发残像的主要原因。因此,为了提高动画像的显示质量,需要高的液晶分子的响应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高宽视角液晶显示装置的响应速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高宽视角液晶显示装置的图象显示质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在遵守上下板开口部设计的同时尽可能地使其整齐排列。具体地说,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有形成于第一基板上且具有第一开口图型的象素极;形成于与第一基板相向的绝缘第二基板的下面且具有第二开口图型的共同极以及注入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物质。其中,第一开口图型与第二开口图型的中央部以直线形形成,且相互平行,第一开口图型与第二开口图型相互交替配置。此时,第一开口图型包括一在象素极上部领域中以第一方向形成的第一开口部以及一在象素极的下部领域中以与第一方向形成直角的第二方向形成的第二开口部,第二开口图型包括一在象素极上部领域相对应的位置上,以第一方向形成的第一主干开口部以及一在象素极的下部领域相对应的位置上,以第二方向形成的第二主干开口部。第一方向相对象素极的边,可以是斜线方向,第二开口图型包括一与象素极的上下边相互重叠的第一支叉开口部以及一与象素极的左右边相互重叠的第二支叉开口部,第一开口图型包括一位于象素极的上下中央部,且与象素极的上下边并排的第三开口部,第一开口图型和第二开口图型把上述象素极分割成多个闭合的多边形。在此,第二支叉开口部的宽度可以比主干开口部的宽度宽。第一方向可与象素极边中的一个并排,第一及第二主干开口部的两端,越向端部其宽度逐渐增加的形式形成,可使第二主干开口部中的一个与象素极的一边相重叠。另外,第一开口部的端部越向端部其宽度逐渐变窄的形式形成。在第一基板的下部及第二基板的上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偏光板和第二偏光板,可使第一及第二偏光板的偏光方向与第一及第二方向分别形成45°,象素极在第一及第二开口部的终点相邻的边上形成一突出部。或者,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形成于第一基板上且具有第一开口图型的象素极;形成于与第一基板相向的绝缘第二基板的下面且具有第二开口图型的共同极以及注入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物质。其中,第一开口图型与第二开口图型相重叠,把象素极分割成多个小领域,使小领域成为最长的两个边相互平行的多边形。此时,小领域分类成最长边为第一方向的第一小领域和最长边为第二方向的第二小领域,使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形成90°为好。第一方向可与象素极的边形成斜线方向或与象素极的上下边或左右边中的一个相平行。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形成于绝缘第一基板上的具有第一开口图型的象素极、形成于与第一基板相向的绝缘第二基板上的具有第二开口图型的共同极以及注入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物质。其中,当象素极与共同极之间施加有电压时,由于第一及第二开口图型而形成的边缘场,使液晶物质的液晶分子取向与由于液晶分子之间的力而形成的取向方向相一致。此时,由于边缘场的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被分成4个方向为好。在上述中,第一及第二开口图型的宽度在10μm至16μm之间为比较好。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根据过去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形成于上下电极上的开口图型相互重叠状态的平面图;图2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概念略图的断面图;图3A及图3B是分别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及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形成于上下电极上的开口图型相互重叠状态的平面图;图4A,5A,6A,7A,8A,9A,10A是分别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至第九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象素极的图型平面图;图4B,5B,6B,7B,8B,9B,10B是分别表示形成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至第九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共同极上的开口图型的平面图;图4C,5C,6C,7C,8C,9C,10C是分别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至第九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上下基板整齐排列的状态下,象素极的图型与共同极的开口图型相重叠状态的平面图;图11是表示为了根据图型的宽度及间隔而测定响应速度和灰度而制作的面板开口部图型的多种形态;图12A是表示根据不同图型而表现出的透过率图;图12B是表示以B图型为基准的各图型透过率比例的图;图13是表示根据灰度的响应时间按照各不同图型的图;图14是只对根据B,C,D图型灰度的响应时间作了扩大显示的图;图15是表示B,C,D图型的白色灰度中的显微镜图片;图16是测试单元中按不同施加电压时C,D图型的显微镜图片;图17A是表示开口部图型的宽度窄时的边缘场大小的图;图17B是表示开口部图型的宽度宽时的边缘场大小的图;图18是表示根据开口部图型的宽度及施加的电压,在开口部中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的图;图19及图20是分别表示图11中的B图型和J图型中发生组织的部分和为了防止发生组织而变更的开口部图型的图;图21是表示为了防止图11中的B,I,J图型中发生组织而变更的开口部图型的图;表1表示图11中9个图型的开口部图型的宽度及间隔;表2表示把图11中9个图型用于实际面板而获得的实验结果,是表示响应时间及发生白残像程度。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首先对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参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绝缘第一基板;形成于上述第一基板上,且具有第一开口图型的象素极;与上述第一基板相向的第二基板;形成于上述第二基板上,且具有第二开口图型的共同极;及注入于上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 间的液晶物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开口图型与上述第二开口图型相重叠而把上述象素极分割成多个小领域,且上述小领域为最长边相互平行的多边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长根柳在镇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