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分离式放水洞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063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可分离式放水洞防护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放水洞出口位置的固定环、穿出固定环的主送料机构和副送料机构、与固定环外端部连接的蓄水槽组件、与蓄水槽组件连接的抽水机构,主送料机构与固定环连接且与蓄水槽组件连通,副送料机构还穿过蓄水槽组件;放水洞内固定环内侧面设置有过滤罩,主送料机构和副送料机构均穿过过滤罩,主送料机构的内端部靠近放水洞的内端设置,副送料机构的内端部与过滤罩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可分离式放水洞防护结构,能够对放水洞中的漏水和淤堵现象进行良好的处理,保证了放水洞的美观度和水库周围良好的视觉效果,本装置方便拆卸,当维修放水洞时,将防护结构拆卸下来即可。将防护结构拆卸下来即可。将防护结构拆卸下来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分离式放水洞防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库放水洞
,尤其涉及可分离式放水洞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放水洞是水库三大件之一,由进出口建筑物及洞身组成,具有调节水位、供水等重要作用。现有技术的水利工程中一般都要设置有放水洞,现有技术的放水洞均采用横穿堤坝底部的形式进行设置,这种设置形式使得放水洞处于最大水压的位置,这种设置形式无疑对于大坝是一种损坏,导致多数水库闸门常出现漏水、淤堵等情况,放水洞口位置也会出现岸坡坍塌,导致冲刷严重。
[0003]现有技术的人员一般采用枯水期或防水后打围堰维修,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和人力物力,此外,长期的漏水和淤堵情形,也会严重影响放水洞的质量,影响美观度和水库周围良好的视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分离式放水洞防护结构,解决了如何避免因为漏水和淤堵对放水洞带来的不良影响,能够对放水洞中的漏水和淤堵现象进行良好的处理,保证了放水洞的美观度和水库周围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本装置可以方便拆卸,当需要维修放水洞时,将防护结构拆卸下来即可。
[0005]可分离式放水洞防护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放水洞出口位置的固定环、穿出所述固定环的主送料机构和副送料机构、与所述固定环外端部连接的蓄水槽组件、与所述蓄水槽组件连接的抽水机构,所述主送料机构与所述固定环连接且与所述蓄水槽组件连通,所述副送料机构还穿过所述蓄水槽组件;
[0006]所述放水洞内所述固定环内侧面设置有过滤罩,所述主送料机构和所述副送料机构均穿过所述过滤罩,所述主送料机构的内端部靠近所述放水洞的内端设置,所述副送料机构的内端部与所述过滤罩连接。
[0007]所述主送料机构包括水平放置的转筒、设置在所述转筒上的螺旋片、与所述转筒外端铰接连接的固定板、与所述转筒外端连接的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转筒内端的支撑结构,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固定环连接,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放水洞内部;
[0008]所述转筒靠近外端位置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蓄水槽组件内。
[0009]所述蓄水槽组件包括半圆形的挡板、一侧部与所述挡板一侧面连接的弧形板以及与所述挡板弧形面连接的支撑板,所述转筒和所述副送料机构穿过所述挡板设置,所述弧形板的另一侧部嵌入在所述固定环上设置的卡槽内,所述挡板与所述固定板的外侧面连接;
[0010]所述挡板、所述弧形板和所述固定环形成蓄水槽。
[0011]所述抽水机构包括穿过所述转筒设置的排水管一、一端与所述蓄水槽组件连通的
排水管二、水泵,所述排水管一的内端设置在排水洞内,所述排水管一的外端穿出所述转筒的出口并连接在所述排水管二上;
[0012]所述排水管一和所述排水管二上均设置有阀门。
[0013]所述副送料机构包括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过滤罩和所述挡板上的料筒、设置在所述料筒内的送料杆、与所述送料杆外端连接的电机,所述送料杆上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送料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铰接座一和铰接座二上;
[0014]所述副送料机构设置在所述主送料机构的一侧;
[0015]所述料筒的外端连接有排浆管。
[0016]所述过滤罩的内端面设置有转移组件;所述转移组件包括传送带、设置在所述传送带外侧面的刮板、设置在所述转筒下方的转柱一、设置在所述转筒一侧的转柱二、设置在所述转筒上方的转柱三,所述转柱一、所述转柱二和所述转柱三分别铰接设置在所述过滤罩上;
[0017]所述传送带与所述转柱一、所述转柱二、所述转柱三和所述送料杆连接,呈多边形状。
[0018]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转筒内端部的铰接环、设置在所述铰接环上的支撑腿、设置在所述铰接环上方的立筒、设置在所述立筒内部的弹簧以及与所述弹簧顶端连接的滑动柱,所述滑动柱的顶端抵靠在所述转筒的内侧面上。
[0019]所述排水管一的外径小于所述转筒的内径。
[0020]所述支撑板为橡胶材料。
[0021]所述过滤罩的上端部设置有过滤通孔,所述过滤罩的下端部为平板部。
[0022]本技术达成以下显著效果:
[0023](1)通过设置主送料机构,可以将放水洞内部的淤泥和积水带动到过滤罩位置,通过过滤罩的作用,积水进入到蓄水槽内,同时在副送料机构的作用下,将过滤罩旁边的淤泥排出,并进入到排浆管中;
[0024](2)通过抽水机构的作用,不仅可以将放水洞内部的积水抽出,而且也可以将蓄水槽内的积水排出,水泵可以设置在坝坡上,将积水在再次回收到水库中,节约了水资源;
[0025]此外,排水管一和排水管二上均设置有阀门,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形,选择性的开启相应的阀门,实现一机两用的效果;
[0026](3)设置有转移组件,由于螺旋片靠近放水洞的底部设置,因此,副送料机构设置在主送料机构的一侧部,通过传送带和刮板的作用,使得主送料机构另一侧部的污泥转运到副送料机构的位置,实现淤泥的快速转运和排出;
[0027](4)将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环上,方便安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防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主送料机构和抽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副送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过滤罩和送料带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环和过滤罩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蓄水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其中,附图标记为:1、放水洞;2、固定环;2

1、卡槽;2

2、螺纹孔;3、副送料机构;3

1、送料杆;3

2、微电机;3

3、料筒;4、排浆管;5、排水管一;6、排水管二;7、蓄水槽组件;7

1、支撑板;7

2、挡板;8、主送料机构;8

1、转筒;8

2、皮带;8

3、固定板;8

4、电机;8

5、螺旋片;8

6、支撑腿;8

7、立筒;8

8、滑动柱;9、过滤罩;10、传送带;10

1、转柱一;10

2、转柱二;10

3、转柱三。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能更加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36]参见图1,可分离式放水洞防护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放水洞1出口位置的固定环2、穿出固定环2的主送料机构8和副送料机构3、与固定环2外端部连接的蓄水槽组件7、与蓄水槽组件7连接的抽水机构,主送料机构8与固定环2连接且与蓄水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分离式放水洞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在放水洞出口位置的固定环、穿出所述固定环的主送料机构和副送料机构、与所述固定环外端部连接的蓄水槽组件、与所述蓄水槽组件连接的抽水机构,所述主送料机构与所述固定环连接且与所述蓄水槽组件连通,所述副送料机构还穿过所述蓄水槽组件;所述放水洞内所述固定环内侧面设置有过滤罩,所述主送料机构和所述副送料机构均穿过所述过滤罩,所述主送料机构的内端部靠近所述放水洞的内端设置,所述副送料机构的内端部与所述过滤罩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式放水洞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送料机构包括水平放置的转筒、设置在所述转筒上的螺旋片、与所述转筒外端铰接连接的固定板、与所述转筒外端连接的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转筒内端的支撑结构,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固定环连接,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放水洞内部;所述转筒靠近外端位置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蓄水槽组件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分离式放水洞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槽组件包括半圆形的挡板、一侧部与所述挡板一侧面连接的弧形板以及与所述挡板弧形面连接的支撑板,所述转筒和所述副送料机构穿过所述挡板设置,所述弧形板的另一侧部嵌入在所述固定环上设置的卡槽内,所述挡板与所述固定板的外侧面连接;所述挡板、所述弧形板和所述固定环形成蓄水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分离式放水洞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机构包括穿过所述转筒设置的排水管一、一端与所述蓄水槽组件连通的排水管二、水泵,所述排水管一的内端设置在排水洞内,所述排水管一的外端穿出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同钢刘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