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噪结构、空调器内机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0625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42
本申请提供一种降噪结构、空调器内机和空调器,包括降噪腔,所述降噪腔设置在风道内,所述降噪腔的腔壁上设置有连通通道,所述降噪腔的内部空间与所述风道通过所述连通通道相连通,以使所述风道内的流体能够流入所述降噪腔内。本申请提供一种降噪结构、空调器内机和空调器,能够有效降低空调运行过程中的噪音值,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性。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性。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降噪结构、空调器内机和空调器


[0001]本申请属于空气调节
,具体涉及一种降噪结构、空调器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生活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空调器已成为生活必备的电器,空调器工作时产生的噪声是影响舒适性的很重要的一部分。而现有空调器内机中没有能够有效减少噪声的设置,无法有效降低空调运行过程中的噪音值,影响了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降噪结构、空调器内机和空调器,能够有效降低空调运行过程中的噪音值,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降噪结构,包括降噪腔,所述降噪腔设置在风道内,所述降噪腔的腔壁上设置有连通通道,所述降噪腔的内部空间与所述风道通过所述连通通道相连通,以使所述风道内的流体能够流入所述降噪腔内。
[0005]可选的,降噪结构包括降噪件,所述降噪件扣设在所述风道的内壁上,以在所述降噪件的内壁与所述风道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降噪腔。
[0006]可选的,所述降噪件包括导流段,所述导流段与所述风道内流体的流动方向成不为零的角度设置,所述连通通道设置在所述导流段上。
[0007]可选的,所述连通通道的数量多个,多个所述连通通道均匀设置在所述降噪腔的腔壁上。
[0008]可选的,所述连通通道的直径为3

5mm,当所述连通通道的数量为多个时,相邻的所述连通通道的中心线的间距为30/>‑
50mm。
[0009]可选的,所述降噪腔上设置有泄压通道,所述泄压通道的进入端与所述降噪腔的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泄压通道的排出端与所述风道的外部环境相连通。
[0010]可选的,所述降噪腔上设置有第一泄压通道和第二泄压通道,所述第一泄压通道设置在所述降噪腔的第一侧,所述第二泄压通道设置在所述降噪腔的第二侧。
[0011]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内机,包括如上述的降噪结构。
[0012]可选的,所述空调器内机包括底壳,当所述空调器内机包括降噪件时,所述降噪件扣设在所述底壳上,所述降噪件上还包括第一防逸段和第二防逸段,所述第一防逸段设置在所述降噪腔的第一侧,所述第二防逸段设置在所述降噪腔的第二侧,所述第一防逸段和所述第二防逸段向远离所述底壳的一侧延伸。
[0013]可选的,所述空调器内机包括第一贯流风叶和第二贯流风叶,所述第一贯流风叶设置在所述风道的进风口处,所述第二贯流风叶设置在所述风道的出风口处,所述降噪腔设置在所述第一贯流风叶与所述第二贯流风叶之间。
[0014]可选的,所述空调器内机还包括换热器,所述降噪腔设置在所述第一贯流风叶与
所述换热器之间。
[0015]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述的降噪结构或包括如上述的空调器内机。
[0016]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降噪结构、空调器内机和空调器,能够有效降低空调运行过程中的噪音值,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降噪件和底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降噪件和底壳的主视图;
[0020]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换热器和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降噪件、底壳和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表示为:
[0023]11、导流段;111、连通通道;121、第一泄压通道;122、第二泄压通道;131、第一防逸段;132、第二防逸段;21、第一贯流风叶;22、第二贯流风叶;3、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结合参见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一种降噪结构,包括降噪腔,降噪腔设置在风道内,降噪腔的腔壁上设置有连通通道111,降噪腔的内部空间与风道通过连通通道111相连通,以使风道内的流体能够流入降噪腔内。通过设置降噪腔,使风道内部由于流体震动产生的噪音声波进入降噪腔内,使声波在降噪腔内部振荡,进而使声波本身能量减弱、消失,能够有效降低空调运行过程中的噪音值,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0025]降噪结构包括降噪件,降噪件扣设在风道的内壁上,以在降噪件的内壁与风道的内壁之间形成降噪腔。
[0026]进一步的,降噪件具有中空且至少一端面开放的箱体结构,开放的端面扣设在风道的内壁上,降噪件的内壁与风道的内壁之间形成降噪腔。
[0027]进一步的,降噪腔的数量可为一个或至少两个。即降噪腔可为一个容积较大的降噪腔,也可以分割为多个容积较小的降噪腔。本实施例中,降噪腔的数量为一个。
[0028]降噪件包括导流段11,导流段11与风道内流体的流动方向成不为零的角度设置,连通通道111设置在导流段11上。通过设置导流段11,使导流段11与风道内流体的流动方向形成不为零的角度,以使风道内的流体能够舒畅的流入到降噪腔内。
[0029]进一步的,导流段11为平板形,导流段11与风道的内壁成角度设置。导流段11与风道的内壁所成角的开口朝向风道的进风口一侧。
[0030]进一步的,导流段11设置在与最顺气流方向的相切位置上。
[0031]连通通道111的数量多个,多个连通通道111均匀设置在降噪腔的腔壁上能够实现流体均匀通过。
[0032]进一步的,连通通道111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矩形或者其他多边形。
[0033]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连通通道111的横截面为圆形。
[0034]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流体为空气。
[0035]连通通道111的直径为3

5mm,当连通通道111的数量为多个时,相邻的连通通道111的中心线的间距为30

50mm。
[0036]降噪腔上设置有泄压通道,泄压通道的进入端与降噪腔的内部空间相连通,泄压通道的排出端与风道的外部环境相连通。声波在降噪腔内传播、反射,引起降噪腔内空气的分子的运动,空气内部摩擦导致降噪腔内部的内能增加,从而消耗声波的的机械能,达到减弱或消除声音的目的。通过设置泄压通道,当降噪腔内部的空气吸收了射入降噪腔内部声波的能量,内能增加,空气分子的活跃度增加,降噪腔内部的空气就可以通过泄压通道排出到降噪腔外部,将降噪腔内部的能量较高的空气排出,同时将能量较低的空气从连通通道111和泄压通道吸入,以替换从泄压通道排出的吸能后的空气,从而维持降噪腔内部的空气的能量平衡,通过此持续性的吸收

排出

吸入的循环,使此降噪腔能够持续、稳定的吸收声波的能量。
[0037]进一步的,泄压通道为管形。也即在降噪腔上设置泄压管,形成泄压通道。
[0038]进一步的,泄压通道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其他多边形。本实施例中泄压通道的横截面为圆形。
[0039]进一步的,泄压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降噪腔,所述降噪腔设置在风道内,所述降噪腔的腔壁上设置有连通通道(111),所述降噪腔的内部空间与所述风道通过所述连通通道(111)相连通,以使所述风道内的流体能够流入所述降噪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降噪结构包括降噪件,所述降噪件扣设在所述风道的内壁上,以在所述降噪件的内壁与所述风道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降噪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件包括导流段(11),所述导流段(11)与所述风道内流体的流动方向成不为零的角度设置,所述连通通道(111)设置在所述导流段(1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通道(111)的数量多个,多个所述连通通道(111)均匀设置在所述降噪腔的腔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通道(111)的直径为3

5mm,当所述连通通道(111)的数量为多个时,相邻的所述连通通道(111)的中心线的间距为30

50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腔上设置有泄压通道,所述泄压通道的进入端与所述降噪腔的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泄压通道的排出端与所述风道的外部环境相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腔上设置有第一泄压通道(121)和第二泄压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从辉成凯杨永祥王成龙杨俊山李芊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