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浩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配件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0499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配件冲压模具,包括下模座、下模仁、顶出框、顶出弹簧、限位座、限位孔、上模座、限位柱、上模仁及模腔,所述下模仁固定安装于下模座的上端外表面中心位置,所述顶出框滑动套接于下模仁的外部,所述顶出弹簧固定安装于顶出框的下端外表面边角位置与下模座之间,所述限位座固定安装于下模座的上端外表面边角位置,所述限位孔开设于下模座的上端,所述上模座设于下模座的上方,所述限位柱固定安装于上模座的下端外表面边角位置,该汽车配件冲压模具采用敲击及润滑方式的配合,能够在冲压后快速脱模,提高了连续冲压效率,同时提高了冲压时模材的稳定性,提高了冲压质量。提高了冲压质量。提高了冲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配件冲压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压模具
,具体为一种汽车配件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冲压模具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
[0003]现有专利(公告号:CN212190981U)一种金属板材加工用冲压模具,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端活动连接有加工金属板,所述加工金属板的顶端活动连接有压料板,所述压料板中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孔且通过孔分别活动连接有外环刀和内环刀,所述外环刀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定位销,所述外环刀的顶端固定连接上模座,所述上模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冲压杆,所述工作台的中部分别设有出料口。该金属板材加工用冲压模具,通过在冲压机工作台上开设落料口,使得成品和废料可以通过工作台落料口滑落至工作台下,避免了废料在下模座与工作台之间的空间内堆积。
[0004]在上述对比专利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在针对于铝铜等韧性板状模材进行塑性冲压时,很容易导致模材嵌入模腔内部,从而影响脱模速度,并且在冲压时上模座与模材发生碰撞容易导致模材因振动而发生偏移,从而影响模材的冲压质量。
[0005]为此,提出一种汽车配件冲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配件冲压模具,该汽车配件冲压模具采用敲击及润滑方式的配合,能够在冲压后快速脱模,提高了连续冲压效率,同时提高了冲压时模材的稳定性,提高了冲压质量,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配件冲压模具,包括下模座、下模仁、顶出框、顶出弹簧、限位座、限位孔、上模座、限位柱、上模仁及模腔,所述下模仁固定安装于下模座的上端外表面中心位置,所述顶出框滑动套接于下模仁的外部,所述顶出弹簧固定安装于顶出框的下端外表面边角位置与下模座之间,所述限位座固定安装于下模座的上端外表面边角位置,所述限位孔开设于下模座的上端,所述上模座设于下模座的上方,所述限位柱固定安装于上模座的下端外表面边角位置,所述上模仁固定安装于上模座的下端外表面中心处,所述模腔开设于上模仁的下端;
[0008]所述上模仁上设有缓冲板、缓冲弹簧、推杆、固定座、转轴、齿牙、铁球、牵引杆及润滑机构,所述缓冲板活动安装于上模仁的下端外表面两侧,所述缓冲弹簧固定安装于缓冲板的上端外表面前后两端,且缓冲弹簧的上端与上模仁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活动安装于缓冲板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且推杆与缓冲板之间活动安装有铰链,所述推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推杆交错分布,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于上模仁的内部顶端中心处,所述转轴转动安装于固定座的前端外表面下端位置,所述齿牙固定安装于转轴的外圆面前端位置及推杆靠近固定座的一端,所述牵引杆固定安装于转轴的四周外表面,所述铁球固
定安装于牵引杆远离转轴的一端,所述润滑机构固定安装于上模仁的内部且位于模腔的两侧。
[0009]针对于板状模材进行塑性冲压时,很容易导致模材嵌入模腔内部,从而影响脱模速度;
[0010]工作时,首先将冲压模材放置在下模仁的正上方,然后上模座向下移动与下模座靠拢,此时上模座上的限位柱贯穿于下模座上限位座上的限位孔中,通过限位柱与限位座的相互配合,可避免上模座与下模座合模时发生水平偏移,然后随着上模座的持续下移,上模仁与模材的上端接触,并通过上模仁与下模仁的相互挤压,使得模材被下模仁挤压内嵌至上模仁上的模腔中,与此同时,套接在下模仁上的顶出框受到模材挤压沿下模仁的外表面向下滑动,而顶出弹簧压缩变形,需要说明的是,在上模仁跟随上模座下移时,上模仁下端的缓冲板最先与模材接触,并在模材与上模仁的相互挤压下配合缓冲弹簧的形变收缩至上模仁的内部,另外,随着缓冲板的上升,由于推杆通过铰链与缓冲板连接,缓冲板上升后推杆因自身重力的因素与缓冲板之间的倾角逐渐缩小,与此同时,在推杆远离缓冲板一侧高度不变的情况下,配合推杆与缓冲板之间的倾角的缩小,推杆向靠近转轴方向移动,并配合齿牙的啮合效果,使得转轴发生转动,此时转轴利用牵引杆带动铁球转动,从而利用铁球对模腔的内壁进行敲打,使得嵌入模腔中的模材产生振动,并且在冲压结束后,上模座与下模座分离,与此同时顶出弹簧与缓冲弹簧复位,分别推动顶出框与缓冲板向对移动,进而利用顶出框与缓冲板推动模材,帮助模材脱模,另外,缓冲板下移拉动推杆往回移动,配合齿牙带动转轴反转,再次利用牵引杆带动铁球转动对模腔敲打,使得模腔与模材之间产生二次震动,进一步提高了脱模速度,便于连续冲压作业,提高了冲压效率。
[0011]优选的,所述润滑机构包括喷油口、储油囊及弹性金属片,所述储油囊固定安装于上模仁的内部且位于模腔的两侧,所述喷油口开设于储油囊靠近模腔的一侧外表面,且喷油口延伸并贯穿至模腔,所述弹性金属片固定安装于储油囊的内部远离模腔的一侧,所述弹性金属片的横截面为半圆环形,所述弹性金属片远离模腔的一侧从缓冲板的上方凸出二分之一,所述储油囊的内部填充有润滑油。
[0012]工作时,配合冲压时缓冲板收缩至上模仁内部的特性,随着缓冲板在上模仁内部上移,缓冲板会对储油囊造成挤压,此时储油囊中的弹性金属片被挤压变形,从而利用形变缩小储油囊的体积,进而利用体积缩小时产生的气压将储油囊中的润滑油通过喷油口喷射至模腔的内壁,进而起到了对模腔内壁润滑的效果,减小了模材内嵌模腔内部时与模腔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了脱模效率,并且由于弹性金属片远离模腔的一侧从缓冲板的上方仅仅凸出二分之一,因此弹性金属片再被挤压后不会因弯曲程度过大而出现反向弯曲,保障了在缓冲板伸出上模仁后,弹性金属片能够正常复位。
[0013]优选的,所述限位座由一个矩形块与一个圆柱体组成,且圆柱体转动连接于矩形块的上端,所述限位座上设有轴承与螺纹,所述轴承镶嵌于限位座的内圆面上端位置,且轴承的内表面与限位座位于轴承上端的内表面位于同一垂直面,所述螺纹开设于轴承的内表面及限位柱的外圆面,所述限位柱通过限位孔贯穿于轴承及限位座的内部,所述限位座远离下模座的一些外表面靠近上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复位板,且复位板呈L型。
[0014]在冲压时上模座与模材发生碰撞容易导致模材因振动而发生偏移,从而影响模材的冲压质量;
[0015]工作时,上模座上的限位柱在穿入下模座上的限位座中后,会穿过限位座内部的轴承内部,由于轴承的内圈处于活动状态,使得限位柱与轴承螺纹连接,由于限位座5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之间转动连接,使得限位柱8插入限位座5中后在螺纹的配合下驱动限位座5的上半部分发生旋转,从而在上模座7与下模座1之间完全压实前,利用限位座5带动复位板56旋转,进而利用复位板56从四周对模材进行夹持,由于四个复位板56夹持的力度相同,进而可将下模座1上发生偏移的模材调整至位于下模座1上居中位置,以提高冲压时模材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冲压精度。
[0016]优选的,所述限位座的内圆面直径呈由上而下阶梯式增长,所述轴承的内环下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所述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配件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座(1)、下模仁(2)、顶出框(3)、顶出弹簧(4)、限位座(5)、限位孔(6)、上模座(7)、限位柱(8)、上模仁(9)及模腔(10),所述下模仁(2)固定安装于下模座(1)的上端外表面中心位置,所述顶出框(3)滑动套接于下模仁(2)的外部,所述顶出弹簧(4)固定安装于顶出框(3)的下端外表面边角位置与下模座(1)之间,所述限位座(5)固定安装于下模座(1)的上端外表面边角位置,所述限位孔(6)开设于下模座(1)的上端,所述上模座(7)设于下模座(1)的上方,所述限位柱(8)固定安装于上模座(7)的下端外表面边角位置,所述上模仁(9)固定安装于上模座(7)的下端外表面中心处,所述模腔(10)开设于上模仁(9)的下端;所述上模仁(9)上设有缓冲板(91)、缓冲弹簧(92)、推杆(93)、固定座(94)、转轴(95)、齿牙(96)、铁球(97)、牵引杆(98)及润滑机构(99),所述缓冲板(91)活动安装于上模仁(9)的下端外表面两侧,所述缓冲弹簧(92)固定安装于缓冲板(91)的上端外表面前后两端,且缓冲弹簧(92)的上端与上模仁(9)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93)活动安装于缓冲板(91)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且推杆(93)与缓冲板(91)之间活动安装有铰链,所述推杆(9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推杆(93)交错分布,所述固定座(94)固定安装于上模仁(9)的内部顶端中心处,所述转轴(95)转动安装于固定座(94)的前端外表面下端位置,所述齿牙(96)固定安装于转轴(95)的外圆面前端位置及推杆(93)靠近固定座(94)的一端,所述牵引杆(98)固定安装于转轴(95)的四周外表面,所述铁球(97)固定安装于牵引杆(98)远离转轴(95)的一端,所述润滑机构(99)固定安装于上模仁(9)的内部且位于模腔(10)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机构(99)包括喷油口(991)、储油囊(992)及弹性金属片(993),所述储油囊(992)固定安装于上模仁(9)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浩杨子荣陈路阳
申请(专利权)人:杨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