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下辨识的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035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屏下辨识的显示设备,包含:一反射式液晶显示单元,其包含:对向基板;反射式液晶层,黑色矩阵层,及一像素阵列基板,其包含至少一像素;以及至少一辨识模块;其中,该辨识模块藉由该贯穿孔接收指纹反射并穿透该反射式液晶层之光线,以产生一辨识讯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屏下辨识的显示设备具有多个辨识模块,其全面覆盖设置于该像素阵列基板的下方,且该些辨识模块包含至少一光接收元件;该些辨识模块接收穿透该反射式液晶层的光线,以产生一辨识讯号。以产生一辨识讯号。以产生一辨识讯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屏下辨识的显示设备


[0001]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屏下辨识的显示设备,尤其指一种具有反射式液晶显示单元的屏下辨识的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触控式平面显示器的辨识分辨率进步快速,主要是由于苹果计算机公司率先采用触控面板取代小键盘而实现无键盘的大屏幕苹果手机 iPhone,自此iPhone成为触控屏幕手机的代名词,每推出新款均供不应求销售热潮历久不衰迄今仍无稍退的趋势,该公司也因此急速成长成为世界顶尖公司的一,而诸多基于免费的Android平台的手机品牌也追随苹果公司频频推出同样具有触控面板的新款无键盘大屏幕智能型手机抢食市场大饼。
[0003]触控面板的感测技术最早期为电阻式触控感测,虽然有干扰率低的优点,但是有反应速度慢、使用寿命短以及容易产生鬼点误报触控位置等缺点,苹果计算机公司挟强大市场优势推动上游供货商开发电容互容式触控面板,并再次率先应用于新款iPhone手机上,并受到其他手机品牌厂商的跟进,自此奠定电容系列触控感测技输的主流地位。然而,在智能型手机市场逐渐饱和情况下,电容系列感测技术业者开始尝试多角化应用的开发以扩大营业范围,其中之一是将电容互容式触控电极微型化以做为手机的屏幕下指纹辨识 (Fingerprint on Display,FoD)的传感器,以获得更高的屏占比。
[0004]但是电容互容式触控传感器主要是以氧化铟锡透明电极制成感测电极搭配金属桥接线而形成,氧化铟锡透明电极微型化后阻抗急遽升高容易造成感测讯号失真,以及电极过于密集而产生串音互扰(cross talk)问题,即使以软件运算法加强讯号读取能力,其感测能力也依然受氧化铟锡透明电极导电性的限制,导致辨识距离不大,而且手机用户通常必须在屏幕表面加贴保护膜作为手机受外力冲击时的保护层和牺牲层,此一保护膜具有一定厚度常使指纹辨识更加不灵敏。
[0005]然而,为兼顾显示器的显示功能以及上述指纹辨识功能,目前较为主流屏下辨识显示面板的设计,是于一般穿透式液晶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设置一红外光发射器,对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外表面发射红外光,搭配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下方或是非显示区设置多个红外光接收器。当用户手指接触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外表面时,会将该红外光反射而被红外光接收器而产生辨识讯号,因红外光为不可见光,故即使部分红外光因手指的反射而出现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亦不致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然而,上述的做法必须增加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宽度和面积,以容纳红外光发射器和红外光接收器,故需要进一步设置更大的边框以覆盖非显示区,如此则不符合当前窄边框的市场要求。
[0006]因此,另有业者改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下方设置红外光接收器并对应于背光模块开孔以使红外光通过,此一设计虽可以达成窄边框的要求,但是不仅有背光漏光的视觉缺点,还会增加背光模块入尘造成的画面暗点的机率,使产品的品位和良率下降。
[0007]为此,有业者利用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不需背光模块的特性来避免上述问题,其设
计是将光学辨识模块设置于OLED面板下方,其硬件结构为镜头、传感器(CMOS/TFT)的组合,因不必紧密贴合面板,可大幅减少成本。此设计转变也是光学式指纹辨识受到手机品牌积极采用的原因,但仍有二大缺点,其一为使用者需大力下压才会开始点亮屏幕并执行辨识工作,辨识速度较慢,不符合现代人快步调的使用习惯。其二是OLED面板原本价格就高出相同尺寸的液晶面板一倍以上,在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各家手机制造商均只能应用于高阶机种而无法普及化,市场的拓展因此面临瓶颈。
[0008]有鉴于上述习知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辨识模块的反射式液晶的显示设备,在显示区的光吸收层设置供光线射出以及反射光穿入,配合设置在开口下方的辨识模块,而达成兼具窄边框以及无需导光层的屏下辨识的显示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的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具辨识模块的反射式液晶的显示设备,其进一步于反射式液晶显示单元设置具有贯通孔的光吸收层,辨识模块对应该贯通孔设置于该反射式液晶显示单元下方,以根据手指发射的红外光线而实现指纹辨识的功能,因而减少非显示区的面积而达成兼顾辨识灵敏度和窄边框的目的。
[0010]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辨识模块的反射式液晶的显示设备,其利用反射式液晶显示设备无须背光模块的特性,在其背面设置辨识模块,并对应驱动该辨识模块上方的反射式液晶至光穿透状态,使该辨识模块得以接收手指反射的光线而实现指纹辨识的功能,因而避免使用高价OLED面板核对背光模块开孔,同时达成低成本、高品位和高良率等目的。
[0011]为达到上述所指称的各目的与功效,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屏下辨识的显示设备,其包含:一反射式液晶显示单元,包含:以及一对向基板;一反射式液晶层,其设置于该对向基板的一下方;一像素阵列基板,其设置于该反射式液晶层的一下方,该像素阵列基板包含至少一像素;以及多个辨识模块,其设置于该像素阵列基板的该下方以全面覆盖该像素阵列基板,且该些辨识模块包含至少一光接收元件;其中,该些辨识模块接收穿透该反射式液晶层的光线,以产生一辨识讯号。
[0012]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反射式液晶层为一胆固醇液晶层或掺有一旋光剂的一向列型液晶层。
[0013]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些辨识模块包含一可见光吸收本体及一光接收元件,该光接收元件设置于该可见光吸收本体的一上方。
[0014]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光吸收元件为一雷射光接收元件或一红外光接收元件。
[0015]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些辨识模块进一步包含一光发射元件设置于该可见光吸收本体的该上方,供发射该光线经该反射式液晶显示单元的该对向基板的上方的一接触物体反射,而被该光接收元件接收。
[0016]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光发射元件为一雷射光发射元件或一红外光发射元件。
附图说明
[0017]图1:其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正视示意图;
[0018]图2:其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另一正视示意图;
[0019]图3:其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又一正视示意图;
[0020]图4:其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再一正视示意图;
[0021]图5:其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又一正视示意图;
[0022]图6:其为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一正视示意图;以及
[0023]图7:其为本技术的再一实施例的一正视示意图。
[0024]【图号对照说明】
[0025]1ꢀꢀꢀꢀ
屏下辨识的显示设备
[0026]10
ꢀꢀꢀ
反射式液晶显示单元
[0027]11
ꢀꢀꢀ
对向基板
[0028]13
ꢀꢀꢀ
反射式液晶层
[0029]131
ꢀꢀ
垂直排列液晶
[0030]132
ꢀꢀ
水平排列液晶
[00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屏下辨识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反射式液晶显示单元,包含:一对向基板;一反射式液晶层,其设置于该对向基板的一下方;一黑色矩阵层,其设置于该反射式液晶层的一下方,具有至少一贯穿孔;以及一像素阵列基板,其设置于黑色矩阵层的一下方,该像素阵列基板包含至少一像素,其中该些像素的部分并对应该贯穿孔设置;以及至少一辨识模块,其设置于该反射式液晶显示单元的该像素阵列基板的一下方,并对应该贯穿孔而全面覆盖该贯穿孔,该辨识模块接收一指纹反射并穿透该贯穿孔的一反射光线,以产生一辨识讯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下辨识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反射式液晶层为一胆固醇液晶或掺有一旋光剂的一向列型液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下辨识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辨识模块包含一可见光吸收本体、一光接收元件及一读取元件,该光接收元件设置于该可见光吸收本体的一上方,该读取元件电性连接该光接收元件,以读取该辨识讯号。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下辨识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辨识模块进一步包含一光发射元件,设置于该可见光吸收本体的该上方,该光发射元件发射一出射光线至该反射式液晶显示单元的该对向基板的一上方的该指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镇玺
申请(专利权)人:凌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